前些日子去听了植松伸夫的Earthbound Papas乐队的广州演奏会,地点设在中山纪念堂,一幢颇为传统的建筑。偌大的舞台上,只有四位大叔带着自己的电音设备,还是显得有点空荡。猜想很多路人观众并不习惯听单纯的电子摇滚音乐,但对于自带情怀加成的FF粉来说,光是植松伸夫本人站在台上,感觉就已经值回票价。怀着对摇滚乐的热爱,也为了配合电音的表现力,本场曲目选择了大量战斗BGM。强劲的节奏和激烈的音符交织迸发,点燃回忆,瞬间带我们回到一场场经典的ATB回合制战斗中。
这并不是我第一次听植松的音乐会。3年前,我曾去香港听了“最终幻想:遥远世界”交响音乐会。那次植松本人也在场,坐在观众席中监督着整场演出,期间简单地跟大家打了个招呼。比起这次,“遥远世界”揽了一整个交响乐团浩浩荡荡几十号人坐在台上,还全程配有专门剪辑过的游戏影像大屏投影,格调要高出一大截。当然票价也相当感人,是这次的4倍有余,估计SE又狠狠赚了一笔。
对比起来,虽然两场音乐会本质上都是基于植松伸夫的创作,但由他本人引领的这场效果反而要寒碜很多... 前期几乎零宣传,时间排在周三晚19:30很多人下班都赶不到,现场也没有任何关于游戏的影像可以同步播放,想必是因为拿不到版权吧。如果不是FF粉,估计并未得到太好的视听享受。
植松伸夫和最终幻想的情缘到了10代戛然而止。念旧如我,之后并不习惯崎元仁和滨涡正志的曲风,下村阳子的15由于各方差评太多暂时还没敢尝试,但我想既然从12到15,每一代都更换了音乐制作人,大概意味着对前一代音乐表现的质疑。植松伸夫的音乐或许不够学院派,因为过于通俗而难登大雅之堂;旋律琅琅上口但显得过于鲜明;很多BGM都是同一主基调的变奏,编曲模式也比较简单。但就是这样直白的音符,不仅在30年前就能充分发挥单声道音源的效果,也在这30年间将一幕幕场景植入了玩家的内心。植松的曲风是所有作曲者中最最适合JRPG的,我对这一点坚信不疑。哪怕脱离了最终幻想,在失落的奥德赛中他的表现也毫不逊色,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相比之下,久石让堪称世界级的大师,可由他主导的二之国的BGM空有交响乐的恢宏气势,却难以与游戏相融。整张OST除了主旋律较为动人,其他背景音乐普遍苍白,给人留下的印象不深,缺乏反复咀嚼的吸引力。(我觉得我要被踩了。免费公众号的好处就是下方不会有人评论喷我)
最终幻想的游戏,走到今日,和它的音乐一起,卡在了一个略显尴尬的位置。就我而言,女玩家的脑沟回不太计较游戏的系统。一直以来,游戏里有没有转职,有没有ATB,有没有魔石系统有没有卡牌有没有走盘,我并不介意。哪怕战斗始终只有“攻击、魔法、物品、逃跑”四个基础指令,我也可以玩得很开心(话说国产武侠RPG们难道不是作作的战斗系统都大同小异么)。然而最引发我关注的两个点——剧情(尤其是感情戏)和音乐,不幸在9-10代之后每况愈下:12的主角根本不知道是谁;13的水晶世界交代得一片混乱,人物关系还被13-2和13-3啪啪打脸;上个月,我怀着期待四处打探15的剧情表现,却失望地得到了“简单粗暴”的答案。曾以感人的故事笼络了大批拥趸的最终幻想,感觉陷入了一味追求颜值和高科技未来感的大坑,无力爬出,甚至慌乱得回忆不起曾经成功的根本要素所在。讽刺的是,在游戏质量都无法得到保障的今日,SE厚脸皮地给近似于半成品的游戏定下高价,同时不停地发售各种周边来圈钱。它消耗的,是30年来囤积的活生生的粉丝,是一颗颗粉转路人的心。
前些日子网上有个植松伸夫专访的截图,说到FF7重制,问SE有没有邀请他,他满脸笑容地说其实他很愿意的,但是很遗憾SE并没有给他offer。看到这里不禁愕然。江河日下的SE,到底准备把最终幻想带去一条怎样崎岖的道路呢?
(温馨提示,以下音乐不含过门,请调至合适音量再播放)
这首“マトーヤの洞窟”来自于1987年的最终幻想1代。植松伸夫就用如此基础的音效,配上带有奇幻风格的乐句,勾勒出一个魔女的洞窑。踏入这个迷宫,一听到这旋律,我立马就精神了。像这样吸引人的音乐,在FF1-9代中屡见不鲜。
1.《从植松伸夫的音乐会看FF》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从植松伸夫的音乐会看FF》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shehui/25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