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第二部《蓝月》将于本月31日在天宇上映。届时,如果天气好,感兴趣的市民可以再次见证“蓝月亮”。浙江省天文学会书记徐玉华表示,“蓝月”不能从字面上理解为“蓝月”,而是指天文历法中的一种特殊现象。
新华社记者李木子摄通常一个公历月只有一个满月,但有时也有例外。因为两次满月的间隔大约是29.53天,而且在公历中,除了二月,每个大月份是31天,每个小月份是30天,所以一个公历月可能有两次满月。当一个月有两个月圆之夜时,第二个月圆就被赋予了一个诗意的名字“蓝月”。
其实“蓝月亮”并不少见,平均每2.4年出现一次。有的年份没有,有的年份有两次。比如今年有两次,一次在一月,一次在三月。其中第一次满月出现在2号,第二次满月出现在3月31号。
据浙江气象网3月30日消息,预计未来三到五天我省仍将以多云天气为主。天文专家警告说,如果31日晚天气晴朗,感兴趣的公众可以去户外观看美丽明亮的满月。
据了解,下一个天文现象“蓝月”将出现在2020年10月。
相关新闻天宫一号“再入”大气层进入倒计时 专家回应“砸落说”中新网3月31日电天宫一号作为中国首架靶机,对中国人来说并不陌生。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30日发布消息,预计天宫一号将于北京时间2018年4月1日“重返”大气层。
这条消息的发布引起了太空爱好者和外界的极大关注。重返大气层的过程会如何进行,会不会落地?落地后的燃油会对地面造成伤害吗...针对公众提出的这些问题,Yangguang.com记者采访了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郑永春。他说,虽然我们应该密切关注它,但我们不应该太担心。打人的概率极低,不会对地面造成伤害。
此前,天宫一号于2011年9月29日发射,与神舟八号、神舟九号、神舟十号飞船六次交会对接。2016年3月16日,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正式终止数据服务,全面完成历史使命,进入轨道衰变期。
灰烬和日常灰尘没什么区别。没必要担心
记者的碎片落地的概率有多大?会打人吗?
郑永春几乎不可能打人。事实上,从20世纪60年代到现在,大约有15000吨人造飞船残骸落回到地球,但从未伤害过人口稠密地区的居民。
据粗略估计,流星雨爆发期间,每小时约有1000 ~ 2万颗陨石落到地球上,普通人被200g以上陨石砸中的概率为7亿分之一;相比之下,普通人生活中被雷击的概率是万分之一。
另外,飞船有一定的着陆点。天宫一号落入大气层后会烧毁,剩下的碎片会落入指定海域。它的大部分碎片在到达地面之前会燃烧起来,不会到达地面。按照国际惯例,退役后,在低地球轨道运行的大型航天器被控制坠落到南太平洋远离大陆的深海区域,在业内也被称为“航天器的墓地”。
记者落地后的燃料会对地面造成伤害吗?
郑永春宇宙飞船在大气中燃烧后,会变成各种物质的灰烬,这与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灰尘没有什么不同。这个绝对不用担心。
事实上,每年从外部空重返地球大气层的质量约为4万吨,其中不到0.5%是空之间的人为物体。天宫一号只有8.5吨左右,比20吨的和平号空站间小很多。天宫一号大部分装置在再入大气层时会被烧蚀破坏,不太可能对导航空活动和地面造成伤害。
如果飞船燃料耗尽,它的寿命将会结束
记者如何预测“再入”时间?
郑永春天宫一号重返大气层将受到温度、风速和风向等不稳定因素的影响。此外,许多参数的不断变化,如航天器下降速度的降低和轨道的变化,都会影响时间的预测。因此,很难非常准确地预测着陆时间。
但是航天器离地面越近,预测其轨迹越准确。目前世界上一般只有最后两个小时才能准确预测再入时间和再入范围。
记者天宫一号为什么临近寿终正寝?
郑永春在距离地球表面300公里至1000公里的近地轨道上运营着空个空间站和各种航天器,如卫星。这些航天器将离开轨道,最终在完成自己的任务或报废后重返大气层。而像天宫一号、神舟飞船这种执行载人航天任务的飞行器,轨道高度一般在400 km到600 km之间。
天宫一号是载人飞行器,高度400公里。如果燃料耗尽,它将着陆并返回。其实这个高度的飞行器绝不是100%真实空的状态,还是会有一些很薄的材料摩擦天宫一号,降低飞行速度。另外,飞行器的重力不同也会影响其飞行速度,所以近地轨道飞行器的轨道不是很稳定。
如果不能隔一段时间点一次火提供推力,提高轨道高度,几年后就会进入地球大气层燃烧。
记者生命结束后如何重新进入大气层?
起初,郑永春经历了大型设备的分离和解体。然后随着与航天器本体的分离,被大气摩擦,温度继续上升,舱内的气动摩擦和气动热也越来越激烈。在高温和大气阻力的双重作用下,航天器主体结构、内部和外部设备相继与航天器机身分离,航天器解体高度一般在80km左右。碎裂的碎片在下落过程中继续被加热和烧蚀。
天宫一号在轨道衰减时,其飞行轨道会变得越来越低,进而航天器的大气密度增大。下降开始时,高度可能会慢慢下降,但下降速度在结束时会越来越快。一旦以几十公里的高度进入地球大气层,航天器就会与大气层发生剧烈摩擦,产生高温高压,大部分会被烧毁、解体、变成碎片。
天宫一号的“谢幕”对中国具有里程碑意义
记者:航天器寿命结束后坠落有国际惯例吗?
郑永春,比如俄罗斯的联盟号飞船,为国际空站交付的龙号飞船,欧洲环境卫星,瞳孔卫星,Galaxy -15卫星等等,最终都落入地球大气层,燃烧解体,这是常事。
事实上,中国航天在航天器受控坠落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比如,2014年11月1日,中国探月工程三期再入飞行试验仪以第二宇宙速度从月球轨道返回,被大气表面的“浮水”减速,最终降落在内蒙古预定位置。
记者天宫一号即将“谢幕”,为何外界如此关注?
郑永春对中国具有“里程碑”意义,从该试验飞机中获得的经验和教训将在未来应用于中国的空站。
2011年9月29日,该机升空空,标志着我国进入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第二阶段,也标志着我国有能力建立初步空站,即短期无人值守空站。在随后的三年里,天宫一号先后与神舟八号、神舟九号、神舟十号飞船交会对接,系统验证了自动交会对接、人控/手动交会对接等关键支撑技术,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自主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
与此同时,中国将于2022年完成空空间站的建设,宇航员在轨道上停留的时间将大大延长。
1.《天将今夜月 蓝月亮今晚将再次出现 敲黑板蓝月亮不是指蓝色!》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天将今夜月 蓝月亮今晚将再次出现 敲黑板蓝月亮不是指蓝色!》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shehui/7532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