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可追:余的文化美学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20年7月
内容简介:本书是对余关于“美”的论述和理解的汇编,设置了框架,共编四篇:缘起、创造、鉴赏和实践。余的文化美学观是国粹。而不是刻字,他可以自由驰骋,无障碍地表达自己日常的感性;没有说教,但贴近内心节奏,被大众接受。
从《文化之旅》到《中国语境》,再到《中国文化课》,余作为当代著名的文化学者,以极大的写作热情和深厚的中西文化底蕴,在继承和弘扬中国文化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它一直是他创作的主旋律,尤其是他的新作《大美可追:余的文化美学》,既谈及文化,又创造性地融合了一系列审美思维,相得益彰,提升了文化说教的思想品位和精神价值。
在《大美人可追》的序言中,讲述了一段难忘的师生恋&蒋、等三位学生命运多舛的人生经历,使他认识到文化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他在书中感慨地说:“能拯救世界生命的,除了药,还有美。除了医学,还有美学。”在他看来,文化之美不仅能净化人心,陶冶情操,还能以温暖正义的力量推动社会前进。
余虞丘告诉我们,文化一旦依附于美,就会表现出丰富的导向性。在《美:人类尊严的关键形式》一章中,他详细解释了文化美的不同内涵。对于个人来说,文化之美主要体现在生命教育这一层,它使人“专注于自信、教育、风度和知识,最后凝结成一种外化的形式,使人举手投足都显得不凡”;就社会而言,文化之美更注重一种价值导向,它将世界上的真与善结合起来,最终以美好的思想和美好的表达使整个社会丰富多彩。在阐释了两种文化的美之后,余迫切地呼吁“人类文明需要不断前进,人类在审美领域的自由需要不断发展”。同时,他希望“在美的领域里,应该有一种绿色的、青春的生命气息”。这种对美的理解无疑加强了人们对文化的理解,使得文化繁荣发展的命题越来越重要。
《大美人可追》寓意深刻,眼界开阔。它不仅着眼于文学、绘画、书法等高雅的文艺门类,还寄情于昆曲、饮茶等悠闲的生活场景,并与灵动脱俗的山水生活相联系,从而阐明了对宏大艺术的深刻理解。在《艺术的生命在于创造》一章中,直言:“艺术不是赞美的手段,也不是批评的对象。”它来源于生活,以其崇高的思想意蕴和复杂的表现形式,表现出普遍高于生活的旨趣。应该如何把握艺术的核心本质,更好的表现火热的现实生活?在书中,余虞丘给出了答案:“紧紧抓住生活,让每个人都感受到生活的美好、辛酸和充实的滋味。”换句话说,艺术只有以人为本,表达真实的人性和人情,表现人们平时的喜怒哀乐,才能表现生活的跌宕起伏,进而展现现实生活的多彩面貌。在书中,并没有停止泛泛地谈及艺术创作的话题,而是前瞻性地提出了自己的改进建议。他认为,艺术的不竭动力来自于不断的创新和创造,在社会的多重创造中,艺术创造是最自由的。“应该走在前面”,他把艺术创作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来论证,这不仅表现了他对各种艺术的真诚热爱,也表现了他以艺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强烈文化自信。
有趣的是,于在书中指出“书法、昆曲、普洱茶是中国特有的三大文化”。它们之所以独特,是因为书法代表了中国人的一种文化品格,通过书法可以培养他们的精神境界。昆曲是东方审美模式的标本。至于普洱茶,它传达了一种文化趋势,即从现在到未来,文化的重心从“文本文化”转移到“生态文化”。这一论断充分体现了余深厚的“大文化”观,代表了他贯穿古今的文化思想。平心而论,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远非书法、昆曲、普洱茶,而独具慧眼的余从精神修养、审美模式、文化重心等不同维度对中国文化的生命肌理和丰富思想进行了全新的诠释,令人耳目一新,同时也不自觉地增强了国人的文化自觉。这种文化追求不美吗?
余以其厚重的《大美可追》一书传达了他敏锐的文化思维:通过对中国文化内在意蕴的进一步挖掘和在传承过程中的创新,使中华文明之火照耀群星空,照亮我们勇往直前的文化之路。
[负责编辑:]
1.《丰饶的意思 揭示中华文化的丰饶与大美》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丰饶的意思 揭示中华文化的丰饶与大美》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shehui/7605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