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川鄂咽喉”著称的宜昌,水路地位众所周知,但它同样也是西通巴蜀的陆上要冲却鲜为人知。其实,自古以来,宜昌就有四条重要的陆上交流通道,它们分别是:江南古道、三峡盐道、夷陵驿道和五峰茶道。这些陆上交流通道虽然名称各有侧重,而且有些路段是重合的,但它们都共同见证了宜昌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志在千里的对外交往。
江南古道
宜昌江南古道,又称施宜古道,是宜昌从长江南岸到恩施再进入巴蜀的一条古道。这条江南古道地处崇山峻岭,有不少少数民族聚居。这些地区对外交通不便,十分封闭,当时实行的是“蛮不出山,汉不入洞”的政策。
江南古道白云山段的现貌
汉人大量进入该地区是在清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改土归流”以后。在这之前,古道仅仅作为商旅和军事之用。南宋时期,一部分汉军和汉人进入该区域,在沿线设立了军户所。明代朝廷又在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卫所制度,并在恩施设立了施州卫和四千户所,较多的汉军及眷属也跟着来到这里。这两次汉人进入恩施,为后来江南(施宜)古道的形成打下了基础。“改土归流”以后,本地人为与外界交流和通商,加上盐业的兴盛,促使江南古道真正形成。
江南古道上保存完好的清代修路石碑
在近现代史上,江南古道为促进西南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抗战期间,这里为转运物资发挥过重要作用。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为保证西南交通,也曾进行过维修。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军恩施和大西南,也是通过这条古道。江南古道(宜昌至恩施)全长300公里。解放后由于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特别是318国道的建设,古道大部分改变了模样,现存比较完整的一段在宜昌点军和恩施建始高坪。宜昌点军段位于土城乡车溪村马鞍山和望洲坪村白云山。马鞍山段因修建宜(昌)万(州)铁路不复存在,现残存清代乾隆、道光时期重修古道石碑4块,碑上除捐款人姓名外,同时记载了古道成因和古道存在的重要意义。白云山古道从望洲坪村委会至白云山顶共3000余米,古道路基保存完好,用当地青石砌筑,长宽尺寸多依山势而定,一般宽1.6米左右。有些地段就山石而雕斫而成。古道现在仍然是望洲坪村一组、四组、五组村民出行的便道。
三峡盐道
三峡盐道主要是指从四川三峡地区各盐厂运往湖北的官运和私运路线。清代,朝廷为保财源,规定两湖(湖南、湖北)地区均食淮(安徽)盐,川盐虽近且质好价低,却不准销售,所以,地处川鄂咽喉的宜昌,在江南、江北的山川之中,常有贩卖私盐的活动,贩盐的路线就是盐道。
虽然盐运管制由来已久,但为情势所迫,还是有所松动。历史上出现过两次准许销售川盐的情况。一次为清咸丰年间太平天国运动,两湖地区的水、陆两路被阻,淮盐运不进来,朝廷允许“川盐济楚”。据史料记载,当时为争长江水运,湘船、川船两帮经常在宜昌江面大打出手,曾有数千川船停靠峡口以堵湘船入川。水路不通陆路兴。过去走私的盐道开始堂而皇之地登场。另一次是抗战期间,淮盐盐厂被日军占领,华中食盐告急,川盐再次济楚。这两次川盐济楚,不仅繁盛了三峡地区重要盐产地云安、大宁等古镇,而作为重要东转站的宜昌,则一时之间盐商云集,运盐大军遍及峡江南北。
英国人威尔逊1910年6月9日拍摄的江北盐道上的兴山响龙村
保存较好的兴山昭君镇响龙村盐道上的大茶垭驿栈
宜昌的三峡盐道又分江南盐道和江北盐道。江南盐道实际有两条路径。一是川盐直接用船运至宜昌中转,这是在宜昌城没有兵变、匪患之时;二是宜昌一旦有事,川盐即在上游三斗坪下船起运,沿山道走今天的点军土城乡落步埫、车溪马鞍山、土城再至长阳,过清江,到湘西石门等地。这一段部分与江南古道重合。或者船再往下游走一点,在平善坝下船起运,再翻山过花栗树村、三涧溪村、土城、安梓溪村进入长阳,过清江,至湘西。现在这些盐道旁都保存有记载盐运、通商的石碑。江北盐道在宜昌境内主要指川盐在巫山江岸起运,进入神农架,再经兴山、夷陵区一路至宜昌城,另外可经远安、南漳、保康等地运往外地的道路。宜昌兴山、夷陵境内的盐道尚存100余公里。2008年进行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时,文物工作者在这里发现盐道遗址多处,有些还保存较好。
夷陵驿道
夷陵驿道位于长江北岸的宜昌市夷陵区黄花乡黄花场村六组,黄柏河东西支流汇合处的两河口南岸半山腰。2009年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时新发现。古道沿黄柏河呈东北向西南走势,现保存完好的一段约800余米,均劈山凿道,蜿蜒于山峦之中,路面大多用青石条铺砌,最大的石条宽2.5米,长1.2米,厚11厘米,海拔高164米。路面石块均被打磨光滑,路基有明显打凿痕迹,路面宽2.2-3米,都是依山势而建。
夷陵区黄花乡张家口村村民姚继梅说她下山都要通过古驿道“卡门”
夷陵区黄花乡张家口村村民张长海手指半山腰的古驿道
这条道路经多年人马行走,石块有明显足踏窝痕,是宜昌通往兴山、保康的必经之路。碑刻记载为邮道,实际也是人员往来、物资运输的官道和盐道。夷陵区的这段为沿河山路,是从东至西的一条最为捷径的旱路,但河道较多,常有山洪暴发,在河口处设有官渡码头。两河口半山腰古道1.5米高处,还留有“化险为夷”摩崖石刻。古道两旁仍有散落的多块功德碑,其中有“重修北乡沿河路桥功德碑”三块,每块高1.5米,宽0.87米,厚0.13米,记载此段山高路险,河流阻道,哪些人捐款修路。在道路急转悬崖处,有方形石廊柱,阴刻有“策马思危”。在较平坦之地可见人工垒砌的石坎,高1-1.8米,长500余米,石坎之上有修建驿站亭房的痕迹,路边有散落的石鼓、柱础。古道以西,因修建水库,部分淹没水下,更有部分路段因多年不走已成荒山,为森林覆盖。夷陵古道集石刻、桥梁、栈道、驿站等众多史迹于一体,是一处内容丰富的文化遗存。
五峰茶道
五峰茶道是位于宜昌五峰境内的明清茶马古道,2009年4月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新发现。《读档》曾专题介绍过,为丰富宜昌古道的内涵,这里只作简述。
五峰茶道上的石桥
五峰茶道沿线有古石桥、骡马店、碑刻、摩崖石刻、古道岩板路若干(多处)。起点经由采花乡采花台、莫家溪,呈东西南北走向。西向为水瓢子、后槽子马店、采花台骡马店、树屏营、刀枪河、岩板河、百顺河、鹤峰至恩施;南线由将军垭、湾潭龙桥、九门、桑植至长沙;北线经长茂司、星岩坪、鸭儿坪、渔峡口、资丘、长阳往北。东线经楠木桥、西潭、红渔坪、栗子坪、九孔、高古城、石良司、古长乐县城、白鹿庄、长乐坪、渔洋关、湾潭、聂家河、宜都至汉口。东西向200余公里,南北距100余公里。骡马古道的形成早于英商在采花长茂司设“宝顺和茶庄”之前,至今已有400余年历史。五峰茶道是五峰容美土司时期经济贸易、交通运输、对外交流和文化融合的一条重要纽带,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
作者单位:宜昌市档案局
湖北省档案馆“读档”公众号期待您
1.《“江流石不转”——侃侃宜昌古道》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江流石不转”——侃侃宜昌古道》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shehui/76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