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虹口区沙泾路上的“上海1933老场坊”,许多人可能并不知道这里曾经是远东地区规模最大的现代化宰牲场。前不久,笔者路过这里,进去参观了一下,发现这里变成了时尚之地,成为年轻人欢聚的地方。这里曾经是我当年学工的地方,看到今天的变化,甚是感慨。
上世纪七十年代,上海有个不成文的规定,所有中学生在读期间,都分别要组织到农村和工厂去学农、学工,否则就不能毕业。而不能毕业就意味着就不能分配工作(当年毕业后工作都是学校分配的,学校的权力特别大),也就是说得失业在家。所以,每当学农、学工时,学生们都表现得非常积极,希望毕业后能分到一个好工作或在“活络档”(家有兄姐一工一农)时,能分到工厂工作。当时,笔者学工的地方正是现在的“上海1933老场坊”的所在地,当年是东风肉类加工厂。
上海开埠后,城市规模不断扩大,肉食供应日见重要。民众呼吁设立宰牲场的建议不断。为此,上海工部局在虹口斐伦路(现九龙路)一带买地,花了两万多两白银建起了一座宰牲场。后不断扩建,在1933年11月建成了远东第一宰牲场。
当年学工时,东风肉类加工厂分成两部分,现在的老场坊建筑是企业的部分生产区,隔着沙泾路对面是企业的厂部,有办公楼、食堂等,还有一个灯光篮球场(现在都已拆除了)。由于我们是业余体育学校,而东风肉类加工厂的篮球队在当时的上海企业篮球队中也有一定的名气,所以,每个周末,我们学校篮球队都会在晚上和厂里篮球队来一场友谊赛。由于当时社会上娱乐活动少,每次篮球比赛,灯光球场四周挤满了观赛的工人,喝采声不断。
当时在厂里学工,有近一个月的时间。并没有觉得厂房建筑有什么特别之处。笔者的主要工作就是帮着师傅打下手,穿着厚厚的“老棉袄”去冷冻车间,将猪肉运进运出。由于是少体校篮球运动员,体力上还是不成问题,因而,师傅还挺喜欢笔者的,可惜的是只知道师傅姓李,大家都叫他李师傅,至于叫李什么,由于时间久远了,已经一点都记不起来了。
学工时有件事让我至今记忆犹新。当时,午饭是在工厂食堂吃的,由于食堂窗口只有两个,每次吃饭都要排长长的队伍。厂里的一些年轻工人往往会“插队”,见到同车间的人,就说说笑笑插进了本来秩序井然的队伍。一次,几位年轻工人一边用筷子敲打着瓷饭碗,一边在我们前进“插队”。排在我前面的是几位同样来学工的武术队同学,见着非常地不满,便与几位“插队”的人论理。双方你一句我一句,争吵得很激烈。几位年轻人见面前的同学很矮小,根本不把同学放在眼里,却不知道这些矮小的同学个个都怀有“绝技”的武术队员,正要动手时,几个武术队员一个“扫荡腿”,把年轻人“扫”倒地了。年轻人没想到眼前的矮小同学竟然有这一手,躺在地上目瞪口呆,旁边的几位排队者则哄堂大笑。
那时的东风肉类加工厂和现在的“上海1933老场坊”,完全不一样,人们也不知道这里曾经是远东地区规模最大的现代化宰牲场。“1933老场坊”的外壳完全被“淹没”,从外面看就是一座灰式的旧厂房,里面有个很大的圆形类似锅一样的设备,“锅”里每天都在烧浆糊一样的东西。据李师傅介绍说,这里面都是猪的内脏烧成糊,然后风干后,再磨成粉,和其他材料合成药,为病人治病用。人们远远地路过这一区域,就能闻到一股怪怪地动物内脏的味道,加上当时东风肉类加工厂后面就是沙泾港,沙泾港泛起的臭河水,特别是夏季,大家都是匆匆掩鼻而过。厂里工作的工人每人都有口罩,几乎每天都要换口罩。当时的口罩和现在的不一样,是用多成纱布制成的,没有一次性的口罩,工人们每个月规定发几个口罩。有的工人很“节约”,一只口罩洗了用,用了洗,反复用好几次,这样就能“节约”下好几只口罩,给家里人使用。
四十多年过去了,当年学生时代学工的记忆也在慢慢地成为了历史。当年的东风肉类加工厂也变成了时尚之地,旁边的沙泾港经过整治,水也变清了。过去人们掩鼻匆匆而过的情景已不复存在,其变化之大,是我们当时根本无法想象的。
1.《上海1933老场坊 【海上记忆】在虹口杀牛,上海1933老场坊的回忆》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上海1933老场坊 【海上记忆】在虹口杀牛,上海1933老场坊的回忆》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shehui/778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