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带加热包,一瓶矿泉水就能搞定一顿火锅,随时随地想吃就吃……近两年来,自热方便食品迅速走红。统计数据显示,去年“双11”期间,自热方便火锅成交量达453万份,是2017年“双11”期间的2.7倍。但是,自热锅方便归方便,到底安全吗?
今天,市消保委公布自热方便火锅产品测试情况。市消保委分别在线下超市和网络平台购买了包括“海底捞”“小龍坎”“大龙燚”“三只松鼠”等品牌在内的自热方便火锅类产品共计20件,价格从16.9元至49.9元不等,试验项目包括外观及包装标识检查、锅体表面温度、发热包遇水反应释放气体、发热包二次加水反应、发热包成分及含量等指标。
自热方便火锅主要是由食材、食材锅、锅盖、外锅和发热包组成,其加热原理是利用发热包内的物质与水接触,释放出热量,上层食材锅内的食物吸收热量后温度升高。测试组对发热包遇水反应时所释放的气体进行检测,发现含有氢气。试验数据显示,20件样品的发热包遇水释放气体的“最大每分钟气体释放速度”最小值为2.8L/(kg·min),最大值50.0L/(kg·min)。发热包遇水反应释放气体的体积与发热包中铝粉(粒)的质量成正比。中国化工学会会士、上海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商照聪介绍,在密闭轿车里,自热方便火锅使用过程中释放的氢气,一旦遇上火源,如点烟、开空调、发动发动机等,都有爆燃隐患。
样品外包装上的警示信息,也说明了“自嗨锅”的危险因子。本次的20个样品外包装上均有相关的警示信息以及操作说明,警示信息内容少则3条,多则近10条,如“小心蒸汽烫伤”“请勿让儿童独立操作”“只加冷水”“当手部弄湿时,请不要接触到发热包”“避免阳光直射”“如需空运,请采用行李托运”等相关警示信息。此外,为查验发热包是否充分反应,试验人员再次将20个样品的发热包浸没于水中。结果表明,有14件样品的发热包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持续放气现象,反应持续时间均超过3分钟,最长可达8分钟。
此外测试还发现,有106件样品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食材锅底部变形,其中标称品牌为“咔咔莎莫小仙”“蜀姑娘”“老城南世家”“辣个火锅”“润成”“百草味”6件样品的食材锅底部出现了严重变形。
关于发热包成分,商照聪介绍,发热包的主要成分包括氧化钙和铝粒(或铝粉)。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等十部委发布的《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版)》,“铝粉”属于危险化学品,目录中的序号为1377。另外,根据联合国《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的建议书·规章范本》中的危险货物一览表,“未涂层”铝粉属于列明的4.3项遇水释放易燃气体的物质;在航空运输时,氧化钙属于列表中列明的第8类腐蚀品;发热包属于列表中列明的4.3项遇水释放易燃气体的物质。
自热方便火锅产品具有自发热持续高温的特点,关于该类产品本身及其内含发热包的安全管理问题,我国尚未出台相关国家及行业标准予以规范。同时,消费者在选择该类产品时亦容易忽视其使用安全与禁忌。对此,上海市消保委下一步将建议国家相关主管部门尽早启动相关立标程序,相对统一产品安全性能要求和风险警示内容,尽快填补相关标准的空白。上海市消保委提示:消费者使用自热发热火锅前,须阅读产品使用说明,并严格按照提示内容操作,特别是不要在汽车等密闭、狭小环境中使用,避免明火;消费者使用中应注意将产品放置于防烫桌面上,避免触碰外锅,以免烫伤;消费者使用后的方便火锅垃圾应避免大量堆积或与水直接接触,并按照《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的规定进行分类,使用后的发热包应当按有害垃圾分类处置。
1.《自热火锅的危害 吃着火锅唱着歌突然就爆炸了,沪消保委试验:汽车等密闭空间慎用自热锅!》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自热火锅的危害 吃着火锅唱着歌突然就爆炸了,沪消保委试验:汽车等密闭空间慎用自热锅!》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shehui/791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