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9日,一年一度的微信公开课如期而至。每年都开公开课。除了微信各种重要产品的集中亮相,外界期待的是微信创始人张小龙的演讲。
站在微信十周年特别节点,张小龙说,十年过得很快。十年前做微信的时候,我的想法很简单,就是不怎么用QQ,但是需要一个交流工具。我以为很多人可能和我有一样的需求,就做了微信。
但他没想到微信十年后会变成今天这个样子。“我觉得自己特别幸运,成为上帝选中的那个人,因为我自己做不到这一点。”张小龙透露了一些数字。目前每天有10.9亿用户开通微信,3.3亿用户视频通话;每天有7.8亿人进入朋友圈,1.2亿用户发布朋友圈,其中照片6.7亿,短视频1亿;还有3.6亿用户在阅读公众号张文,4亿用户在使用小程序。
回顾过去的十年,张小龙从产品的角度,把微信做的事情总结成两个字,连接和简洁。
他说连接是美好的,世界上的一切都是连接的。微信最早提出连接人,后来连接服务和内容。连接会让我们知道,我们关注的不是内容,而是底层。
至于简约,张小龙认为它可以取代美、理性、优雅,这可能会被很多人所排斥,但在他看来,简约就是美,最简单,也可能是最好的。
以前看到很多产品越来越复杂。张小龙吐槽道:“一个产品要增加多少功能才能成为垃圾产品!”不是说添加功能会让产品变坏,而是添加不必要的功能或者添加功能的方式不对。
在过去的十年里,微信增加了许多功能。但让他很幸运的是,现在的微信几乎和十年前的微信一样简单。虽然十几年前有很多功能,但是这些功能已经是最容易使用的了,所以增加的复杂度会小一些。“简单就行。尤其是当十亿人使用一种产品的时候。”。
张小龙说“简单”是一个很高的目标,不是简单的目标。有时候用户不在乎你做的事情简单不简单,但微信还是会去追求,因为很多人能感受到简单背后的美好。所以,虽然微信已经是一个很大规模的产品了,但我希望它能一直保持自己的风格,像一个小而美的产品,有自己的审美和灵魂,然后我们的工作才会更有意义。
除了对微信十年的一些总结,张小龙在过去的一个半小时里花了大半的时间演讲,其他时间都在谈论直播和微信的一些新功能。
关于视频号
2020年1月19日,微信正式推出视频号,整整一年。期间微信视频号迭代四大版本,先后支持栏目顶部、转发朋友圈大屏幕显示、长视频、直播奖励,甚至小麦。
张小龙说,2017年,他和微信官方账号团队谈过。微信官方账号只适合少数人写长文,但大多数人写不了长文,所以想在朋友圈下面做一个类似“非朋友圈”的功能。他和马吃饭时谈到这个想法,马也表示支持。
但是因为工作很大,当时就失败了,随着时间的推移,视频表达其实成了普通人的习惯。近五年来,微信用户每天发送的视频消息数量增加了33倍,朋友圈发布的视频数量增加了10倍。
这时候微信再思考短内容,就会觉得不应该以短文字为基础,而应该以视频内容为基础。
张小龙认为,视频表达应该是未来十年内容领域的一个主题。于是在2019年,微信成立了一个20人左右的团队,开始开发视频号。当时定位是视频微博。
张小龙也澄清了一个外界传言已久的话题。他说很多人说视频号是公司的战略重点,其实不是。公司的重心还是在微视上。至于视频号,公司甚至没有为此召开会议设立项目,所以这个项目是微信自己做的。“这不是任务,而是对自身的挑战”。其实这也是微信的风格。基本上微信做事情都是从成立小团队开始,而不是大规模的兵团战役。
1.视频号的重点不是视频,而是号
至于视频号,微信团队的定义是“视频号是每个人记录和创造的平台,也是认识他人和世界的窗口”。在张小龙看来,视频是视频号第二重要的意义。
他说,在微信的价值中,身份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就像现实生活中的身份证一样,微信在很多场景下可以代表用户的身份,但微信整体的身份还是基于社交和沟通领域的,比较私密。
在做视频号的同时,还需要创建一个新的身份,和微信的身份完全不同。比如在做直播之前,我们无法突破微信身份的限制,但是有了视频号之后,直播就可以成为一个开放的领域。
至于身份,其实如果是面向机构的话,也有特别重要的作用。PC时代,一个机构最大的ID是官网,每个公司都会注册自己的官网。然而,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建立一个官方网站是没有意义的。对于微信,我们一直想帮助企业做一个平台,就像以前做微信官方账号和小程序的时候,我们也秉承这一点,让他们成为企业的官网。现在,我们认为视频号也会成为企业的官网,不仅如此,对于组织来说,视频号也将是最好的载体。
2.社交推荐保存了视频号,但未来的主流将是机器推荐
张小龙表示,去年上半年视频号内容不够,发布效果不理想。当时我们还从微信搜索算法团队抽调人,成立了三个团队,寻找视频号推荐算法的最优解。但这其实是一个无限循环,因为内容不好看就没有浏览量,导致没有贡献,所以推荐系统不能推出好的内容,没有好的内容就继续看。
5月,视频号大幅修改。因为经过几个月的灰度,说明在现有内容下,基于机器的推荐是不可行的。对比朋友赞的内容,虽然当时匿名,但是对比机器推荐的内容,张小龙发现机器推荐远不如人工推荐精彩。
于是,视频号开始以实名赞为主的社交推荐为主,机器推荐为辅。新版发布后,所有数据开始上涨,视频数也跨过了生死线。张小龙说,对于一个内容产品来说,只有达到一定的用户水平,才能实现自循环,才能真正过生死线。不踩这条生死线,很多功能都没用。在视频数字的发展中,社会推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是,这并不是说机器推荐没有用,而是只有当内容足够丰富的时候,机器推荐才会更有效。去年6月,张小龙做了一个预测,就是未来视频号的流量分配比例为1: 2: 10,用于关注、好评、机器推荐。
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判断,张小龙解释说,内容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需要用脑力去理解的智力信息,一种是学习;一个是不需要脑力的思维舒适区的消费者信息,这就是娱乐。朋友赞是朋友强迫你获取你可能不感兴趣的知识信息,属于学习范畴;机器推荐是一种娱乐,让你舒服的浏览自己喜欢的消费信息。
从用户习惯来看,没有脑力的内容肯定会占比较大的比例。但是目前视频号里朋友赞的内容流量是机器推荐的两倍多,其实不合理。也说明视频号的内容丰富度不够,机器推荐的内容没那么大。以后视频数量会不断调整。
3.视频号码是基础设施
做视频号的时候,张小龙想到一个问题,什么是视频?说到视频,大家都会想到手机相册里的视频文件。就像朋友圈一样,只能上传相册的视频
但在张小龙看来,视频文件将来可能会消失。张小龙说,未来的视频不应该是文件的形式,而是结构化的形式,可以标记,可以交互。就像现在微信上分享视频,还要传一个文件,这种方式会被淘汰。
朋友圈也是,朋友圈的视频要结构化,所以现在很多人分享朋友圈的视频号,发现和本地上传的视频没什么区别。未来微信上流传的视频也会以视频号的形式存在。
如何理解视频号应该做什么,张小龙说,可以参考微信官方账号。微信官方账号是文章的载体。如果没有微信官方账号,我们可能会以文档的形式分享文章,但现在都是通过微信官方账号。
张小龙说,视频号更有意义,是视频内容的载体。既然是载体,那就是承载内容,而不是生产内容。所以微信接下来的重点也是对内容的承载和外壳。
虽然视频号还没有让更多的普通用户发送内容,但微信已经采取了一些小措施来引导它,比如将视频号的内容链接到名片上,这样当用户点击别人的名片时,就可以看到自己的视频号。
张小龙说,希望视频号能被大家使用,而不是大V和网络名人表演的地方。此外,关于全屏的问题,张小龙表示,去年上半年,视频号的点击率很低,所以像微博一样,每个页面应该显示更多的内容,以提高点击率,但随着内容的增多,将开始一些全屏的尝试。
关于直播
纵观互联网变化的整个历史,互联网的内容形式一直在演变。刚开始是要写点东西,学html语言,后来有了博客微博。这个方向是走向普通人的制作和使用,所以微信也在思考什么东西比短视频更能被普通人接受。在张小龙看来,直播是有机会的。
这几年直播一直在发展,但很多人对直播的认知可能还是停留在节目和商品领域。张小龙从内容形式的角度思考直播。
他分享了自己的直播经历,说:“直播很轻松。如果做短视频,会觉得压力很大。我要准备很多东西,但是直播不需要准备太多。”。
这也是直播视频和短视频的区别。短视频因为内容精致而有创作门槛,直播视频不需要。张小龙说,直播将来可能会成为很多人使用的一种个人表达方式。他还假设微信名片太死板,未来可能打开的用户名片是活的。每个人都是别人的眼睛,每个人都能看穿别人的眼睛。
最近微信团队也在琢磨直播和春节有没有关联。所以今年春节期间,微信也在直播上做了一些事情,希望今年的用户可以通过直播来拜年。
关于新功能
张小龙说,做产品就是要有一些异想天开的想法。虽然很多都不能成功,但是如果成功了会很有意思。
但是对于社交产品,很多功能必须通过用户体验来验证。就像一个拍,很多人不喜欢,但也有1.2亿人设立了拍尾。对于未来,pat函数是模拟用户线上人与人之间交互的表达式。
张小龙在发言中还展示了即将推出的微信版本的一些新功能,如微信表情、状态、听歌、浮动窗口、输入法等。
1.“噗通”对方屏幕的表情
张小龙表示,微信表情多年来没有大的升级,但好在用户贡献了定制的表情。通过一些数据发现,人们表达的情绪更强烈,比如“分裂”这个表达就很流行,所以微信团队在想,如果能扔个“炸弹”,让对方屏幕分裂,这个表达会更强烈。
其实制作这样的动画效果很容易,但在原有的表达系统中很难做到。但是现在,微信已经做出来了,用户可以马上体验。
2.通过“状态”找到同类
张小龙认为,未来用户的名片应该是活的,包含用户的现状。所以微信要引入状态功能。其实之前也做过视频动态,但是不是很成功。每天大概有100万人发视频动态,然后会升级。用户可以随便说几句或者写几句来表达自己的状态,然后通过状态找出和你处于同一状态的人。
张小龙说,社交的本质是寻找同类,而状态是帮助寻找同类的方式。但他也坦言,不知道会是什么结果。可能需要两三个版本才能完善,但还是希望大家先试试。
3.听歌,分享
有了移动互联网,很多人听歌少了,微信包含了很多信息。让张小龙一直不满意的是,微信听歌的体验很差。
他说:“我不明白为什么所有的玩家都是电唱机。这是一个非常古老的听歌工具。现在很多人连什么是电唱机都不知道。”。张小龙认为,听歌的时候应该看到什么,比如你可以想象你在这里听这首歌,另一个人在另一个场景,还有很多类似的人。如果把他们面前的图片连接起来,总会有一些人的图片和你的很像,可以打动你。所以从这一点出发,听歌的体验就会直观的展现出来。
但是这个难度特别大,因为技术还没有到那个阶段,我们的眼球有摄像头实时传输到云端,迟早会到那个阶段。所以目前只能用其他的产品,就是一些热心的用户可以把某首歌变成MV那样制作精美的东西,可以和更多的人分享。
4.浮动窗口
张小龙说他目前不喜欢微信的浮动窗口,就像狗皮膏药占地方一样,但是为了解决长期看一篇文章,中间不断处理微信消息的需要,他有了浮动窗口功能。
很多时候一篇文章和一个长视频要看很多遍,每次拖到浮动窗口都很繁琐。
现在微信提供了未完成内容的列表,让你可以随时检索,继续阅读。尤其是长视频,需要随时剪掉,然后快速找到。还需要直播。
5.保护隐私的微信输入法
微信其实并不想自己做一个输入法,但通常会收到很多用户的投诉,说微信输入了一些内容,马上就有广告推送相关产品。
张小龙说,其实微信不看用户输入,那个信息要经过很多地方,不只是微信。但是,从这个起点出发,微信决定自己做输入法。用户只要能信任微信输入法的隐私保护,也会信任微信输入法的隐私保护。很快,微信输入法将经历灰度测试。
流程编辑:tf020
1.《微信朋友圈什么时候开始有的 每天有7.8亿人进入朋友圈,下一个十年“微信之父”又有啥大动作?》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微信朋友圈什么时候开始有的 每天有7.8亿人进入朋友圈,下一个十年“微信之父”又有啥大动作?》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shehui/8008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