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清朝的!”熊伟先生做了一个令人惊讶的演讲,然后谈话发生了变化,他说,“但我不是一个老人,我是一个婴儿。”事实上,当中华民国国旗升上天空空时,熊先生已经半岁多了。
如今熊先生已步入老年,视力、听力、记忆力下降。不过他还是信心满满的一天出去散步两次,走了三四公里。他的观点很简单。“既然是生活,就要有生活内容。”他非常欣赏他的老师海德格尔的名言“自由地走向死亡。”熊先生认为,这种说法类似于中国成语“死如死”,境界完全一致。
熊先生作为海德格尔早期的学生,一位伟大的哲学家,现在似乎是他学生中的一位大师兄。所以“北美海德格尔协会”每年都会发函邀请他参加年会,德国也多次邀请他访问德国。熊先生简单地说,早年留学德国之前学过哲学,但连海德格尔的名字都没听过。听了他们的话,他们停不下来。从1933年开始,他们连续三年听海德格尔的课。海耶斯对他的影响今天依然存在。
也许一开始熊老师没能理解海斯哲学的含义。张岱年先生曾经给我讲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先生开始听海的课。下课后,老师和学生都分开了。熊满脸惭愧,德语系的学生听不懂海老师的课内容。同学想都没想就笑着回答:“我也不懂。”熊如释重负。这个故事是真是假还没有得到验证。但熊先生初到德国,德语不精也不广,哲学也不深,一时难以理解是可以理解的。
熊先生1939年获得波恩大学博士学位,博士论文《论无法言说》。几天后,他穿越硝烟弥漫的欧亚战场,返回家乡。因此,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海洋中,他用西方哲学的船来聚焦人生和哲学的真谛。
熊先生淡泊名利。他的观点是“名利不重要,生活质量重要。”他还说:“我不相信我回去几年,学万元户那套会很难。”!“言下之意就是不言而喻,就是做不到,但是真的不屑。
前几年,熊先生翻译了海的《玄学与道学》一书,10多万字。先交给A出版社,A说可以发行。然而,海在书中引用的希腊文是不能排放的,所以我不得不...熊老师识趣,赶紧取回,送到B出版社。b很高兴,说可以马上出去,但是熊老师要交5000,熊老师说没钱交。所以能马上出版的书,得慢慢出版,而且离得很远。两年后,有的C出版社说可以出版,但按照正常程序,大概两年后就可以出版了。熊老师一听,要等700多天才能发表,但总比不定句好,就把稿子从B调到了C..熊先生一直对版权和稿费不感兴趣。最重要的是出书。因为,在他看来,这是人生的内容之一。
这件事本来可以告一段落,后来又发生了一件事,让一向豁达的熊老师感触良多。
然而,有一天,台湾省的一位出版商与熊先生见面,赞叹不已。会议期间,他听说熊先生翻译了某某。他立即要了手稿,第二天飞回台湾省。几封信后,说这本书可以在一年内出版。就连熊先生几年前在全德哲学大会上用德文写的论文《海德格尔与中国哲学》,也被你们翻译成中文,在台湾省出版。
熊先生的翻译终于不用等两年就能见到读者了。熊老师很高兴。他说海峡两岸是一家人。
熊老师的家很整洁。家里的钢琴和电视机都盖着布罩。阳台上,有几盆花。他说他喜欢站在阳台上,空气顺畅。满头银发的熊先生,衣着整洁,可以说是一丝不苟。甚至,他还戴着纪律扣。他的眼神,真诚而睿智,似乎在问人,在问自己“哲学是干什么的?”
1933年9月12日,熊伟在上海乘坐康特·维德号船去欧洲,住在二等舱的49号房间。"有四张床,两张在左边,两张在右边."同舱还有清华的浦江青。从溥的日记中我们知道,除了熊和溥之外,另外两位是清华大学的蔡和同济大学的黄军,他们都是去德国学医的。同船的还有清华的冯友兰教授和蒲雪峰教授。从日记来看,蒲江青在西游途中与熊伟的互动更多。
9月24日,日记“与熊同行的又坐在第一节课。见天主教。
查当年的日记,发现老董不仅给我推荐了,还在1993年10月16日上午亲自陪我去了熊家。我在微信上跟老董说的时候,他完全记不住。
熊先生住在北京大学东门东侧的花园。另一位哲学家大师张岱年先生也住在这里。在我采访熊先生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先生于1994年7月30日逝世。据他的学生记载,熊先生临终前有遗言,说:“人类历史和自然历史是一致的,不可分割的。人与自然有着共同的命运,那就是为了命运。”最后,熊伟先生不愧为哲学家。
尽管熊先生的资历令人印象深刻,但他似乎仍然默默无闻。仔细想想,原因可以推断。比如他一生所学所专,革命后基本上天翻地覆。长期以来,只有马克思主义是主流哲学。至于其他西方哲学,运气好的可以成为似乎一无所有的背景,偶尔被提及;如果陷入不幸,就会成为主流哲学的对立面,或者被嘲讽,被批判。据熊老师的学生回忆,1952年思想改造运动期间,时任南京大学哲学系系主任的熊老师批评自己,形容自己的工作是“用口罩把垃圾箱拿出来”。这句话一出来,他就成了一句名言。熊先生一生求道的学问,被自己自毁丑化了,心必有杂念。!熊先生晚年的成功,完全是由于80年代“存在主义”在大陆的流行和海德格尔的重新发现。先生一生中最重要的标签,一直是海的亲弟子,也是海学术在最早的传播者。
作为民国时期走向西方的学者,熊伟这一代学者的价值在20世纪80年代生命的最后一刻意外闪光。像他这样的人,还有老董的导师王献军。山东浮山人是发现甲骨文的籍王的孙子。1933年从清华大学哲学系毕业后,先在金读研,1936年赴奥、德深造,师从数理逻辑大师哥德尔。1938年回国,先后在西南联合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担任教授。看着王献军从学校回来,他似乎除了一本薄薄的《数理逻辑导论》什么也没学到。究其原因,也大致像熊伟。
为什么老董向我推荐熊伟却不推荐他的导师?他问老董的时候想了想,说他当时可能已经死了?但是王献军于1993年11月19日因病去世。我猜原因只有一个,就是我根本不知道王先生的名字,对他的事迹完全不知所措。我只依稀记得王先生也住在延南公园,是林庚先生最近的邻居。
熊伟先生于1933年10月进入弗莱堡大学,海德格尔是该大学的校长。熊先生在德国弗里堡大学学习了三年,但最终获得了波恩大学的博士学位。我记得问过熊老师这件事。我忘了他是怎么回答的。另外,我好像问过他和萨特的关系,应该没有答案。所谓同学关系应该是误传。从熊先生和萨特各自的年表中,我们看不出他们曾经有过交集。
2004年夏天去了波恩,在波恩大学附近一个短租的作战室住了将近半个月。以波恩为原点,每天坐火车游览周边的德国城镇。波恩大学是人们经常在黄昏后散步的地方。
熊伟和蒲江青可以肯定,他们是在1933年去欧洲的康特维德号上相遇的。熊伟认识冯友兰。如果没有更早的记录,此时也可以定位。这一年,熊22岁,溥29岁,冯38岁。1949年后,他们三人都在调整后的北京大学服务到生命的尽头。三人交集的后续故事似乎不多见。
熊伟有一封给冯友兰的信,这封信被保存了下来。这封信是2008年5月在柏林写的。起源是王献军把冯友兰的《理学》一书送到柏林的熊伟。读完后,不仅回了一条短信,还在给冯的信中说:“柏林一切都好。”此外,这封信还揭示了蒲江青日记中缺失的部分,即熊伟与蒲江青、冯友兰分手的时间和地点。信上说:“布林迪西离开了五年多。”原来,他们是在1933年10月5日上午在意大利港口城市布林迪西分手的。
熊伟信的最后几个字是:“这是一个漫长的夜晚。想听鸡声,云山在望,情不自禁。”关心人的话语是那么真实真挚,那么优雅醇厚......
1.《呼卢喝雉 他是将海氏哲学带到中国的第一人 却说自己是“戴着口罩掏垃圾箱”》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呼卢喝雉 他是将海氏哲学带到中国的第一人 却说自己是“戴着口罩掏垃圾箱”》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shehui/8155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