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心刚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在社交网络上刷屏——他已经4年没有找到孩子了。他在街上发搜索信息的照片,昨天突然点亮朋友圈、微信群等社交平台,经历了两次戏剧性的反转,不到24小时就被质疑确认。
事实上,这不是陈心刚第一次在社交网络中发现双重反转故事。就在两个月前,大连的一名妇女胸前有一个与陈心刚自制的寻找孩子启示录相同的标志,这导致了“注意力-提问-确认”的逆转。
对于“意外受伤”的陈心刚来说,至少有更多的人知道他儿子的信息。但舆论多次反转,暴露了人们在信息多元化上的盲目信仰和服从。
陈新刚穷尽一切寻子4年陈心刚,37岁,河北省唐山市滦县古马镇包马子村村民。他的儿子杨晨·范超,绰号“大禹”,出生于2004年6月,于2012年3月10日在河北省唐山市滦县的家中被绑架。
根据最近关于陈心刚寻子的报道,我们可以勾勒出他的寻子经历,就像真实版的《孤独的迷失》一样。
杨晨·范超出生于2004年6月。孩子6个月大时,陈心刚和妻子去外地工作,孩子由爷爷奶奶照顾。
2012年,陈上了小学二年级。那年3月10日,是个周六。午饭后,杨晨出去玩望远镜,出去一会儿,回来一会儿,在家进进出出。最后一次回家,他在铁路上带回一块石头,问爷爷好看吗?然后他又出去了。一个多小时后,没见他回家的奶奶开始到处寻找,家人再也没见过他。当时陈心刚夫妇都在保定,到家时已经是晚上11点了。
四年时间里,陈心刚从滦县出发,到京、津、拉萨等地寻找孩子,甚至在深山里的偏僻村落也是如此。印刷海报、发行名片、悬挂徽章、在互联网、社交平台和电视节目上发布儿童搜索信息,几乎都被陈心刚使用,但仍然没有儿童的消息。
不到24小时舆论场两度反转2016年6月29日,陈心刚在路上捡到一个孩子的照片在很多人的朋友圈和微信群里被“屏蔽”。
照片中,陈心刚戴着眼镜,看起来很憔悴,胸前有一张自制的通知,上面印着孩子的基本信息。照片被迅速转发和传播。
不久,怀疑的声音出现了。有人开始贴出某老师署名的朋友圈评论截图,称此事“充满疑点”。比如他们声称“打电话的时候,父亲不想多说就挂了”,质疑从孩子失踪到信息发布时间是“四年多以后”,手机是保定的,QQ空关于孩子失踪的信息太少等等。
结果“提问帖”后面跟着刷屏,事件就反了。
29日下午,致力于帮助父母寻找被拐走失儿童的公益网站“宝贝家园”表示“无论他在哪里寻找孩子,这个寻人信息都是真实的,请帮帮他”,并附上2012年3月16日滦县公安局立案决定的照片。公安部刑侦局副巡视员、公安部刑侦局拐卖人口办公室主任陈世渠也表示,“图中孩子失踪是真的,河北唐山公安机关已立案调查。”
至此,事件第二次逆转,从被质疑到被证实。一位北京网友表示,连续反转之后,他“很累,不爱了”。
截至发稿时,我们的记者给陈心刚的手机打了好几次电话,都显示他们正在通话,无法接通。
两月前也有一次双重反转这并不是因为陈心刚因为在社交网络中的转发而被动地成为新闻焦点。
今年4月23日,一名年轻女子站在大连繁华的商业区马兰广场,手里拿着一张“寻亲启事”,引起了当地民众的关注。“寻子启事”上的内容和陈心刚本人做的一模一样。
但是人们没有问她和孩子的关系。有网友认为,“当时我觉得她和孩子的关系很明显。她用这种方法找孩子,而且一定是孩子的妈妈。”从那天中午开始,以“帮助这位年轻的母亲”为主题,这个女人在街上寻找孩子的照片在短时间内被大量转发,一度在当地社交媒体上播放。
但没过多久,当地一些网友就公开对这件事的真实性表示怀疑。一些网民认为女孩的年龄似乎在20岁左右,而被绑架的男孩杨晨·范超今年12岁,显然她的年龄“不匹配”。当天晚上,朋友圈的截图又被“刷屏”了——“一个同学做了海报,化了妆换了衣服,做了三分钟观察人的练习,跑到一个热闹的地方开始体验生活”。
但很快,事情又发生了逆转——陈心刚说,4月23日,一名自称是大连某大学学生的女子打电话给他,最近在社会实践班有一项任务,表示希望制作一个信息板,找到杨晨·范超,在街上宣传,这样她就可以在完成任务的同时帮助陈心刚传播信息,收集更有效的线索。
在接受大连晚报采访时,陈心刚说,“我当时同意了”,“我非常感激”。同时,他觉得这个女人的行为可能对大家造成了误解。“我也向大家说声对不起。”
心理学专家以转发刷“存在感”与“认同感”北京奥林匹克心理医院心理咨询师白璐认为,互联网和微信朋友给获取信息和交流带来了便利。如果人们不断获得新的信息,他们就可以在交流过程中有更多的发言权,而不会被边缘化或被忽视。“有的人有一种‘别人转了,不能落后’的从众心理,需要内心的比较和刷存在。”
微信朋友圈以家人、同事、同学、朋友为主。这些都是现实生活中的熟人社交。“这形成了强烈的认同感。”白璐认为,在现实生活中,心理认同是相对冷漠的,这导致一些人通过微信等手段寻找这种认同。“这种认同感是对自我对周围环境有用或有价值的判断和评估。”
“经常得不到认可,很多人会感到孤独。发送这种孤独感的一种方式就是及时得到朋友的认可,让很多人活跃在朋友圈,转发和质疑一些事件。”白璐说,微信代表的社交方式很有粘性。“不管是心灵鸡汤还是热点事件,很多都是可以被朋友称赞的,更不用说找孩子的爱情接力了。传播者希望得到赞赏、赞扬和尊重,但当情况逆转时,他们在心理上并不满意,所以他们会遵循下一条逆转信息。有些人会因为挫折而愤怒,或者说脏话。”
传播学者公众容易被当事人贴的标签左右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教授龚认为,舆论反转事件一般表现为舆论发生、舆论反转、舆论发酵和舆论平静阶段。“就找孩子而言,有这样的特点,从微信朋友圈疯狂传播,到有人质疑真实性,再到事件进入发酵阶段,直到权威方解释,然后平息。”
龚认为,当一个引人注目的事件出现时,人们很容易被当事人贴上的标签所影响。微信朋友圈大部分人都比较熟悉,很多人都是抱着“宁信勿信”的心态去转发分享。当有人贴上弱者的标签时,公众很容易站在弱者一边。“被这个标签牵着鼻子走,根据当事人身份判断,没有探究事实和是非。”“但当事件发生变化时,舆论领域的人也有情绪变化,不愿意多做研究和思考,很快就站到了对立面。”
在龚看来,在新媒体时代,每个人都有一个说话的渠道,所以有多个信息来源。多元化的信息往往会让事件发生变化,也让很多热点事件发生逆转。“但这种逆转大多是没有得到权威部门或权威机构回应的逆转。”龚说,舆论多次反转。“直到权威回应或媒体发现真相,议程才会收回,舆论才会平息。”
1.《陈杨朝梵 一张寻子照片引发舆论反转剧 网友表示已“累觉不爱”》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陈杨朝梵 一张寻子照片引发舆论反转剧 网友表示已“累觉不爱”》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shehui/8377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