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德岭之子杨涵三在完成“恢复酒精中毒生产,保证国宴用酒”的任务后,随部队南下。之后汾酒厂完成公私合营,开始了国有杏花村汾酒厂之路。
在最初的几年里,酒精中毒的管理逐渐变得正式。但从1953年开始,7年换了5个领导班子,需求量很大,导致了“丢、换、退”的现象,企业管理和产品质量明显下降。
山西省政府领导高度重视酒厂存在的问题,严厉批评了轻工业部和酒厂的领导。山西省轻工业厅受到批评,非常着急,很快成立了以食品处处长秦斌为首的专门工作组,空下到汾酒厂进行专项整治。工作组有责任也有权利大刀阔斧地开展整改工作,很快就取得了成效。1960年底,秦斌厂长正式留任。1962年,榆次区委选出的优秀党务工作者刘风亮书记上任,汾酒进入“秦刘时代”。
“全、严、实”管理厂长秦斌(左四)、党委书记刘风亮(左三)和老工人在现场学习生产
秦、刘上任后,从质量、科研入手,建立健全了一批制度、规范、章程、标准,层层分解权责。工厂的外观焕然一新,产品的数量、质量和经济效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1963年,酒厂成为“五好企业”。1964年,酒厂被山西省政府评为继石圪节煤矿之后的又一“红旗企业”;1965年被评为全国轻工业“学习大庆示范企业”,并在全国白酒现场会上系统介绍管理经验;省委批准了轻工业部的报告,要求省劳动贸易战线认真推广杏花村汾酒厂的经验。自此,汾酒厂在全国范围内获得了很高的声誉,为未来的社会发展奠定了基础。
这期间,在汾酒厂进行试点的秦含章先生在文章中写道:新中国成立后,汾酒厂一直是省部级领导关心的重点企业,有领导经验丰富的老同志担任厂长,直接抓好生产管理,从头到尾一丝不苟。汾酒厂有自己的“三字经”,就是用“全、严、实”来管理生产:“全”是指企业各项规章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是企业的法律法规,酒厂一直是以规则来统治工厂的。“严格”是指严格执行规章制度。从工厂部门到车间的所有班组都严格按照规定生产,不允许粗心大意。“踏实”就是脚踏实地加强基础训练,谨慎从事生产。
确定“五大员”班组管理体系据了解,汾酒酿造团队有7人。但是为什么是七个人呢?这个机构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大多数人不知道。
1963年,全国名酒合作区会议在汾酒厂召开
在“完整、严格、实用”的管理下,一切管理问题都出现了,尤其是酗酒生产最基本的单位:班组。在计划经济条件下,企业的任务是生产。生产团队的管理是最基础的管理,也是最重要的管理。在秦斌的领导下,根据以往的生产实践和丰富经验,我们最终确定了独特的酒精中毒生产“五人”团队管理体系。第一,组长。二、副组长,即专业的反驳工作者。第三个是发酵工,负责醅的发酵管理。四是贴甑工,甑工的助手。第五,现场工人做各种辅助工作。事实上,这五名成员是一个团队不可或缺的五个职位。前四个岗位,一岗一人,现场工作人员可以是2-3人。后来,外勤人员的人数固定为3人。这样,汾酒队就形成了7人的名额。
“五人”团队管理体系的建立对白酒生产的意义不亚于解放军军事管理体系的“三湾适应”。建立了汾酒生产的基本管理体系。
“汾酒试点”是秦斌跟轻工部要来的1964年9月,轻工业部派人员开展了酒精饮料技术研究的试点工作。左起第六排是厂长秦斌,第七排是中国白酒大师秦含章,第五排是著名的白酒专家熊梓树。
管理上来了,量和质都上来了。但是汾酒生产中积累了一些靠自己努力解决不了的问题。为了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总结提高汾酒生产技术的传统经验,进一步探索提高汾酒质量,特别是汾酒风味的途径,不断提高汾酒质量,满足国内外市场和人民物质生活的要求。1963年,秦斌要求轻工业部总结经验。当时,轻工业部李部长指示发酵研究所所长去汾酒厂。于是有了1964年的汾酒试点工作。有人说汾酒试点是在汾酒质量下降后,邀请秦老从事汾酒试点。其实并不是这样。1964年春天,秦老第一次来喝酒的时候,写了这样一首诗:“千里银饰早春,各方学汾镇。三杯竹叶久负盛名,五朵好杏花闻天下。”“五好”应该是指1963年酒厂被评为“五好企业”;“全方位学习汾酒”,就是很多企业来学习汾酒厂的管理经验。
尊重科学 尊重知识 尊重人才虽然秦斌是一名游击队长,但他知道科学、知识和才能的极端重要性。他上任不久,就成立了中国白酒行业的第一个“科研机构”。1964年,有一次酒精中毒的审判。秦斌借此机会为汾酒引进和培养了一批重要的技术骨干。其中,酒精中毒飞行员技术秘书陈洁德担任酒精中毒技术副主任,为酒精中毒技术做出了重大贡献;酒精中毒试点微生物组副组长王元泰,现为青香白酒微生物权威;包括成品组副组长李增生,参与试点的成员赵英路,都成了酒精中毒技术骨干。
1964年12月,我请大学老师讲解科学知识
2016年12月11日,笔者陪同汾酒集团董事长李秋喜拜访了108岁的老人秦含章。我一见到老人,他儿子就介绍说汾酒厂的领导来看你了。秦老马上问:“秦斌在哪里?秦斌、秦斌和秦斌是好厂长!”可见汾酒老厂长出身游击队长,深得知识分子支持。
不仅仅是技术。在管理方面,我们培养了常桂明、吴寿贤、齐银增等一批管理骨干。后来的“劳芬大”时代是以“常桂明、吴寿宪”为主导的“常武时代”。
后来负责酒精中毒供销的老干部齐银增回忆说:“在文革动乱中,在极左思潮的影响下,酒精中毒工厂的党政领导遭到了几次夺权和相互夺权的攻击。但由于过去良好的基础管理教育,大部分员工照常按制度执行,坚持照常生产,一天不正常停产。许多老员工自动组织起来保护工厂,以确保安全、产品质量、数量、成本和利润。而且在文革后期,汾酒厂率先消除影响,实现联合,实行干部解放政策,是文革后遗留问题最少的单位之一。除了得益于党的领导和好的政策,还离不开秦、刘整章的队伍,重在教育,留下了扎实的‘好酒、好工作、好工作’的基础。”
1.《汾酒厂 “汾老大”是从他开始的┃汾酒百贤088:秦斌》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汾酒厂 “汾老大”是从他开始的┃汾酒百贤088:秦斌》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shehui/8691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