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10月9日,在“清华附小2012级4班”微信官方账号上发布了一篇题为《当小学生遇见苏轼》的文章,很快,文章就在朋友圈里被筛选出来了。据这篇文章的共同出版者,清华附小2012级4班的副校长兼数学老师易告诉记者,截至10月10日晚,这篇文章的阅读量已经超过90万。
《当小学生遇见苏轼》展示了清华附小六年级小学生关于苏轼的五篇研究报告,令人“惊艳”。例如,在《大数据助你更好地了解苏轼》一文中,小学生通过计算机程序使用数据分析研究苏轼3458首诗的分词。
"父母在这些研究中帮助了多少?"已经成为部分网友关注的问题。易老师介绍,在研究过程中,家长只在一些技术问题上给予帮助,如寻找计算软件、绘制折线统计图表等,而分析和撰写报告则由学生自己完成。
“如果你和我们一起经历整个过程,你会知道每个学生的成长都是真实的。不能只看结果就质疑孩子。”班主任和语文老师说。
在一次采访中,一名小学六年级学生的父母说,他们确实用计算机技术帮助了他们的孩子,但这些想法和研究报告是由孩子们自己写的。
父母帮了多少忙?
据学校课程与教学研究中心负责人介绍,苏轼研究是今年清华附小的一个研究课题。全校每个班都在做不同的研究,比如低年级学习与苏轼有关的成语,中年级学习苏轼的诗词,高年级开展与苏轼有关的“小研究”。“这个班刚刚在自己的班级微信群里向家长公布了自己的研究成果,不知道为什么会在网上流传。”课程与教学研究中心负责人介绍。
易老师介绍,2012级4班对苏轼的研究是从上学期开始的,单选题的讨论就占了两个研究性学习班。
"我们小学生的学习就是要小,小一点再扩大."易老师说,在讨论选题的时候,发现孩子最大的问题是选题太大。比如有同学提出要研究苏轼的整个诗风,老师带领同学们细分选题。
然而,网民们最好奇的是,家长们在这些研究中到底帮了多少忙。
两位老师逐一讲解了新闻上刊登的五位小学生的研究报告。关于《苏轼与王安石欧阳修之比较》一文,连老师都指出,家长参与教孩子做折线统计图。“技术生真的没有,别的也没有。”
而学生们改《现代人对苏轼及苏轼影响的评价》的11稿,他们说学生们自己改了一下午,家长没有参与,但是从问卷明星导出数据的时候,家长帮了他们。
在《杰出人物——苏轼旅游品牌价值分析》中,易老师说家长确实给了学生一些关于主题的参考意见。
另一方面,《苏轼交际圈——揭示苏轼不同时期的朋友》基本上是由学生独立完成的。本文中的思维导图是由学生使用PPT制作的。这篇文章的小作者和他的父母在美国学习了两年。
最具争议的《大数据分析助你更好地了解苏轼》的第一作者萧军被连称为“有特殊想法的孩子”。“这孩子不是突然写这个研究课题的。他在二年级时以水彩画的形式画了《春游热潮中的数学》
三年级的时候,因为发现爷爷年纪大了,不能弯腰系鞋带,小军还做了一个简单的发明——在凳子旁边安装一个机器,帮助爷爷系鞋带。
“他爸帮他找了个搜索词频的软件,但是后续都是他自己做的。他爸爸连打字都没帮他。”易老师说。
关于记者提出的如何把握家长参与程度的问题,连老师都解释说:“我们觉得参与的形式可以协商。家长可以给孩子提供技术支持,比如帮孩子下载软件,但是绝对不允许大规模的写。”
你怎么知道不是父母写的?连老师说:“我从二年级开始教这些孩子。易老师从三年级开始教,教他们用一张小研究纸做研究。我们知道每个学生的研究水平。”
如何培养这样的学生?
“现在网上很多质疑的声音都是因为没有看到学生研究的过程,只看到了最终的结果。”连老师都对《论坛报》说,“都是一步一步教给学生的。没有同学是天生的。"
2012级4班第一个“小项目研究”,从“种苗”开始。初三下学期综合实践活动课,两位老师让学生观察萝卜种子和小麦种子生根发芽的过程,鼓励学生发现周围存在的问题,采取多种方式解决。
“我们尽力让研究的过程更严谨,但我们更看重的是研究的过程。”连老师都说。
事实上,“小课题研究”非常适合他们的日常课题教学。在“种苗”这个话题上,华商老师鼓励孩子写种子日记,数学易老师鼓励孩子写测量记录,最后做数据分析。
“本来以为萝卜赢了,后来发现根本不是。”《大数据分析助你更好地了解苏轼》第一作者肖军,在初三做“种苗”小研究时,做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萝卜PK麦”。在比较萝卜和小麦的生长过程时,他自发地意识到不可能只比较单个样本,而是要比较多个样本,并有模糊平均的概念。
连老师都有带领学生研究小课题的深刻记忆。重复选择主题、修改、呈现报告、交流、修改和重新交流,我们就有了当前的报告易老师曾经一句一句教孩子们写报告的步骤,最后写了一块黑板。
在学生三、四、五年级的三年里,他们至少指导过学生四个相对较大的“小研究项目”,而有无数的小研究问题。
“如果你和我们一起经历整个过程,你会知道每个学生的成长都是真实的。不能只看结果就质疑孩子。”连老师都说。
“小课题研究”不仅出现在2012级4班。清华小学副校长王先生说:“有很大的背景,我们的孩子正在对小课题进行持续完整的研究。”
校园里哪棵树最大?校园里有多少种地砖?每个雕塑背后都有怎样的故事?这些都是清华附小学生从一年级开始就在研究讨论的问题。
据学校介绍,有人质疑小学生能否达到这种能力,是因为不了解小学生的现状。如果他们了解这些孩子多年的研究积累过程,就不会有这样的疑惑。
令人鼓舞吗?
这些做了惊人研究的同学有什么学术成就,是否在鼓励他们的培养?
对此,连老师表示,在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时,确实有家长质疑应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孩子的学习上。面对这个问题,连老师认为她能做的就是尽量让学生的成绩,让家长不挑剔。令她欣慰的是,2012级4班的学习成绩不仅名列年级前茅,而且没有留下不合格的学生。
作为老师的心照不宣的合作伙伴,易老师很赞同这种做法,表示会让学生先牢牢打牢基础。“就在学生基金会没有问题的时候,我们又向前迈出了一步。”
对于清华附小来说,教育就是尽可能的因材施教,实现每个学生的个体和人格的最大可能的发展。
1.《学生研究苏轼走红 如何培养这样学生?》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学生研究苏轼走红 如何培养这样学生?》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tiyu/10407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