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三国志》等史书记载,李延(?——234),后改名李平,字郑方,南阳人。三国时期,蜀汉都是重要的大臣,和诸葛亮一起,是刘备死前托付给他的大臣。但李严虽然是刘备的孤儿臣,却一直阻挠诸葛亮北伐中原。公元231年,蜀军北伐期间,李延因天下雨,道路泥泞,护送粮草。反而诬陷诸葛亮推卸责任。事情真相被查出后,诸葛亮把李延变成了平民,去了梓潼县(今四川梓潼)。然而,诸葛亮继续重用李严的儿子李丰,当他放弃李严作为一个平民,把他流放到蜀汉的一个偏远地方。那么,问题来了。诸葛亮为什么重用李延的儿子?
一个
首先,根据《三国志》等史书记载,李严于公元231年被罢官流放后,诸葛亮封李锋为江州刺史,诸葛亮用“与蒋琬合作,必有开路”这句话来勉励他。之后由于史籍的缺失,我们只知道李封的官职去了蜀汉的朱棣太守,也就是镇守蜀汉的中南地区。这无疑反映了李锋继续被诸葛亮和蜀汉重用。在很多人眼里,既然诸葛亮抛弃了李延这个平民,把他流放到了一个偏僻的地方,也就是和李延家族彻底结怨之后,就不应该再继续重用李延家族了。但是,人们没想到的是,诸葛亮继续给李锋一个沉重的责任。对此,在我看来,诸葛亮这样做的原因其实很简单。
二
一方面,就李延而言,虽然犯了大错,但显然李延的家人不用牵连。公元231年,李严为了推卸责任,将北伐归罪于诸葛亮,迫使诸葛亮撤军,从而被定罪,最终弃用平民身份,迁居梓潼县(今四川省梓潼县)。对于李延,他并没有犯下谋反等不可饶恕的罪行。所以诸葛亮只是把他变成了平民,而不是杀了他。在此基础上,诸葛亮自然不需要废黜李延的儿子李锋。在此基础上,考虑到李延对蜀汉的贡献,诸葛亮继续重用李锋。比如刘备夺取益州之地后,李延就和诸葛亮、刘霸一起制定了蜀枝。
二
诸葛亮一个人在白蒂后,回到蜀汉省会成都,负责全局,而李延留在永安守卫永帝城。也就是说,在刘禅统治初期,李延和诸葛亮的合作确实帮助蜀汉从夷陵战争的失败中恢复过来。在这种背景下,诸葛亮继续重用李锋,显然是对李严政绩的肯定。另一方面,诸葛亮继续重用李锋,显然是平衡了蜀汉各派势力的利益。刘备建立的蜀汉可以分为益州土派、荆州派、东州派和刘备自己的势力。早在刘章之父柳岩入益州时,为镇压益州地方势力,就成立了东周派。与此同时,益州南阳、三福地区的流民被招募训练成数万“东周兵”。
四
最后,今天出生在河南南阳市的李炎、李锋,是东周学派的核心人物。也就是说,刘备选择了东周派的李延和荆州派的诸葛亮作为托孤大臣,目的是压制益州最有势力的地方士族。在此基础上,虽然李延被弃为平民,流放异乡,但显然东周学派一天也离不开一位大师。所以诸葛亮任命李锋为江州刺史,也就是李锋接替了李延的位置。对此,在我看来,诸葛亮此举不仅让李严没有怨言,也有助于得到东周学派的支持。正是在东周学派和荆州学派的支持下,诸葛亮才得以控制蜀汉的权力,并将蜀汉的主要人力物力投入到曹魏的北伐中。对此你怎么看?
文本/感伤的历史
1.《起凡群雄逐鹿李严 诸葛亮将李严流放之后,为何还要重用李严的儿子?原因很简单!》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起凡群雄逐鹿李严 诸葛亮将李严流放之后,为何还要重用李严的儿子?原因很简单!》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tiyu/10808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