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一根绳子,行驶在超人和野兽之间。
▼
如果将来智慧抛弃了我:
-唉!它喜欢逃避!
-至少我的骄傲可以随着我的疯狂继续飞翔!
▼
一个更高层次的哲学家是孤独的,不是因为他想孤独。
而是因为他找不到身边的同类。
▼
受苦的人没有悲观的权利。
一个痛苦的人,如果他悲观,
没有勇气面对现实,
没有战胜苦难的力量,
这样一来,他会更加痛苦。
尼采
1844年10月15日,尼采出生在普鲁士萨克森勒肯镇附近的洛肯村的一个乡村牧师家庭。我爷爷是个虔诚的基督徒,写神学著作。我祖父是一名牧师。
小时候的尼采是个沉默的孩子,两岁半就学会了说第一句话。但就是这样一个沉默寡言、说话缓慢的孩子长大了,成了一名校长。24岁时,他成为瑞士巴塞尔大学的教授,教授中国古典文学,专攻古希腊和拉丁文学。
1889年,长期不被理解的尼采,在都灵街,抱住一匹被马夫虐待的马的脖子,最终失去理智。尼采进入了他生命的最后十年。他最初住在耶拿大学的精神病院。1890年5月,他母亲带他去南宝家照顾。
1897年4月,由于母亲去世,尼采搬到了他妹妹伊丽莎白·沃斯特·尼采在魏玛的家中。在尼采的一生中,家庭一直是他温暖的港湾。作为这个家庭唯一的男性,这个家庭的五个女性成员总是围绕着他,无微不至的照顾他,细心的照顾他,尽可能的满足他所有的愿望。但是尼采为了自己心中的崇高理想,毅然抛弃了这一切,像苦行僧一样在这个风雨飘摇的世界里游荡,挨饿,打坐。
1900年8月25日,这位不合时宜的思想大师在魏玛去世,享年55岁。
知识与逻辑的起源
在漫长的岁月里,理解除了错误什么都没有。当然,其中一些错误已经被证明是有益的,有助于保护人性。当人们遇到这些错误或者继承这些错误的时候,人们就会为自己和子孙后代争取更大的幸福。这些错误的信念代代相传,最终演变成人性的基本要素。比如有一些错误的信念:世界上有永恒的、相同的东西;也有对象、实体、体;一个东西长什么样,就是什么样;我们的意志永远是自由的,不受任何约束;对我好的,本身就是好的。有那么多,等等。
只有怀疑和否定这些信条的人才出现得很晚,真相大白,这只是一种微弱的认知形式。似乎人们不想活在真相中。我们的身体组织是为了与真理形成对立而建立的。身体的一些高级功能,感知,每一种情绪,配合着自古以来就被接受的基本错误。就连那些信条也演变成了人们在知识领域判断“真”与“假”的标准,大概直到最晦涩难懂的纯逻辑范围也是如此。这意味着知识的力量与真理的程度无关,而与知识的年龄和接受程度以及知识作为生存条件的特征密切相关。
在所有生活与知识发生冲突的地方,严肃的斗争永远不会出现,所有的否定和怀疑都被认为是愚蠢的。然而,像古希腊的埃里亚学派这样的杰出哲学家对那些错误提出了相反的观点,并且一直坚持到现在。在他们看来,这些对立的观点可以长期存在。哲学家在他们眼里是坚定的,冷静的,客观的,心胸宽广的。他们既是个体,又是整体,具有处理逆向知识的特殊能力;他们认为哲学家的知识是我们生活的准则。为了保持所有这些东西,哲学家们必须对他们的现状抱有一些幻想,同时,他们必须坚定地弥补他们的平静、客观和不变的本性,深刻地误解认知的性质,强烈地否认本能欲望在认知中的力量,并将理性视为一种完全自由和自发的活动。在反对共同事物的斗争中,他们实现了自己的原则,或者说这种原则的实现将在他们要求和平、占有和统治的时刻实现。当他们面对这一切的时候,一定要用手捂住眼睛,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诚然,随着诚实和怀疑的高度发展,最终很难创造出这样的天才;他们的生活和判断完全取决于最原始的本能欲望和所有可以感知的基本错误。只要有两个对立的原则,就可以应用到人们生活的地方。然后会有诚实和怀疑,因为两者有一个共同点,他们可以容忍那些根本性的错误,因此会有争论,争论某些功利主义的大小。
诚实和怀疑经常出现在那些地方:在那里,为了生存,尽管新规则毫无用处,但至少是无害的。它们是智力游戏本能的体现。和所有游戏一样,它们无害,能给人带来快乐。在人们的头脑中,这种判断和信念是慢慢被填满的,于是一种极度兴奋的情绪、奋斗和对权力的渴望就在混乱的思想中逐渐浮现出来。在争取“真理”的过程中,几乎每一种本能,包括功利主义和欲望,都有自己的偏向;智慧成了工作、刺激、职业、义务和荣耀,知识和求真最终被归为一种需要的其他需要。所以不仅仅是信仰,还有审视、否定、怀疑、矛盾,这些都成了一种力量。一切“恶”的本能都是从属于知识的,都是为知识服务的,都是被授予许可、被尊重、被有益的荣耀,最终成为。
因此,知识成为生活本身的一部分,进一步成为一种逐渐增长的力量。最终,知识和那些永恒的根本性错误相互交织,相互冲突。他们既是生命,又是权力,共存于同一个人之中。就这样,此时的思想家变成了这样一个人:在求真本能被证明是拯救生命的力量之后,他内在的求真本能第一次与拯救生命的错误作了斗争。其他的一切与这场战斗相比都是微不足道的。这时候提出了关于生活条件的最后一个问题,进行了第一次尝试,并通过实验进行了验证。真理能容忍那些被接受的错误到什么程度?这个问题也是一个实验。
逻辑是如何在大脑中产生的?它必须来自非逻辑,这个非逻辑领域必须非常宽泛。
有一个不争的事实,就是过去很多人做出的推论和我们今天做出的推论完全不一样!举个例子,如果一个人不经常根据自己的生计和敌对的人找到“同类”,如果他把事情总结得太慢太谨慎,那么生存的可能性就比一个从所有相似之处都能马上找到同类的人小得多。
但是,一视同仁地对待相似性和同一性,虽然有绝对的优势,却是一种非逻辑的倾向,因为同样的东西并不存在,但这种倾向奠定了逻辑的基础。正因为如此,事物的变化必然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被忽视,以产生一个对逻辑来说必不可少的物质概念,尽管没有什么实际的东西能与这个概念相一致。
比起那些在“变化之流”中观察一切的人,不仔细观察的人更有优势。因为过于谨慎的推断,或者沉迷于怀疑,都会对生活本身造成很大的伤害。如果不努力培养相反的爱好,没有人能保护自己。这里说的相反爱好,意思是:我宁愿肯定,也不做任何判断;宁愿犯错和虚构,也不愿等待;宁愿同意也不否认;我宁愿评价判断,也不愿讲道理。
现在我们头脑中的逻辑思维和推理的过程,与我们自身不合逻辑的、不正当的本能欲望的过程和斗争是一致的,我们一般只经历斗争的结果。现在,这个古老的机制正在我们心中启动,如此之快,如此之隐秘。
我们所说的“解读”,其实就是“描述”,从这个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出,我们在理解和科学上,都比古代文明强。我们擅长描写,但说到解读,我们做的并不比前辈多。
我们发现许多事情不断发生。然而在古代文明时代,单纯的人和探险家只看到了两件事——“因”和“果”。我们无法超越变化和完美的概念,也无法深入其背后。当一切事物的一系列“原因”呈现在我们面前时,我们开始推断这是先发生的,而另一个是马上发生的,但最终我们并没有意识到。比如,每一个化学变化过程和持续运动都可以称之为奇迹,但没有人对造成持续运动的影响做出任何“解释”。怎么解读呢?我们只用不存在的东西,用线、面、体、原子、可分时间空;当我们第一次把一切都变成一个概念——我们的概念,我们会如何解读?
把科学当成事物的人性化就够了;我们对事物及其顺序的描述使我们能够更仔细地描述自己。因果,估计不会有这样的二元论。摆在我们面前的其实是一个连续性,但我们把一些东西从这个连续性中隔离出来,就像一个运动。我们觉得它是孤立存在的,这种感觉不是通过观察得到的,而是通过推理得到的。
我们的很多错误都是很多“果实”造成的。我们只是觉得很突然,但是在这个突然的时刻,无数的过程从我们身边经过。
把因果当成连续性,不要把它们当成按照我们的本性随机肢解的碎片;把发生的事情想象成一种“流动”。一个智力如果能做到这一点,就可以抛弃因果观念,否定一切条件。
即使没有新的求知热情,科学依然会得到提升和发展。如今,无论是相信科学还是相信科学,他们都很少表现出对科学的热情。对于科学来说,不算求知的热情,只算现状和“风俗”。人们往往对知识很好奇,习惯了这种“风俗”,就够了。有些人这样做是为了名利,有些人不知道如何利用业余时间看书,收集,整理,观察,从而告诉别人。其实这些人的“科学欲望”只是说明了他们的无聊。
有一次,教皇利奥十世对科学唱了一首赞美诗,说科学是我们生命中最美好、最值得骄傲的东西,是吉凶祸福中的一件高尚的事情。最后他说:“如果没有科学,那么人类的一切活动都将失去支撑;即使科学依然存在,我们的行动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人们也常常对事物感到不确定!”然而,这位平庸却多疑的教皇却掩盖了对科学的批判性评价,这和教会里对科学的一切赞美是一样的。从他的话中,人们认识到他把科学放在艺术之上,这对于一个艺术爱好者来说并不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原来他这次对于艺术高于科学的论调保持沉默,只是出于礼貌和客气。在他看来,没有被指出的东西,可以看作是“启示的真理”,“灵魂永恒的快乐”,也可以叫做装饰品和骄傲,生命的支撑和稳定!
“科学并不总是重要的,它只是一件二等的事情,它不是绝对的必然,也不是一个可以追求的目标。”这本来就是基督教对科学的评价,深深的留在了狮子座X的心里!
在古代,科学很难得到尊重和赞美,甚至那些对科学充满热情的学者也会把对道德的追求放在第一位;称赞知识是道德可以使用的最好工具,是对知识的最高评价。知识不想只是工具,这在历史上还是很少见的。
“查拉图斯特拉说”
译者:朱温
出版:中国华侨出版社
收藏哲学十三孤儿系列
欢迎转发原文|严禁私自转载
▼
1.《因为 尼采 | 独处的人不是因为他想孤独,而是因为在他的周围找不到他的同类》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因为 尼采 | 独处的人不是因为他想孤独,而是因为在他的周围找不到他的同类》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tiyu/11976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