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减负问题上,我们需要拿出一个长期的计划和决心来解决一个根本问题——父母的问题,一个是教育观念的问题,尤其是功利主义的教育观念,另一个是过度期望的问题。
很多人可能没有想到,
如果负担减轻,
已经成为一个问题,
甚至遭到了家长的激烈反对。
前段时间网上流行“教育部,请不要给我们的孩子减负”的文章,早上就达到了10万+,赞了一万多。这样的主题文章不断涌现,广为流传。这至少说明我不想减负,代表了某些人的观点。
这让我想起了20年前的一个类似场景。
1998年第一次大规模减负时,北京要求关闭所有校外补习机构。当时,北京最大的校外培训学校校长最头疼的不是学校停办,收入减少,而是来自家长的激烈抗议:你可以——可以——停办!
一个
20年减负一次有错吗?
为了孩子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特别是近20年来,减负一直是教育部门在实施应试教育后不断强调的主要教育政策之一。
然而,政府苦心经营的减负政策却不断遭到部分家长的反对。政府作出吃力不讨好的努力来减轻负担,这不是第一次,当然也不是最后一次。
2
负担是一种心理感受,
谁是培训机构的上帝助手?
中国孩子承受着世界上最重的教育负担,这个总的结论应该是正确的,不存在争议。既然负担重,为什么还反对减负?究竟为什么?在这种热潮过后,我们有必要冷静地分析一下原因。
不同取向的人负担不同,没有区别。一刀切减负的政策确实不够,需要反思和适当调整。
负担是一种心理感受。如果你喜欢玩游戏,3天3夜不觉得累。如果你不喜欢学习,10分钟就是负担。负担的绝对值直接关系到每个人的期望和自己的立场。对于那些有远大追求和抱负的学生和家长来说,客观上负担一定很重,但一旦成为积极的行为,就不一定是负担。
“快乐来自奋斗”,奋斗是什么?至少不容易,要为自己的理想和目标努力。所以,对于一些有抱负的学生来说,努力学习,多学习是很有必要的。
长期以来,一些伪专家和舆论为大众制造了一个虚假的故事和错位嫁接:英美的高等教育是没有负担的快乐教育,最终孩子们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其实英美教育完全是两条路,以私立学校(包括学区和公立学校)为代表的精英之路并不比我们的轻,甚至更重。
在任何地方成为一个优秀的人都不容易。客观来说,负担很重,这一点我们都需要认识到。
受文化传统的影响,中国父母对孩子的教育非常重视,大多期望很高,所以客观上负担必然很重。
认识到这些基本现实,我们知道,无论是出于功利还是非功利的原因,都有必要在学校制度中为那些期望高的学生和一些学习有余力的学生提供条件,使他们能够学到更多的东西,做更多的作业,晚一点回去,而不是必须超出大纲学习,不必在什么时候离开学校。
同时,采取各种措施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校教育的效率,最大限度地满足学校的这些需求,最大限度地减轻学生的负担,也是更重要和理想的。
遗憾的是,减负虽然意味着减少多余的学业负担和心理负担,但有些地方的减负做法忽略了这种差异,必须全部减负,必须无负担地放松。这必然会导致一些追求更高的家长的反对。
有的地方很夸张,出现无限放大的做法。甚至要求取消正常的期末期中考试。即使参加期末考试,也不能出成绩,这叫“乐考”。
随着对孩子教育的高期望,不管正确与否,需求是客观存在的。这里压下去,那里就长起来了。
近年来,随着政府减轻学校负担的有力措施,学习负担大规模转移到课外辅导班,造成了所谓的减课加课外,客观上造成了课外辅导班机构的无限风光。
某培训机构披露的年报显示,2012年至2017年平均年增长率为646%,市值近三年增长近10倍。在受训人数方面,受训人数将从2013年的82万人增加到2017年的393万人,呈加速增长趋势。
这提醒我们,我们需要对合理的负担有一个准确的认识,在课堂上不给机会,就会从一个班换到另一个班。更重要的是,从一个班转到另一个班需要资金支持。
从另一个维度来看,这种减负实际上进一步加大了教育差距,影响了教育公平的实现。这确实是我们的减负政策之前没有预料到的,以后需要考虑。
三
中国父母疯了吗?
谁让他们疯了?
如果学校教的多,布置的作业多,被迫努力,那么课外培训班的每一分钱都是家长交给培训机构的,何必为孩子买单增加负担呢?
中国父母比其他任何一个民族都更重视孩子的教育,所以一定有更高的追求。如果你在校园里不给,我就花钱去校外。
追求更好的教育没有错,但麻烦的是,在追求更高的教育期望的过程中,“功利主义”的追求总是齐头并进的,名校情结是核心体现。更好的教育,简化到各级名校,要从娃娃抓起,名牌幼儿园,名牌小学,名牌中学,最好是名牌大学,甚至清华北大,路径往往是极其功利的学习。
培训、应试教育、择校热都与此直接相关。沉重的学习负担无非是这种功利追求的一种表现,这和应试教育的起源一样,不是教育。
很多人说父母是被逼的。优质资源的匮乏,好学校的缺乏,应试教育体系的缺失,让家长们抓狂。
这种说法很流行,但不一定成立。
据美国媒体报道,纽约有400多所补习学校,其中许多是近年来随着中国移民的增加而增加的。新增加的补习学校主要集中在法拉盛和日落公园……都是中国人高度集中的地方。
辅导内容也是各种地方联考:纽约中考、AP、SAT等等。在旧金山和洛杉矶,许多公立学校就像北京和上海一样。培训班很多,几乎都是中国人和韩国人开的。作者熟悉的一个美籍华人开办的培训机构年收入已经超过1000万美元,主营业务有两个,一个是考试辅导,一个是入学辅导。
优质资源均衡就没有择校没有负担的说法,不值得反驳。
实现教育资源的绝对平衡是不可能的。把一所大学建成清华北大也是一个梦想,永远不会实现。
学区这个名词不是我们发明的,而是从美国来的,美国这么发达,学校之间差距还这么大?为什么会有学区制?美国有3000 ~ 4000所大学,但在新闻报道中排名只有300。大部分都不在名单上。差距大吗?我们中国父母总是在找前100名,200名都接受不了。
当然,很多家长是被逼的,而不是教育本身。
如果社会地位和各行业收入差距小,如果白领和蓝领收入差距不大,社会保障体系极其完善,我们的父母当然不会那么焦虑,也不会功利的去计算去什么学校,做什么工作。孩子的负担必然会大大减轻。
这个模式是芬兰。这几年在中国搞教育研究和改革,不谈芬兰,几乎已经过时了,但我对此表示怀疑。芬兰的很多教育理念确实与众不同,很理想,但与他们的社会理念是一致的,与他们的社会发展水平和保障体系有关。
2016年芬兰人均GDP世界排名第17,中国排名第74。在这个高福利国家,上班和不上班的收入差距并不大。如果你生病了,你会得到很好的工资,直到你生病去工作。在这种背景下,芬兰人的教育追求和教育理念不容易功利化。
四
但是回顾过去,
这是教育问题吗?
社会分层的增加,收入的悬殊,出身的不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进入的行业和水平,所以家长们都在想办法超重。这不是教育造成的。教育刚刚成为失败者。每个人都试图通过教育赢得第一层次的竞争和未来的社会竞争。说白了,这样的盲目追求与教育无关。
所以减负和应试教育差不多。表面上是和很多家长打架。实际上是在阻挡功利主义的教育理念和观念以及竞争。本质上,这是一种试图通过教育的手段来调节和解决许多复杂的社会问题的尝试,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批评。
不可否认的是,收入和社会地位的差距让父母对孩子未来的发展更加焦虑。最后投射集中在教育和择校上,最后成为负担。
五
为什么中小学生在小学是重灾区?
关于减负问题,有一个很有趣的社会现象。父母同时反对减负。
父母一方面抱怨负担太重,另一方面又基于过高的期望不断把负担加在孩子身上。辅导班一方面在广告里讲提分补课;在谈论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时,有很多分裂的口号。这是中国的现实,是中国教育需要面对的困境,也是我们减负政策不断被人议论的原因之一。
减负过程中,也需要注意一些笼统的减负做法,导致家长反弹。
减负治理过程中,由于认知偏差等原因,部分减负措施存在一定偏差,客观上加重了负担,容易导致家长反对。
调查显示,中小学生受灾最重的地区是小学,高中最少。为什么?很多培训机构的主要收入来源于义务教育,尤其是小学高年级的培训。原因是什么?值得深思。
其中一个原因是没有入学考试,大家都想上好学校,但是好学校又想招到好学生,所以各种坑班、专班、竞赛班比比皆是,无形中增加了更多的负担。
此前教育部下发通知明确要求到2020年取消所有专业招生,这是有针对性的措施,剑指的是各种专业培训班。相比之下,高中只有一次高考,孩子不用上那么多辅导班,但是负担相对较小。
六
降低选择性检查的难度是不可取的
考试是负担的代名词,很多基础评价都被叫停了。在教育基层,教师的教学质量也失去了一种基本的评价方法(不能要求人人都做教育工作者,用综合评价代替),客观上导致了农村基层教师的懈怠和教育治理的衰落,也带来了负面的声音。
考试难度与负担没有直接关系,但也包含在减负选项中。总是要求降低考题难度,尤其是选考不断的模型化、层次化、简单化。现实中,这些表面上减轻负担的措施,可能恰恰成为推动应试教育的重要动力,进而推动负担的增加。
反而是高考,我们很难看出哪个培训机构是唯一的。
当考试过不了简单的机械刷,就是最大的成功,也就是最大的减负。其实是最大的减负,而不是简单。
减负要避免陷入“美化”的陷阱,不能以低标准的学校教育作为减负的标杆。
在最近几十年的教育治理中,我们的许多专家经常谈论英国和美国的教育有多容易,并喜欢给中国提供指导。
先不说美国最优秀的精英大多是在私立学校培养的,私立学校标准高,要求严格,就连要求相对宽松的美国公立学校一般都有“天才班”,也就是给那些优秀的学生不同的发展空。
更重要的是,近几十年来,美国历届总统都无情地否定了过分强调安逸却质量不断恶化的公共教育。
乔治·w·布什执政时期,对公立学校进行整顿的措施是评价,通过评价学生的成绩来确定分配给公立学校的经费数额。
奥巴马公开批评说,每年有100万高中生辍学,美国学生在数学等学科上远远落后于其他发达国家。如果这是美国教育的未来,我是不会接受的!奥巴马政府在呼吁推迟一个小时上学的同时,推动政府资助的特许学校的建设,让家长有更多的选择,以提高中小学教育质量。
特朗普上台前无情否定公立中小学。上任之初,他聘请德沃斯担任教育部长,备受争议的部长主张教育券政策:给父母钱,让父母用脚投票。
在我们激烈批评我们的奥数的同时,英国聘请了中国的数学老师,把经典和珍宝传递给英国。卡梅伦首相离任前,公开激烈批评那些认为可以用计算器代替学习中文乘法表的人,呼吁英国教育界多做虎妈。
所以,在减负的时候,也要注意不要追求绝对的轻松,不要追求没有负担,不要把英美等国被证明是错误的做法,或者正在被纠正和反省的做法,作为我们减负的例子。
一个日本朋友曾经愤怒地谈到日本减负。高一的孩子英语考了满分,满心欢喜。结果他看试题的时候暴跳如雷:26个字母大写正确,也就是100分。
复旦大学教师艺鹭在谈到日本减负30年的后果时,也谈到了这个奇怪的现象:学生负担加重了,家长负担也加重了,特别是经济负担大大加重了。更重要的是,日本减负的一个重要后果就是国退民进,私立学校兴起。
三十年前,在东京大学提供学生的前20所中学中,17所是公立的,3所是私立的。然而,经过30年的减负,这个数字完全颠倒过来,只有3家上市。在过分强调公共保险基础、一刀切减负等各种不当教育治理措施的指挥下,一些地方开始出现类似的国民退缩、人民进步的现象,最好的中小学也开始以私立学校为主。
这值得我们高度警惕,并且与我国的社会性质背道而驰。
七
减负有错吗?
应该怎么还原才合理?
很多人反对政府减负,认为减负是伪命题,是干涉家长和学生的基本权利。
但是减负的首要重点是减少多余的负担,而不是阻止学习更多。减负是希望全面成长,减轻重复训练的过重负担。政府必须承担起一个政府的责任——我们应该提供什么样的教育?
应该引导孩子和父母走怎样的成长道路?各级政府总需要做点什么。这也是我们几十年来坚持不懈,而不是放任自流的根本原因。
我们需要区分和减轻负担,支持合理的需求。比如有更大的追求,无论出发点是什么,都需要认识到这种现实的需要,需要在学校教育体系中认真考虑最大程度的满足,而不是处处算计。一定要一刀切,一定要轻松愉快,因为这不是他们想要的。
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还需要考虑如何提高教师水平和提高学校教育治理水平作为减轻负担的最基本措施。
减负的关键是减去那些不合理的。比如辅导班治理的关键之一就是禁止提前教与学,要求学校不要在非零起点授课,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思维方式。减轻不想多学和预习的家长和学生的负担,是一种准确的减负。
在减负问题上,我们需要拿出一个长期的计划和决心来解决一个根本问题——父母的问题,一个是教育观念的问题,尤其是功利主义的教育观念,另一个是过度期望的问题。
有一个正确定位的问题。过去,也有人担心上大学。在大学马上普及的时代,父母提出去更好的大学读北大清华。追求是好的,但需要有明确的定位。
每年参加高考的940万考生中,清华北大只招7000多人。但是很多家长还是在盲目的往这个方向走,负担加重了,结果却始终没有得到。
当然,观念问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不仅仅是我们教育的问题,还需要社会本身的进步,社会阶层分化的缩小,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来解决家长的根本焦虑。回顾过去的20年,展望中国的发展,没有必要紧张。如果我们能预测中国未来的发展,就不要太担心。
舆论对减负的反对是一个很好的机会,提醒我们哪些地方做得不好,哪些地方不应该减负,哪些地方做得不好,导致反对。我们将及时调整一些正式的、一刀切的减负做法,促进更合理的差异化和精准减负,我相信这将得到人民的认可和支持。
结束
12G继续教育套餐
你可以得到它
▼▼▼
“读原文”,八道鱼|欣赏十里银杏长廊,自然笔记,探索植物活化石,画小植物创造秋天
1.《疯了吗 中国家长疯了吗? 他们的疯狂是谁逼的?》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疯了吗 中国家长疯了吗? 他们的疯狂是谁逼的?》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tiyu/12100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