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记者里真没有什么后浪了,是这个职业还是中国足球的悲哀?」等待中超开赛的日子里,一位体育老记者在朋友圈中写道。
专栏 / 钟方亮
在全球体育赛事停摆的空窗期,我们时不时能看到体育记者圈分享这样的标题:《体育记者正在消失,30岁在这儿算年轻人》《如何不成为一名体育记者》《十年一觉足球记者梦》……在这样的情绪蔓延下,7月2日的国际体育记者节,似乎也没什么节庆的气氛。
二十多年前,体育记者是许多中国大学生梦寐以求的职业。薪资高,各地跑,明星采访少不了。体育记者如过江之鲫,甚至有「八千足记赴海埂」的盛况。
二十多年后,985的优秀毕业生更愿意去「BAT」等大厂,投身金融/娱乐/游戏/IT圈。如今能妙笔生花、出口成章的体育记者,数量已大不如前。
新媒体时代,体育的流量被娱乐、游戏等领域所侵蚀,记者的内容受众也被自媒体编辑和网红们所抢夺。体育记者这个职业,似乎像一位过时的中年人,被逼到了隐秘的角落。
但是,中年人未必都是油腻秃头的大叔,也可能是乘风破浪的姐姐。
一旦掌握这个时代的传媒特点,改变陈旧的叙述方式,体育记者依然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事实上,有些记者已经凭借独有的资源和天赋完成了转型,而对于普通体育记者而言,则远没有那么简单。如果没有捋清体育媒体发展的底层逻辑,这个群体中的大多数,最终也只能在迷茫中放弃。
记者中的战斗机,体育记者曾经门槛有多高?
1993年底,中央电视台第一次向社会公开招聘体育记者。要求大学本科学历,30岁以下,身高不低于1米75。笔试分文学、历史地理/时事政治、体育知识、作文和英语等五部分,每部分各20分。
其中,作文题目是《二票之差说明了什么?》,需用800字阐述北京申奥输给悉尼的真谛。复试更有马国力、宋世雄、以及曾在联合国就职的佟占武等考官坐阵,录取标准之高可见一斑。
1997年,《中国记者》杂志曾经发起了一份体育记者工作情况调查,邀请多家资深体育媒体人分析点评。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讲述一名优秀的体育记者,应该具备怎样的能力和素质。
时任《新民晚报》评论组常务副组长的徐世平表示:体育记者是年轻人的职业。一天吃一顿饭,睡三个小时觉,还要一天写一万字。身体是体育记者的唯一本钱。身体透支了,体育记者也就做到头了。
时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体育部记者的陈建奇则认为:体育记者除了要有丰富的知识、纯熟的语言能力和良好的体能、敏捷的身手外,更重要的是对体育事业及其发展的强烈兴趣。
另外,体育记者需要有极强的耐久力和适应能力,能耐渴、饿、寒、热;能20多小时一动不动、兴趣盎然地观看比赛、写稿,或长途跋涉专长报道,能连续作战20天以上,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还须掌握多种形式的交通工具和通讯手段。
从某种意义上讲,体育记者的综合适应能力要等于或强于战地记者,因为战争不是每年都有,而像打仗一样的大型、综合性运动会,如全运会、亚运会、奥运会等,几乎每年都能碰上。
的确,体育大赛赛程密集、大众关注度极高、媒体竞争极为激烈,这使得各大媒体需要能力全面、极其优秀的体育记者。而当时互联网、地产、电商、金融、娱乐等行业尚未崛起,也使得这些媒体能享受中国庞大的人才红利。
在内容供需侧,上世纪末,大众娱乐生活相对匮乏,人们对体育内容非常渴求;而这些体育内容的生产分发渠道,又被传统媒体牢牢把持。这导致了体育内容的供不应求,所以产生「八千足记」的盛况也不足为奇,名校毕业生也纷纷进入这一行:汪大昭、张力、李响等著名体育记者都毕业于北京大学,许基仁、白国华、楼坚等人则毕业于复旦新闻系。
有价值的独家信源,成就体育记者的历史巅峰
2001年,《足球报》记者李响以150万「天价」转会《体坛周报》,这彰显出彼时体育记者的地位和价值达到了历史巅峰。
李响之所以能让《体坛周报》前社长瞿优远登门拜访,最大的原因在于:当时国足主教练米卢蒂诺维奇只接受她一人的专访。
这意味着,她成了米卢这个当时顶级流量大咖的信息出口,这可能是任何一个记者梦寐以求的状态。而其他拥有类似特质的记者,也皆成为体坛挖角的对象。
「那时《南方体育》正在上升期,感觉出了一个就被挖走了,出来一个就被挖走了。」前《南方体育》国内足球部主任魏寒枫说道。
得益于销量强劲、商业化成功,《体坛周报》记者的待遇极具诱惑力。据前《足球周刊》总编辑傅亚雨回忆,1997年新华社工资是一个月2000元左右,到体坛后工资大概是原来的8到10倍,换句话说,体坛一个月的收入在北京三环可以买4到5平方米的房子。
高价挖角记者,只是《体坛周报》抢夺独家信息源的一种方式。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为了获得国际足球信息源,体坛得到了体育情报研究所和体委系统的信息资源、向新华社购买稿件,甚至向军队购买体育资讯,最终形成了信息渠道的护城河。
在信息匮乏的时代,这一招屡试不爽,帮助《体坛周报》迅速从一家湖南默默无闻的媒体,成为体育媒体行业的龙头老大。
事实上,即使在新媒体时代,有传播价值的独家信息源对于体育记者也尤为重要。过去一年间,《足球报》记者白国华凭借精准的转会爆料,被戏称为「白Woj」,爆红体育圈。而肆客体育记者苗原,则凭借对天津天海、中超开赛等内幕消息的掌控,成为各大媒体平台必须全天候关注的记者。
当然,并非所有的记者都能大红大紫,大多记者都会守着自己的条口,成为一个细分垂直领域的KOL,譬如江苏足球记者张昊、山东鲁能的跟队记者陈永、CCTV的广州恒大跟队记者刘思远、广东篮球记者关辛等人。因为与俱乐部建立了长期的关系,所以一方面能拿到第一手的消息,另一方面也对俱乐部有更深的知识储备和个人见解,往往成为各队球迷的意见领袖和媒体关注的信息源。
媒体形态遭遇时代巨变,体育记者接连受挫
在各大媒体平台分庭抗礼的时代,一些体育记者声名鹊起,甚至成为各平台的大咖。凭借高知名度,少数大咖获得了更多的收入来源。但对于绝大多数体育记者而言,他们的薪酬水平与二十年前相去甚远。
据一位前新浪体育员工透露,有体育记者在公司干了快10年了,工资一次都没涨过。但北京的房价,却在过去10年涨了一倍不止。
这里有一个很简单的商业逻辑:体育记者给所属媒体平台带来的收益,已经大不如前。
2003年,《体坛周报》成为全球第一个爆料贝克汉姆加盟皇家马德里的媒体,驻欧洲记者滨岩一战成名。此后他通过持续的线索追踪,直接推动了报纸销量的上升。这些独家信息源,其他报纸和电视台要想引用,至少也要等个半天。
所以在纸媒时代,一条持续的、有价值的信息源,是可以给报纸带来直接商业利益的。
到了信息爆炸的互联网门户时代,体育记者可谓四面楚歌。网民可以不用花钱便浏览海量内容,体育流量占比持续下降;再加上中国足球跌落谷底,乔丹、姚明、贝克汉姆等全民偶像先后退役,体育记者痛失流量大腿。
雪上加霜的是,体育视频直播兴起,编辑光凭直播视频和百度谷歌就能快速出稿,大大降低了传统媒体前往现场的必要性……所有的这些,都使得体育记者的生存空间受到挤压。
但即便如此,各大门户依然养了不少体育记者。
一位前搜狐记者透露「当初搜狐想向体坛购买内容,结果对方直接报价上千万,我们总监就说,还不如自己养记者呢。所以2006年开始,搜狐招了不少体育记者。我们几乎天天出去报道,公司审批都很流畅,去欧洲啥的基本不会卡。」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这些门户依然占据着互联网流量的入口,需要独家内容抗衡其他对手。另一方面是新浪、搜狐、网易、腾讯等几家巨头的竞争相对体面,不会出现明显的抄袭和洗稿现象,体育记者的独家内容得到了必要的保护。
然而,随着各大视频和自媒体平台的崛起,这两道城墙也被撕开了一个口子。
首先,各大媒体平台的崛起,不但利用海量的自媒体们削弱了体育记者的话语权,还利用短视频等多媒体内容抢夺了传统媒体的流量和用户时间。供养体育记者的传统媒体,被切去了一大块流量和广告收入的大蛋糕。
就如现今恒大和苏宁邀请媒体人报道赛事或发布会,其中相当一部分名额,会留给头条自媒体作者。
而运动品牌的新媒体投放,会直接找到相关垂直领域的微博或B站大V。毕竟对大多数品牌而言,一个自媒体的10万+爆款,肯定要比一篇躺在大媒体平台某个角落的通稿效果好。
其次,信息的高速流动,使得媒体的独家内容变得不那么独家。一个体育记者的独家大爆料,过不了五分钟,就会被几乎所有体育媒体转载/引用并推送。一些缺乏职业操守的自媒体,甚至还会对独家专访进行洗稿,换一个更惊悚的标题,获得更高的流量,却让采访的记者忍受被采访者的埋怨。
体育媒体行业准入门槛较低,缺乏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使得这个行业严重内卷化,体育媒体的内容长期低质化,未能形成良性的竞争。无论是对比二十多年前的体育行业,还是对比现今的娱乐行业,内容质量和创意都有明显的差距。
简单地说,体育记者辛辛苦苦种出来的白菜,结果被猪拱了,谁还愿意继续浇水种菜。所有的这一切,都让体育记者成为一个奢侈品。
但庆幸的是,随着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加速完善和媒体平台算法技术的优化升级,这样的乱象并不会持续太久。靠洗稿和抄袭为生的自媒体,正受到媒体平台越来越严厉的打击。缺乏优质内容持续生产能力的他们,正在慢慢消亡。
集团化+商业化,体育记者已无法单打独斗
归根结底,体育记者面临的问题,是流量和商业化的问题。
相比娱乐频道,体育缺乏依赖媒体曝光的流量明星,因为体育明星更多需要竞技成绩说话;
相比财经、地产和汽车频道,体育缺乏直接相关的商业公司广告赞助,因为体育俱乐部本身就可以利用日常赛事宣传;
相比社会民生频道,体育又没有那么多精彩猎奇、关乎国计民生的好故事和话题人物,毕竟体育这个江湖,还是太小了;
相比欧美的成熟体育产业,我们又在观赏性、体育受众规模和商业开发程度等维度全方位落后......
所以,焦虑的体育记者们曾经学习《人物》《GQ智族》等杂志的报道风格,学习BBC的《Match of the Day》,无一成功。
过去一年间,体育领域曾经出现了中国女排、张伟丽等刷屏朋友圈的国家英雄,但如果无法像娱乐圈那样保持持续输出,每个季度都有火爆朋友圈的综艺或者电视剧电影产出,产生持续的热搜话题,体育记者的生态环境,很难得到明显改观。
从长远看,如果国足迟迟无法打进世界杯,欧洲足球豪门和NBA始终没有中国球员的身影,如果中超和CBA这样的国内TOP级赛事,无法产出姚明、孙继海级别的偶像明星,不钻研透娱乐圈玩得炉火纯青的粉丝经济,不让赞助商感觉物超所值……体育记者的生态闭环便无法建立。
打造偶像、提升成绩、培养粉丝、服务品牌,是中国体育行业需要不断提升的四个方面。而这四个方面的根基,还是需要形成有序竞争、不随意调整规则的稳定规范市场,只有这样,优秀人才才会逐渐涌入,投资人和赞助商才会放心花钱。
职业体育本身就是风险极大的领域,无论对运动员还是对投资人皆是如此。管理者要做的,就是不断降低风险,不断增加商机。如果今年取消升降级,明年来个U21,赞助商的胸前广告想换就换,哪位聪明人敢来玩这个危险的游戏?
体育记者作为内容取材者,是很依赖于整个产业生态的。然而,在体育生态尚未完全建立时,大多数体育记者就只能蛰伏冬眠?
IC photo给出了一个相对成功的案例。
依托于中超联赛和中国之队的官方独家图片版权,IC photo每赛季派遣近40位摄影师奔赴中超现场,覆盖全年所有中超比赛。就体育摄影师数量而言,IC photo是目前中国拥有全职体育摄影师最多的机构。
体育摄影师依然还是干好本职的工作,每场中超入库数百张优质图片。而在他背后,不仅有编辑同事修图上传、盘点策划、发送给各个媒体客户,还有技术同事开发的图片的AI人脸识别和标签自动分类,销售同事对这些优质图片内容及摄影服务的推销,法务同事对这些原创图片的版权保护,新媒体同事在自媒体平台的二次创作,市场同事对摄影师个人IP的形象打造……
体育记者间的竞争,早已不再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单挑,更是集团军与集团军的抗衡。体育记者所产生的内容,也不再是内容产生流量/销量、依赖广告的单一模式,更是要结合内容售卖、媒体服务、流量分成等多个模式。
体育记者的未来出路?听一听资深记者的观点
对于「体育记者出路」这个宏大的课题,我自然无法给出一个标准的答案。为此,我询问了腾讯体育足球主编原登科、《扬子晚报》体育首席记者张昊、IC photo摄影部负责人郭峰、肆客体育著名记者苗原,他们分别代表了门户大厂、地方纸媒、图片机构、垂直媒体等四类媒介,给出了自己极具干货和诚意的观点。
腾讯体育足球主编原登科:
据不完全统计,各大门户网站在经过几轮的战略调整后,体育记者岗位上还在坚守的已经不多了。网站体育记者的数量锐减,使纸媒记者又一次成为主流声音的发出者,但是,纸媒大环境的生存压力并没有缓解。长期以来,纸媒行业的变现能力,决定了从业者的收入水平,尤其是文字工作者们,为了生活压力,都会选择转行,能够坚守坚持的也异常纠结。
新媒体时代,编辑和记者正在逐渐退出舞台,被算法和平台取代。「八千足记上海埂」盛世已经变成了网络「万千自媒体」海洋,真正的记者在无奈离开、在被迫转型、在艰难生存。体育记者,还需要吗?当然,需要。答案是无疑,但媒体环境的演变,却让体育记者们的生存空间变得非常狭小和艰难。
一方面,独家消息和首发新闻变得廉价,随处可见的「记者」、「媒体人爆料」,用户早已淹没在自媒体的刷屏里,失去了对消息源的价值尊重和权威树立。精品内容的消费变得稀缺而寡淡,得不到应有的流量和价值。
例如某位跟队记者,为了一个选题采访十几人写稿好多天,辛辛苦苦的一篇深度稿件,不到5分钟就被各种自媒体改写抄袭而去,而各大平台的推荐也必然都是这些漫天飞扬的标题党,反而他的原文鲜有问津和推荐曝光。
另一方面,体育记者在不同平台的大树下,也必须积极寻求转变,应对全新时代的要求,过去能采能写的基本素养已经不够,随着直播、VLOG、带货等等新潮模式的兴起,现在的记者都要求具备能拍能摄,能出镜能直播,还得能卖货能带货。
《扬子晚报》体育首席记者张昊:
体育记者或许是媒体人中表面最风光,实际最寂寞的人群。所以,当传统媒体环境被压缩的情况下,体育记者看似影响不大,实则收入和资源空间在锐减。好在体育记者的综合能力足够强,依旧是媒体人中最有战斗力的,所以不至于率先出局。作为一名体育老记,提几点自己的感悟,望能对同行好友们有所启发。
1、避免单枪匹马,增加集团作战!
以往体育记者在行业内被称为无冕之王的「无冕之王」,一个人闯天下,满世界跑,既让同行佩服更让大家羡慕。但如今,体育媒体人也则提高配合意识,联合视频等新媒体人才,并主动与地方政府、经营机构的领导及人员接触,增加自身战斗力!
2、换甲方为乙方,内容与时俱进
以往只是在微博上发只字片语,就可以吸引关注度的时代已经过去。如今,在碎片化的消息源中,应增加对于读者与被采访对象服务内容的甄选,主动贴近可服务人群,找到契合点先入为主,以服务换回报,增加点击率和广告收入。尤其发布内容要与时俱进,读者喜欢的载体要能灵活运用,服务对象需要的媒介内容也要保质保量完成。
3、用努力换尊重,永不低下媒体人的头
最后,如果你还年轻,可以考虑转行;但如果你不愿改变媒体人的身份,就需要继续努力,而努力的方向因人而异、因媒体平台而异,但努力是你继续从事体育媒体的唯一前提,也是获得受众尊重的基础。
但有一点必须提醒,作为无冕之王的「无冕之王」,任何时候都不能卑躬屈膝,如果体育媒体人低下了头,那么你的价值也同时消失。
IC photo摄影部负责人郭峰:
新时代的体育摄影师,需要在不断提升拍摄水平的前提下,努力把自己升级打造成为全能创作者,以文字、图片和视频相结合的丰富载体,带来更全面的内容呈现,满足更多受众口味。同时,加深自我思考,思考自己的笔杆、镜头能为拍摄对象、运动项目提供什么帮助,做出哪些促进和改变,不仅仅是搬运,不仅仅是创作,而是赋予自己更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IC photo的图片拍摄领域会进一步拓宽,因为我们的摄影师具有成长成为摄影多面手的兴趣和潜力,我们也要遵循摄影师个人意愿,扶持和助力专精型人才的培养发展,使之成为单一拍摄领域的王者。同时,注重采访收集和文字工作,能够通过镜头语言和文字语言,把一个故事讲全讲好,更符合一个商业图库的客户需要。还要顺应时代潮流,尝试和加强视频拍摄创作,不仅仅局限于图片这一领域。策划更多的公益拍摄,用我们的文字和镜头为公益事业添砖加瓦。
最后,在体育摄影的路上,IC photo会持续发力,追求策划、拍摄、器材、技术等多方面更高更强更快的发展,力争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体育摄影的一支重要力量。
肆客体育著名记者苗原:
体育记者在中国越来越少,很多人说这行马上就要死了,确实体育记者职业天花板比较低,到一定年龄或者成家后,就很难再坚持高强度的工作。加上疫情的影响,今年很多人离开了记者岗位甚至体育行业。
但是,体育事业永远需要记者的声音,未来我认为记者要运用好社交媒体和各类新潮的科技工具,让图文和视频更加吸引人,让记者的价值最大化,科技进步让各行各业受益,体育记者也应该思考如何让自己的形象更潮更阳光,让球迷更喜欢自己。
说到转型,体育记者更要丰富自己的武器库,不光能做时效新闻和深度原创,还要能参加更多活动策划和视频节目,传递全方位的信息和专业的思考,增大自己的声量,深入参与和推动中国体育向前发展。
在一次和海牙俱乐部CEO武雪松的聊天中,他说的一番话让我印象很深「如果你要创业,就选一个自己真正热爱的行业,这样哪怕遇到各种困难,也能坚持得更久一些。有些行业就是这样,你熬得久一些,就熬出来了。」
体育记者,是一个需要时间磨炼、经得起时间考验的职业。至少,30岁在这个行业还年轻,不用担心34岁失业。
1.《滨岩 濒危的体育记者,未来的出路在何方?| 专栏》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滨岩 濒危的体育记者,未来的出路在何方?| 专栏》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tiyu/1256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