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稿件
---迎接北京奥运会系列报道《我的奥运故事》
“还有一年时间,北京奥运会就要到了。我参加过三届奥运会,都是在国外举行的,那时我就在想,什么时候咱们国家也能举办奥运会呀?现在,我的梦想终于可以实现了。”在北京奥运会即将迎来倒计时一周年之际,1988年汉城奥运会铅球铜牌得主李梅素无法抑制激动的心情。
近日,记者在河北田径队铅球训练场对李梅素进行了专访。坐在场边的一把椅子上,李梅素侃侃而谈,向记者讲述了她的奥运经历以及对未来的企盼。48岁的李梅素现任河北省体育局田径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同时还担任田径队铅球组的教练。虽然已经不能亲自上场参赛,但是她希望弟子能够像她一样,登上奥运会的舞台。
1984年—崭露头角
李梅素1959年3月出生,我省新乐市人。17岁那年,李梅素进入河北体工大队,师从著名教练何增生进行铅球训练。在何增生的高强度训练下,在李梅素的咬牙坚持下,她的成绩步步提高。1982年亚运会,李梅素获得了第一个世界大赛冠军,也开始一步步走上奥运舞台。
1984年,25岁的李梅素以18米47的成绩刷新了亚洲纪录。这一突破,为她赢得了参加当年在洛杉矶举行的奥运会的机会。17米96,李梅素最终获得第五名,这也是中国选手第一次进入这个项目的前六名。回想起那次经历,李梅素找不出恰当的语言来形容她当时心情。“洛杉矶奥运会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全面参加奥运会,我能成为中国代表团的一员感到非常自豪。”李梅素说,首次参加奥运会能取得第五名的成绩还算满意,但是本届奥运会让她印象最深的是许海峰打破了中国奥运金牌零的纪录。
洛杉矶奥运会后的第二年,李梅素步入了婚姻殿堂,她与爱人田春利在家乡举行了婚礼。但结婚并没有影响她冲击更高的目标,她的训练依然如故。
1988年—巅峰时刻
在爱人的支持下,李梅素全心投入训练中。
教练何增生曾经做过一个计算:一堂技术课,4公斤的铅球,李梅素要投上几百次,一天训练下来,推出去的总重量就差不多是1辆解放牌卡车的载重量。
1988年4月23日,全国田径精英赛在石家庄举行,李梅素以21米76的成绩创造了亚洲女子铅球纪录。如今,这个纪录仍然没人打破。同年,李梅素参加了汉城奥运会。“1984年是第一次参加奥运会,也没想太多,更多的是荣誉感。这次就不同了,身上背负着奖牌的压力,思想上也就有包袱了。”
思绪又一次把李梅素带到了汉城。李梅素说,到了汉城之后,她的心情特别紧张,心里想的都是怎么才能完成任务,吃饭睡觉都不踏实,以至于还患上了感冒。可她又不敢跟领导说,又不能随便吃药,只能自己忍着默默调整。21米06,李梅素最终夺得铜牌,这是当时亚洲运动员在女子田赛项目上的唯一一块奖牌。
虽然拿到了铜牌,但成绩距离21米76的亚洲纪录差距不小,“当时外国记者也问过我,拿了第三是不是感到遗憾。第二名21米07,我以一厘米之差排在第三,确实比较遗憾。”
汉城奥运会这枚宝贵的铜牌,让李梅素得到了国家奖励的6000元钱和省体育局奖励的5盘录像带。“也许你会觉得这样的物质奖励太少了,但是我不在乎这些,我热爱铅球事业,这才是最重要的。”李梅素平静地说。
1996年—艰难回归
汉城奥运会后,选择退役的李梅素被任命为河北女子铅球队的教练。
1993年第七届全国运动会,一向在全国排名前三的河北女子铅球,竟然被挤出了前八名。身为教练的李梅素心里干着急,有劲使不上。于是,1994年已经是妈妈的李梅素就成了教练兼运动员。那一年,她35岁,儿子两岁。说起当初复出的决定,李梅素表现得很淡然,“没有别的,就是觉得国家培养我付出了那么多,只要我还有潜力可挖,就不能让资源浪费了。”
停训6年又重新开始,这对于竞技选手来说,是一件近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她的教练何增生评价说:“这绝对是一个奇迹,但我知道,这个奇迹只能发生在她身上,因为只有她才能克服一般人无法想象的困难。”
正是有了这样的牺牲精神,李梅素才能从头再来。1996年,37岁的李梅素参加了亚特兰大奥运会。然而,这次奥运会是一次失败的经历,她连及格赛都没通过。“很失败,是对我一生打击最大的一次。本来练的很好,投好了应该能进入前三名。”说这话时,李梅素双眼望着远处,陷入沉思。原来,去亚特兰大的头一天,李梅素从儿子的嘴里知道了母亲重病住院的消息,第二天她就去了亚特兰大。“尽量不去想,但是不可能不想啊。”李梅素很无奈。
2008年—无限期待
李梅素没有被亚特兰大的那次失利击倒,1998年亚运会上,39岁的她勇夺金牌。夺金那一天,正好是儿子田子重6岁的生日。“这枚金牌,是我送给儿子最好的礼物,我欠他太多了。”对于儿子,李梅素充满歉疚。“儿子生下来6个月我就开始训练,可以说没有尽到母亲的责任。家对于我就是招待所的感觉,现在也是这样,很少陪孩子。”
2001年全运会,42岁的李梅素完成了自己的告别演出。这届全运会,我省女子铅球后起之秀李梅菊击败了李梅素,成为新的全运冠军。从此,李梅素结束了运动员生涯,成了专职教练员。作为教练,李梅素依然要强。“既然当了教练,就要干出个样子来,就应该把队员培养出来。成绩不好的也要想法成才,教会做人。”
这么多年的付出,李梅素为了什么呢?“一种爱好,一种责任,没有别的。”李梅素的回答很简单。“我喜欢铅球事业,从心眼里喜欢。每天都要来训练场,已经形成一种习惯了。”
李梅素说:“奥运冠军我现在还不敢说,但是我一定要培养出一个全国冠军,河北的女子铅球不能在我的手里断档。”现在,李梅素已经看到了希望。她的弟子巩立姣已经能够投出19米,成为全国冠军的有力争夺者。
李梅素参加了三届奥运会,她也希望自己的弟子能够出现在奥运会赛场上,“2008年,希望我的队员能够出现在奥运赛场。如果2008年不能实现这个愿望,那我会朝着这个目标继续努力,一直坚持下去。”
□本报记者 王峻峰
1.《李梅素 李梅素:铅球托起奥运梦 难忘96艰难回归憧憬08》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李梅素 李梅素:铅球托起奥运梦 难忘96艰难回归憧憬08》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tiyu/1349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