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听10个感动人物的感动故事——重庆日报
《重庆日报》2018年9月13日,第六期《最美巴渝感动重庆月度人物》在荣昌举行,公布了包括何在内的10位感动重庆月度人物。在活动现场,调解邻里矛盾、传递正能量的新乡九叔,坚守民工子弟学校27年的最美校长王恒庆,迷恋钢琴制作50年的民间艺人何,走上舞台,与大家分享他们动人的故事。
“应妥善管理农村家禽,防止发现损害。邻里关系互相照顾,换位思考最重要。”49岁的陈九姝在新闻发布会上分享了他写的一首诗。
陈九姝的日常工作是在永川区临江镇龙顺村做一名农村书生,处理群众矛盾纠纷。陈九姝双腿夹着嘴,勤勤恳恳,经常到田野和院子角落去调解纠纷,通过多听、多看、多问,找出事情发生的原因,通过公平处事说服双方,从而化解矛盾。
矛盾纠纷调解后,陈九姝并没有闲下来。平日喜欢在调解纠纷的过程中写“调解诗”,既有对调解过程的总结,又有个人感悟。现在,陈九姝已经写了100多首“调解诗”,并将其归类为一套调解理论——《陈九姝调解案编》,在当地普及,把美国式的家庭风吹进每一户人家。
“最让我感动的是王恒庆校长。她在农民工子弟学校教育农民工子弟。那是28年。她的精神值得学习。”发布会后,荣昌区唐城爱心志愿者协会志愿者陈青梅告诉记者,作为一名志愿者,既然选择了,就应该坚持下去,为社会输送正能量。他要像王校长一样,量力而行,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让世界充满爱。
事迹简介
1.何席瑞,一位痴迷于钢琴制作50年的民间艺术家
何席瑞,男,73岁,荣昌区常州街板桥社区居民。
作为一名木匠,他从未放弃他的音乐梦想。他努力学习了几十年,成了一名自学成才的学生。为了制作乐器,他多次深入原始森林寻找材料,将研究领域扩大到自然科学,并努力成为专家。他不怕挫折,不知疲倦,上帝帮助帮助他的人。他发明了何的三环琴、古琴测深表、开腰二胡、重庆风格的何古琴和钟。其中何的三环琴被誉为“世界第二小提琴,中国第一小提琴”,弥补了中国民族乐器没有低音提琴的空白。现在,他患有晚期骨癌,但他并没有停止对乐器生产的追求。
第二,王玉宝,一个守护“悬崖”18年的80岁老人
王如宝,男,83岁,开州区温泉镇金霞村居民。
在高海拔的金霞村,水源缺乏是村民的一大问题。为了彻底解决问题,18年前,村长王如宝主动带领200多名村民修堰。村民们一起工作了10个月,总长5600多米。蜿蜒在悬崖之间的金霞堰最终贯穿了整条线。堰修好的那天,村民们欣喜若狂,喜悦的泪水淹没了他疲惫的双眼。18年来,王如宝一直自告奋勇守护着堰,默默守护着来之不易的涓涓细流。
第三个是唐·明凯,一个勇敢救下落水母子的退役军人
唐,男,49岁,退伍军人,綦江区鼓南街文昌宫小区居民。
今年4月27日晚,唐像往常一样沿着河边走着,当他突然听到有人呼救的时候,他顺着方向跑去,发现一个女人在湍急的河水中挣扎,两三米外漂浮着一个婴儿。虽然水质不好,唐没有犹豫,立即跳入河中,在群众的帮助下救出儿童和妇女,在警察赶到时悄悄离开。这不是他第一次救人了。1998年洪灾中,获抗洪抢险三等功,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个人。自从他参加工作以来,他已经救了20多人。
4.调解邻里矛盾、传递正能量的新圣人陈九枢
陈久树,男,49岁,永川区临江镇龙顺村居民。
他写好词和诗。49岁的陈久树曾被永川区委区政府评为“十佳人民调解员”。多年来,他一直乐于助人,帮助邻居调解冲突和伸张正义。久而久之,他家就成了“批判堂”。为了便于调解矛盾,他甚至腾出了一个大房间。他公正、得体、通情达理。在过去的10年里,他自愿为群众调解了700多起纠纷,还根据不同的案例写了100多首打油诗。这些朗朗上口的“调解诗”不仅记录了调解事件,还传播了善良、尊老爱幼、邻里幸福等正能量。
5.第一个不能被疾病打败的水利扶贫部长陈
陈,男,48岁,无锡县万潭河水利水文站站长。
1989年,陈进入无锡县水务局。为了让辖区内6万人喝到安全的水,他不怕累,到处跑。2013年,陈被确诊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坏消息来了,但他始终没有放弃为群众谋福利的想法。2015年,经过两年多的治疗,他的健康状况略有好转,并自愿担任尖山县第一扶贫书记。现在剑山已经让全村脱贫了,但是后续的整顿还是占用了他很多时间。他说:“我最熟悉尖山的贫困状况,群众也认可我。我会留在这里,哪儿也不去。”
第六,身体残疾、立志追求大学梦的“自由青年”——彭军
彭军,男,26岁,巫山县曲池乡甘源村村民。
5岁之前,他和所有同龄的男孩子一样活泼淘气;五岁以后,本该幸福的童年被高压电无情地扼杀,然后人生被颠覆——他失去了双手。他应该有读书上学的权利,但是他不能读书写字,因为他没有手。于是他和一个瞎子“在江湖上游荡”了8年。靠自己生活后,他坚持学习的道路,同时帮助家人工作,做出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今年他顺利通过高考,26岁的他一定会有不一样的生活。
7.王衡青,27年来最漂亮的农民工子弟学校校长
王恒青,女,47岁,南安区中窑小学校长。
19岁,王恒庆毕业,来到中瑶小学。一开始,她不喜欢这里。学校条件太差,90%的学生都是农民工子弟。这很难教。她有尽快离开的想法。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她觉得这个地方需要自己,于是她呆了28年。从普通教师到校长,她积极打造中耀小学,以科技为学校教育品牌,打造科技辅导员团队,还打造了“樟树下,书声大”的课程体系,使这所农民工子弟学校成为南安区科技活动示范学校。
八、精心养育五个孩子的伟大“母亲”——唐友秀
唐有秀,女,52岁,城口县沿河乡中心小学厨师。
她丈夫的两个兄弟中有一个在外面工作,另一个受伤致残。唐友秀孜孜不倦地照顾了5个年幼的侄子侄女11年。作为一名普通的厨师,每天黎明前,她起床去学校给所有的老师和学生做早餐,在学校食堂完成工作,然后回家给丈夫和几个孩子洗漱做饭。当侄子侄女的母亲去世或失去联系时,她就成了他们的母亲。2016年,她不幸患了心脑血管堵塞,身体不如以前,但她依然坚守着“母亲”的角色,守护着孩子。
9.张惠明,一个扎根于初级卫生保健12年的医生
张惠明,女,41岁,秀山县中和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
她做社区医生多年,一直坚持医生的善良,以病人为中心,全方位考虑病人。她的家人都看到了她的努力,她和病人的关系出奇的好。2018年4月,她率先在秀山成立了第一家家庭医生工作室。起初,人们对家庭医生服务不够了解,许多医生“只签合同”,导致家庭医生服务失败。但她用实际行动向群众证明了可能性,成为了家庭医生的楷模,赢得了群众的信任。
十、坚强乐观对抗家庭命运——龚惠琼
龚惠琼,女,53岁,潼南区李群镇白图村居民。
龚惠琼,53岁,癌症晚期患者。她的丈夫陈新明因脑瘤接受了开颅手术,已经变成了半瘫痪病人。但她依然以顽强乐观的精神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好村妇联主席的工作,一边无怨无悔地照顾着“半瘫”的丈夫,一边无私地给孩子温暖、关爱,一边无力地支撑着一场风暴。
1.《感人的事迹 倾听10位感动人物的感动故事》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感人的事迹 倾听10位感动人物的感动故事》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tiyu/13661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