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花坪
核心提示
这是观念的碰撞,是经验的分享。当创新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推动力时,探索创新路径就成了共识,显得尤为迫切。10月18日,由中国经济社会委员会和重庆市政协共同主办的2016中国经济社会论坛在重庆举行。来自国内工商界、学术界和政府部门的“大咖”齐聚重庆,探讨如何更好地坚持深化改革,构建现代创新型治理结构,增强创新动力,培育新的发展势头。
吴华平:
金融创新支持工业制造企业转型升级
"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对工业制造的技术创新起着巨大的支撑作用."中国经济社会委员会主任、山东富达装饰集团副董事长吴华平提出,通过金融创新支持工业制造企业转型升级。
"目前,金融创新在支持工业制造企业技术创新方面仍面临许多问题."吴华平直言,目前我国融资结构以银行贷款为主,而工业制造业技术创新R&D周期长,不确定性高,与银行主导的金融市场风险偏好不匹配,支持金融创新的动力不足。
与科技创新企业和项目风险匹配度最高的投资主体是风险投资基金。吴华平认为,目前的风险投资资金主要来自政府和有政府背景的国有企业,保险资金、海外资本和民间资本的比例太小,无法满足创新主体的融资需求。投贷联动是一种符合我国科技企业特点和金融发展实际的金融创新,但现行政策并不完善。
对此,吴华平建议,要积极创造条件,鼓励银行开展投贷联动业务,建立健全投贷联动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同时,大力发展风险资本市场,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激活金融服务业制造企业科技创新的内生动力。工业制造业聚集的园区将成为科技要素和金融资源的聚集平台,为金融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提供平台支撑。
宋北杉
宋北杉:
提升中创空的服务创新和创业能力
自从我国提出“大众创业与创新”的理念以来,我国空增长迅速,目前空总数已超过1.6万。
"但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隐藏着担忧."中国经济社会委员会执行主任、原全国工商联副书记、副主席宋北杉认为,目前国内规模大、品牌多、盈利能力强的创新空房还很少,大部分创新空房入住率都在50%以下,已经倒闭。
宋北杉表示,目前中国中创空发展中的主要问题集中在四个方面:即缺乏商业模式,大部分中创空的发展令人担忧,无法提供“低成本”服务;操作场汇聚,人人创造空千城;关键要素不足,尤其是人才和渠道的结构性短缺,成为核心瓶颈;配套政策不够,中创空之间的专业化公共服务体系尚未建立。
如何进一步提升中创空的服务创新和创业能力?宋北杉认为,中创空是服务创新和创业的重要载体,要鼓励特色发展,构建多主体、多领域、多层次的中创空体系。促进要素流通,提高人才、资本、知识产权、通用技术等领域的专业服务水平。要坚持市场主导,着力将注重结果的获奖政策逐步转变为注重过程的包容性政策。同时,应加强国际合作,鼓励国内外双重创造资源的整体配置。
刘峰
刘枫:
创新驱动注重创造环境
“这是一个崇尚创新的时代!”中国经济社会委员会主任、国家行政学院一级教授刘峰认为,创新创业不仅与经济建设有关,还与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密切相关。创新不仅需要技术创新,还需要政府创新和制度创新。
刘枫认为,增强创新动力取决于三大因素:一是创新的潜在能力;二是创新的意愿和态度;第三,创新的条件和环境。相应地,要增强创新的驱动力,就要采取三管齐下的方法来激发创新主体的潜能;增强创新主体的意志;创造和优化创新环境。
如何从制度层面优化创新环境?刘枫认为,要从三个方面入手,即医疗保障体系,如社会保障、知识产权保护等法律保障,建立容错机制,解除创新主体的后顾之忧;激励制度要注重激励个人和激励群体相结合,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完善创新的约束机制和法律体系。
“政府创新不是政府自身的创新,而是创造条件,创造环境,搭建平台,制定企业创新的规则,让人创新。”刘枫认为,政府应该坚持释放、管理和服务相结合,营造环境。发布和管理只是手段,不是目的。关键是优化服务。服务是指提供创新的环境和条件、创新的平台和舞台、创新的规则和标准、创新的咨询和指导。
鹿钟苑
吕中原:
鼓励创新必须克服三个突出的障碍
中国经济社会委员会主任、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党组成员陆中原认为,行政化、平庸化、保守化是严重制约科技创新及相关制度创新的三大突出障碍,必须下大力气克服。
"管理的趋势几乎是束缚创新的死结."陆中原坦言,在科技资源配置、人才培养、学术交流、资金管理、成果转化、创新收益分配等环节,行政惯性依然很重。而且,行政力量习惯于直接干预科技创新过程,甚至恢复陈旧不适当的旧做法。他们仍然按照公务员管理或参与公共事务的方式限制科研人员,按照旧的方法对科研机构进行检查和评估,包括突破旧体制的新科研机构。
"平庸和保守严重侵蚀了科技创新的动力."陆中原认为,这表现在坚守规则,原地踏步,悲观消极,等待形势好转,等待国家强力刺激经济。
陆中原表示,在科技创新领域,要大力推进去行政化改革,让科技创新回到科学、理性、专业的轨道上来,尤其是产业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更要回到市场化和需求导向的轨道上来。要克服平庸和保守的倾向,就要以市场导向和公共调节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引导地方和企业加大转型力度;鼓励各地、各企业、各高校、各科研机构围绕科技创新大胆实验改革,容忍失败,授权豁免。
1.《宋北杉 增强创新驱动力 培育发展新动能—— 2016年中国经济社会论坛在重庆举行》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宋北杉 增强创新驱动力 培育发展新动能—— 2016年中国经济社会论坛在重庆举行》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tiyu/13757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