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名:傅:经营湘鄂赣,以苏皖闻名
傅很早就参加了革命。但直到1933年3月才在红军正规军中工作,担任湘鄂赣军区政治部主任。1925年,参加党领导的农民运动,当选为乡农场工人委员会主席;1928年3月16日,他组织了一支约300人的工农队伍参加著名的“平江浦城”农民起义。此后,先后在湘、鄂、赣三省工作,先后担任乡镇党支部书记、区农工工会主席、红卫兵军团政委、省总工会主席、省工商联书记、省委委员。
1933年,傅到湘鄂赣军区工作不到半年,赶上了湘鄂赣苏区第五次反围剿斗争。他领导军区政治部做好战前政治动员,坚决对敌,经得起考验。1934年1月,随着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形势的日益严峻,中共湘鄂赣省委决定提拔傅为省委副书记,以加强地方党的领导工作。
1934年8月,时任湘鄂赣军区第三战斗师政委的傅从六一湾区撤出,前往湘东平江县区何家龙参加省委召开的紧急会议。会后,傅、率领一支八人的短枪队,从何家龙村出发,集结分散在鄂东南反“围剿”中的部队,开展红扩运动。他们经过湖北省桐城县,住在云溪山的一个农民家里。晚上,200多名国民党军队突然包围了整个村庄。傅立即带领大家突围。突围的时候他们连续打倒了十几个敌人,然后分散成两部分。傅、引三人到湘鄂边的尧孤山,其余回寻省委。
1935年7月14日,时任中共湘鄂赣省委书记、省军区政委傅率省政府机关和部队离开平江西北,向赣东南修水方向进行突破。突围到修水扎金西北地区时,被国民党军队紧紧封锁,数次硬冲均不成功。当他回头时,又与国民党军队激烈战斗,给部队造成损失。16日晚,傅命令实施第二次突围计划,并决定分兵三路,从桐城麦市渡河转移到崇阳。指挥中路作战的傅、率部在郧西与敌迂回。经过几天的拐弯抹角,他们转移到了平江的周舫和横江,但仍然没有摆脱敌人的包围。后来,傅领兵突破平江三眼桥与燕燕之间熟悉的地方,连续穿过六七座土房、国民党军碉堡,越过许多路障,从雷家滩飞速渡河,到达神清气爽的地方,又回到金洞,成功地突出了重围。突围时,的爱人、湘鄂赣三省妇女部部长曾宪戈不幸身亡。
1937年6月和7月,中共湖南、湖北、江西省委派两组人员到延安请示报告中共中央。在延安,和党中央对傅、等人领导的湘鄂赣边区的游击战争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赞扬,认为他们经过三年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独立地、坚持不懈地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对今后湘鄂赣边区的抗日斗争作出了重要的指示。
8月22日,中共湘鄂赣省委谈判代表傅、开始与国民党武汉派谈判代表谈判。后来经过一番交锋,双方终于签订了和平合作协议。武汉行营下令停止对红军的军事行动,指定平江县的长寿、嘉义为红军游击队集中改编的地方,承认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抗日军第一游击支队”,任命傅为支队司令员。
9月下旬,中共中央决定将湘鄂赣省委改为中共湘鄂赣特委,直属中共长江局领导,傅、为特委常委。12月,中共湘鄂赣特委派傅到武汉向、叶剑英、叶挺、汇报湘鄂赣特委的工作,要求湘鄂赣红军游击队适应新四军。在武汉,傅出席了叶挺为中共中央派来的红军代表和干部举行的盛大宴会。然后,新四军在武汉正式成立。
1938年1月,新四军迁至南昌,并制定了组织任命各级领导的具体方案。任命傅为新四军军政委员会委员。平江嘉义湘鄂赣抗日军第一游击支队奉命改编为新四军第一支队第一团。支队司令是陈毅,副司令员兼第一团团长是傅。团有三个营,一千一百多人,二百多门炮,三挺机枪,七百三十把军刀。
2月10日,率领第一团从嘉义、平江向皖南抗日前线挺进,沿途招募青年400余人入伍。部队到达湘赣边界时,傅接到军方紧急通知,阻止国民党守军伏击新四军,并要求做好战斗准备。傅立即警告部队保持高度警惕,做好一切战斗准备。部队在萍乡上火车后,傅命令把机枪架在机车上,军刀从窗口闪了出去。火车到了宜春,没有停下来继续往前开,终于粉碎了国民党的阴谋。火车到达浙赣边的玉山后,下令部队下车步行前往浙江省常山县。在浙江省开化县南部的华埠镇,傅会见了支队司令员陈毅。休息几天后,傅率领第一团继续前进,翻过浙皖交界的,到达安徽歙县偃师一带,顺利完成征集任务。
5月12日,根据中共中央关于“东进”的指示,傅率领第一团进入江南。近半年来,指挥部队紧紧依靠江南人民,在敌人眼皮底下,在“梅花桩”据点之间,采取分散、穿插、转移等灵活的游击战术,与日伪作战30余次,歼灭日伪3000余人,迅速打开了江南敌后的抗日战争局面。
1941年1月初,皖南新四军奉命北上。4日,全军近万人分左、中、右纵队,从云岭向长江以北转移。当时新四军新一支队司令员傅率部为第一纵队,担任全军左侧。
1月6日上午,新四军前哨渡过清漪河,南下到毗陵脚下的志鹏村时,遭到国民党军第四十师的伏击。国民党军队打响了皖南事变的第一枪。之后,领兵从云岭东南的大康王村加速前进。7日拂晓,他首先攻占秋凌,然后进入棒山,完成了军方确定的行动计划。七日黄昏,吩咐傅老团下山。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激战,他在防守上击败了敌人,攻取了棒山西南约一公里处的山地,为新四军第三纵队进攻杏坛镇创造了有利条件。然而,当老团团长熊应堂几次命令部队前进时,遭到纵队副司令员赵灵波的阻挠和破坏,并威胁说要“违抗命令,按军法处罚”。后来部队不得不撤至梓坑,绕道邦山线,使第一纵队失去了攻占杏坛的机会,突出了敌人的重围。
8日拂晓,在纵队党委会议上,纵队政委蒋·提出了以宁国、宣城为背打廊桥公路的计划,以配合军队突围,遭到赵灵波借口请示军队的反对,未获通过。
上午10点,国民党军第52师从廊桥方向来,直入新团和老团的交界处。傅命令旧团出兵东南,配合新团击退敌人。此时国民党军队集结越来越多,形势十分危急。下午4点钟,主持了傅的成员纵队,并作出了突破苏南与江南司令部会合的果断决定。
会后,老团和纵队特务营奉命强攻梅淑玲。激战中,赵灵波下令部队撤退。团长不同意,但赵下令吹响军号,迫使部队撤退。傅得知此事后大为光火。立刻命令警卫去找赵灵波当面问话。谁知道,赵灵波已经趁乱离开军队,然后投奔了敌人。傅后悔自己的副手成了汉奸。
9日,指挥部队顽强抗击国民党军第52师,战斗至当晚21时。最终,由于寡不敌众,棒山一线阵地相继沦陷。因此,傅决定新旧集团向东突围,在板桥集结。他把分散的队伍重组为一个300多人的步兵营和一个50多人的干部手枪队,沿着永西坑向东,到达泾县、宁国、宣城交界处的老虎坪。为了缩小目标,尽快突出敌人的包围圈,傅命令步兵营和手枪队独立行动,向苏南方向突围。
在傅、带领手枪队在荒山野岭奋战了几天之后,他决定把队伍分成几个小组,分散目标,分头行动。他带领一队11人,从老虎坪搬到坑对面的锤山。后来,擅长游击战的傅、一行乔装打扮离开了锤山。一路上,傅自称“国军五十二师陈副官”,率领便衣队“搜查”新四军,利用当地群众关系,绕过国民党军五十二师的封锁。进入宣城孙家堡后,在抗日群众的帮助下,直入北方的南一湖,机智地渡过湖去,甩开了追尾的敌保安队。过了湖,进入江苏省高淳县东坝镇,发现一条没有被国民党军队封锁的渡口。我雇了一艘船渡河,到达溧水和溧阳的交界处,成功地加入了新四军江南司令部。
傅、在皖南事变中浴血奋战,终于突破重围,保住了新四军的脊梁。他活了下来,带着牺牲同志的深沉思想和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满腔怒火,继续他的革命之旅。解放战争时期,任鲁中南军区司令员、华东军区司令员、山东军区副政委,在淮海战役、渡河战役中为战时后勤工作做出重要贡献,成长为我军优秀的高级将领。
1.《傅秋涛 开国上将傅秋涛:经营湘鄂赣、名扬苏皖边》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傅秋涛 开国上将傅秋涛:经营湘鄂赣、名扬苏皖边》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tiyu/13805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