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11月20日,福州迎来了千禧年最热闹最辉煌的一天。成千上万的士兵、学生、工人、农民和商人从四面八方涌向南门头公共体育场。
十九路军领导人蒋光鼐、蔡廷锴与李、陈在这里联合举行“中国人民临时代表大会”。在会上,他们宣布同蒋介石的国民党决裂,公开举起了反蒋抗日的旗帜。整个福建变化很大。这一事件被称为“福建事变”(或“福建变局”)。
就在一年多前,1932年1月28日,十九路军在上海打响了抗日战争的第一枪。十九路军与二十多万日军激战数月,迫使日军赢得了英雄的美誉。
5月5日,国民政府签署了松湖与日本停战协定,随后蒋介石下令十九路军进入福建“剿共”。十九路军进入福建后被迫进犯苏区,主力受到红军重创。十九路军领导人意识到“剿共”无路可走,决定“联共抗日,联合蒋介石”。
▲蒋光鼐、蔡廷锴、李、陈(左上顺时针)
1933年10月,十九路军全权代表徐明宏赴瑞金会见中共。26日,双方签署了《对日蒋介石初步协议》。协议规定“双方立即停止军事行动;双方恢复了进出口货物贸易;福建答应同意福建革命的一切组织活动。”等等。
由此可见,十九路军走到这一步来反对蒋介石,完全是蒋介石“先留在国内再出国”这一不得人心的政策造成的。
▲1933年12月出版的《好朋友》画报分两期4页刊出“福建变革”的题目
“福建事件”爆发后,福建各种组织纷纷发电支持新政府。全国各地的许多进步人士和报纸也发表了评论,对福建革命表示同情和支持。
但由于仓促发动福建革命,群众动员不够,特别是放弃了中国革命先驱孙中山的画像,引起了大多数人的反感。
“福建事变”当晚,南京国民党政府召开紧急会议,要求严惩“福建变局”,努力“反叛乱”抗日。蒋介石亲自担任“叛军”总司令,动员海陆空三军十余万人空围攻福建。
由于双方实力悬殊,新政府在福州外围战事失利时决定放弃福州,福州首府电气化,于1934年1月13日迁至漳州。1931年1月21日下午,蒋军入侵漳州,迁都漳州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病逝。
导致“福建事变”失败的主客观因素很多。最重要的是没有强大的领导核心,意见不一致,行动不统一。但总的来说,“福建事变”是一次爱国的革命行动,在中国民主革命史和中国统一战线史上意义重大。
★来源:厦门卫视《两岸秘密档案》栏目
胡志强写的
1.《福建事变 揭秘︱"福建事变"63天》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福建事变 揭秘︱"福建事变"63天》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tiyu/13932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