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时差周刊第31期
国际心理信息|前沿权威
心理选拔每周一独家呈现
先玩个游戏吧。请仔细阅读以下三种场景。仔细思考后,回答我是或否:
①今天早上你去公司上班,终于排队等电梯了,却发现了一堆奇妙的事情:和你一起走进电梯的人居然面对电梯的后面,难道不应该转身面对电梯门吗?虽然都不正常,但是这一刻面对电梯门的只有你一个人。你会转身和别人同步吗?
如果你的上级命令你做某事,会给另一个无辜的人带来极大的痛苦甚至死亡。上级强调任何责任都要由他承担,你只是服从命令。你会做吗?
(3)假设你参加了一个“监狱场景”的模拟游戏,你抽签得到的角色是“犯人”。会不会进入角色太深,在明显受到“狱警”的身心伤害后,选择继续扮演而不拒绝退出?相反,如果你画的是“狱警”这个角色,你会忍心虐待那些“犯人”,摧毁他们的身心吗?
-我想大部分人都会回答“不,我不会这么蠢,这么没人性!”
但毕竟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如果你在,真的能勇敢说不吗?
本期时差0将为你呈现三个跨越世纪的经典心理学研究,向你展示有多少人嘴里说“不”,身体却老老实实选择“是”。
01
“人之所以随大流,是因为难以抵御群体的压力。”
哥伦比亚大学Asch电梯+视觉测试
我们都知道社会心理学中有一个概念叫做“从众效应”。和大多数人做同样的事,说同样的话,做同样的事,是我们安全的选择,虽然有时候我们很清楚,大众做的事是不正常的,甚至是错误的。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波兰心理学家索洛曼·阿施(Soloman Asch)通过研究向我们证明,我们的从众行为是在社会压力下的一种“从众”。
还记得文章开头《奇妙电梯》的第一幕吗?美国“偷拍”电视节目组刚刚把阿施教授的理论搬上银幕。
他们招募了几名临时演员,充当面向电梯后部的精彩乘客,然后在电梯经过的楼层门口安装隐形摄像头,观察那些不知道何时乘坐电梯的人的反应。[1]
结果呢?呵呵,直接上图吧:
我们先来看看这个可怜的大叔:
“这是怎么回事?为什么大家都对着电梯门?”
叔叔开始怀疑生活:
“呃...我想我也会转身的。”
“我想假装看表,这样就不会太华丽而不能转身了”
然后轮到了一个戴帽子的帅气小哥哥:
“我是谁?我在哪里?这电梯有毒吗?”
“我想我也会转身的...【手动捂脸】”
“你怎么突然又侧身了?我也配合到90岁。”
“对,你身边没人戴帽子,我就摘了?”
“哇,你怎么又把帽子戴上了?我能穿好吗?”
-小哥哥的心崩溃了
这组监控视频拍摄的镜头,曾经在电视节目《偷拍》播出后,成为美国人饭后的笑柄。
也许你要说:这不是严谨的科研,嗯嗯asch教授有更强的实验证据![2]
他邀请50名美国大学生参加“视觉测试”——假的!实际上是一个群体测试。
实验过程如下:每个参与者将“随机与另外7个参与者配对”——还是假的!这七个人其实是Asch邀请的临时演员。
Asch“视觉测试”站点
长桌上的研究人员展示了以下视觉测试图表:
Asch“视觉测试”示意图
真正的参与者坐在桌子的最后,这是Asch设计的顺序:真正的参与者只有在七个额外的人首先回答之后才能给出答案。
我们来看看这个假视力测试:只要视力没问题,大家都知道正确答案是“黑线B和蓝线X长度最接近”。
Asch的招数是让前七位演员故意轮流报同一个错误答案:“C和X长度最接近!”
猜一猜,最后一个真正的参与者会给出明显正确的答案“B”,还是会服从大多数人的错误答案“C”?答案就揭晓了:
三分之一(32%)的实验参与者属于标准的从众人群,即便那 7 位演员给出的答案错得那么明显那么离谱,都还是给出了和他们一样的错误答案。 而真正从头到尾清醒、从没错误从众过一次的参与者,只有 25%;那剩下 75% 的人,也都多多少少错误地 “跟风” 过一次。为了公平起见,Asch还专门成立了一个“实验控制组”:控制组的参与者单独参加这次视觉测试,没有任何群众演员给出错误答案的干扰。这些参与者给出的答案正确率在99%以上。
这足以说明一个问题:32%的错误率是由于参与者感受到的压力,必须服从公众。
如果是你,你能保证不会在电梯里掉头吗?你会成为视觉测试中25%清醒的人之一吗?
坐电梯,目测,这些还是小事。如果在群体决策、政策投票、社会新闻等重大事件中盲目从众,会有什么后果?
02
“每个人都会服从命令,哪怕是杀人。”
耶鲁米尔格拉姆电击服从实验
如果上面阿施教授的实验结果足够令人惊讶,那么仅仅把下一个实验描述为“颠覆性认知”是不够的:
群众的选择和态度当然会给我们施加压力,但有时候影响我们、让我们失去良知的人根本不需要一群人,只有一个人就够了:只要这个人有权威或者能对我们的言行后果负责。
——为了证明这一点,美国耶鲁大学的心理学家斯坦利·梅尔格伦。
米尔格拉姆招募了40名年龄在20至40岁之间的参与者。在每组实验中,他们与另一个假扮参与者的人合作,一起完成了一次英语单词教学活动。[3]
真正的参与者会充当“T-教师”,伪装的参与者会充当“L-学习者”,而米尔格拉姆本人则是“E-实验者”,与“教师”坐在一起,对“教师”发号施令。
米尔格拉姆实验示意图
“老师”收到的残酷指令是:“手边的仪器和装在学生身上的电极相连。如果学生答错了,你就得按按钮,给学生电击处罚。”
这个点击器上的按钮是从低电压到高电压排列的,从最轻微的15V到最高的450V。要知道,450V是致命的电压!研究人员问老师:“你的学生每次犯错,你都要用更高的电压惩罚他!”
老师和学生之间有一个房间。老师看不到学生,但能听到学生震惊后的反应。
事实上,除了这个学生是装的,所谓的电击也是假的。但这个学生会按照米尔格拉姆的台词行事:
研究助理正在给“学生”安装电极
75V 电击:小声嘟囔 120V 电击:大声喊疼 150V 电击:“我想离开这里!我要退出!” 200V 电击:“我血管里的血都要冻住了!” 300V 电击:拒绝回答问题(但拒绝回答也算错误,所以电击会继续) 330V 以上:学生静默,毫无反应(“老师” 开始怀疑学生已经受不了电击而陷入昏迷)如果你是“老师”,电击后你会违抗研究人员并停止实验多高?
其实这个实验中的“老师”,在听到学生的呻吟声和抗议声后,表示担心学生的状况,不想继续下去。
但研究者会反复向“老师”强调:“请继续。这个实验需要你继续。你继续下去非常非常重要。你别无选择,只能继续。出了事,我负责。”
听到学生痛苦的呻吟,“老师”也不舒服
“老师”问研究人员是否可以终止实验
在研究人员的坚持下,“老师”被命令继续电击学生
实验结束时,数据显示:
所有的 “老师” 都将电击进行到了 300V 级别的电压。 更有将近三分之二(65%)的 “老师” 一路飙升、最终用 450V 这个最高级别的电压,给学生施行了电击惩罚。米尔格拉姆在他的研究中说:普通人会服从权威人士的指令,即使这个指令会伤害别人甚至杀死别人,这个人是无辜的。
“就因为有人给你下了命令,你就不用因为有问题而承担责任了,所以就算会死人,你还会继续激学生吗?”
-恐怕是这样的。我们都说“我肯定不会那么做”,但是一旦陷入那种境地,我们就变得那么残忍。
米尔格拉姆解释说,这种“服从”刻在我们每个人的基因里,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也潜移默化地得到加强,从服从父母到服从老师,从服从上级领导到其他权利人。
如果这个权威人士在道德上是正确的或者有相应的法律权利,那么我们就更容易听从这个人的指挥。
选君高中选文科。我清楚地记得《思想政治科学》里有一句话:“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但是有多少人能做到呢?有多少人还能分辨出所谓的“现实”和它在哪里?
03
“只要有环境,有身份,谁都可以从好人变成魔鬼。”
斯坦福大学津巴多监狱实验
最后,心理学史上最有争议的一项研究来自世界顶尖大学斯坦福大学,由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策划实施。
聪明如你,这是文章开头提到的第三个场景。想象一下:如果你参加了一个心理实验,需要在虚拟监狱场景中扮演一个犯人或者狱警,你会选择哪个角色?
为了创造一个现实的环境,津巴多和他的同事把斯坦福心理大楼的地下室改造成了一个模拟监狱。[4]
斯坦福监狱实验电影海报
健康状况良好、心理水平正常的24人参加了实验,其中犯人12人,狱警12人。在这个模拟监狱里,他们一起度过了两周。
本来计划两周完成的实验,第六天因为不人道被迫停止。不过这六天发生在斯坦福心理楼底层的故事,足以拍成国际大片,获得多项大奖。
而不是看着我编码的文字,让你在屏幕前。下面是电影《斯坦福监狱实验》的几个小片段。不到三分钟,你还不如亲眼感受一下(如果你的小心脏受得了):
与之前的Asch和Milgram的实验不同,在这次Zimbardo实验中,24人是真正的参与者,没有群体表现。
从视频中可以看到,“犯人”遭受着“狱警”强加的身心摧残;“狱警”也越雷池一步,实际上是在伤害“犯人”。
令人震惊的是,受害者和施虐者似乎都“深陷其中,无法自拔”。有些“犯人”说“放出来”就走不了了,想证明自己“无辜”,直到研究人员提醒他“这只是个实验”。
“狱警”也发挥到了极致,把一个假监狱变成了人间炼狱。虽然比不上清朝的十大酷刑,但对“犯人”施加各种语言和肢体攻击,造成一个“犯人”精神崩溃边缘,另一个病重...
要知道,在实验之前,这24个人身高、性格、心智成熟程度都是相当的。怎么会这样?是内心的“演员素质”受到了刺激,正在努力发挥自己的作用吗?
津巴多实验的初衷是探索囚犯对“权威”(如狱警、监管人员)行为的影响。他的研究由美国海军研究办公室资助。因为美国海军管辖下的一些监狱,犯人与监管人员的关系存在很多问题,所以我想借助心理学家的力量来破译监狱中的人际关系。这项研究的结果将是如此悲惨,以至于它被迫提前终止,这甚至是津巴多教授自己都没有预料到的。
在“斯坦福监狱实验”的百度百科词条中,可以找到这样的描述,令人震惊:
“这个实验中的每个人都深深地卷入了他所扮演的角色。无论是施虐者还是受虐者,连主持实验的教授都参与其中,成为维护其监狱秩序的法官。图像。”
“环境可以逐渐改变一个人的性格,而情境可以立即改变一个人的行为。一个温文尔雅的绅士,在某些情况下会变成一个嗜血的疯子。”[5]
写在最后
心理学,思考人心,不了解人性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今天呈现的三组研究在主题和研究方法上有些相似。
这也难怪。Asch是米尔格拉姆的导师,米尔格拉姆是津巴多中学的同学,三人都是美国名校心理学系的学术大师。他们的研究可以在任何心理学教材上找到,所有学心理学的人都会接触到。
阿施是波兰人,出生在华沙的一个犹太家庭。1920年,ASCH 13岁,随家人移民美国。波兰的一个犹太家庭在那个饱受战争蹂躏的时代发生了什么,但我不需要告诉任何有一些历史常识的人。
二战后纳粹大败,如何对付纳粹官兵成了大问题。绝大多数纳粹士兵在法庭上解释自己的罪行:“我只是在服从上级的命令。”这种说辞很有效。绝大多数官兵都没有被判定为主谋,最多是从犯。
米尔格拉姆的研究几乎同时开始,他的研究结果为这些纳粹军官和士兵的言论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二战中,对官兵下达犹太人屠杀命令的人就像米尔格拉姆实验中的“研究者”,执行屠杀命令的官兵就像实验中的“老师”,被迫害而丧生的犹太人就像实验中的“学生”...
这样看来,一切都是“合乎逻辑”的:面对上级的命令,尤其是军纪严明的地方,即使执行命令意味着极大地伤害另一个人的生命,他们的做法似乎也可以理解。
“什么?TMD如何在这一点上‘理解’对犹太人的迫害?!"果然,米尔格拉姆的研究成果发表后,受到学术界和社会的广泛批评和声讨。
有人说心理学不研究人性。原因很简单。“人性”是一个无法用科学尺度客观衡量的概念。
但是纵观所有的科学,我认为心理学是最接近人性的学科。
这三组实验来自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虽然已经过了世纪,由于伦理道德因素在21世纪不太可能被复制,但仍然是心理学史上的经典,这三位研究者会出现在基础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心理学史的任何一本教科书上。
毕竟实验过程是预先设计好的,统计数据是固定的,但是人们对各种研究的解读是活的。
如果是你,你会对这三位心理学家的研究结果说是,还是会当场质问他们?选中的君会在文末评论区,期待听到你的声音!
—— —— ——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1]阿特拉斯·暗箱上的劳伦·杨。观看《偷拍老集》(2016)中的《尴尬的电梯之旅》。
[2] Asch,S. E. (1951)。群体压力对判断修正和扭曲的影响。In H. Guetzkow (ed .)团体,领导,男人。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卡内基出版社。
[3]米尔格拉姆,S. (1974)。服从权威:实验观点。哈珀柯林斯。
[4]津巴多,P. G. (1971)。监禁的力量和病理。国会记录。(1971年10月25日,序号15)。第九十二届国会众议院司法委员会第三小组委员会听证会。
[5]百度百科。斯坦福监狱实验(菲利普·津巴多教授的实验)。
1.《监狱实验 震惊世界的斯坦福监狱实验:人人都有可能成为魔鬼!细思恐极……》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监狱实验 震惊世界的斯坦福监狱实验:人人都有可能成为魔鬼!细思恐极……》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tiyu/14273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