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贵州最新一期《知识论坛》的讲座现场,著名中医学家潘朝西教授透露,他正在撰写一本名为《颠覆与回归》的中医书籍。
在正在写的《颠覆与回归》中,潘朝夕说要直接面对当下的“中医热”。“各种形式的中医热只是表面繁荣。是虚火和高烧。它的内心力量会枯竭,中医危在旦夕!”近年来,潘朝西像“中医乌鸦”一样,在各种公共场合发布类似的中医危言耸听。
另一方面,他又像一只经常发出“中医悄悄话”的“喜鹊”。一方面,他分析了“中西医学文化差异”,提出“中医对人生的理解有十大智慧”,“中医优于西医”的观点;一方面,它对中医是否是伪科学等问题进行了令人信服的阐述。同时认为“现有的医学教育体系培养不出中医”,提出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医的学术之根。
潘朝夕对他所做的一切,可以概括为“回归”,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回归。
“西医关注人体器官,中医关注全人类”
记者:中医和西医是如何理解“生”和“病”的?
潘朝西:西医把生命体看成一个“机器”,通过分裂“机器”来寻找有故障的“零件”,分析是哪些物质造成故障,然后利用工具寻找排除故障的方法,恢复生命体。西医的生命研究模式根据其特点被称为“生物医学”模式。这个模型突出了医疗工具的重要性。西方人以手术刀为基础,建立了人体解剖学和病理解剖学。随着显微镜的发明,微生物学、免疫学、分子医学等学科相继创立。
西方文明通过分析思维,探索了人体器官形态、位置、组织和细胞的病理变化,发现了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并采用抗生素等相应手段攻克疾病。
中医把人放在宇宙中认识“生命”。古人通过观察天地万物的规律,认为人的生命以“遵循自然规律”、“尚在和谐”、“得病”是人的“不和谐”所致。古人公认的“病因”包括“情志病、体质病、社会病”,揭示了人的情绪失衡、自然环境失衡、社会风气紊乱都可以致病。对此,中医根据疾病规律,总结了药物和非药物治疗方法。
可见西医只关心一个人的身体器官,而中医同时关心整个人和整个人类社会的精神和身体。当然,我们也不得不承认,西医的发展造福了人类。但从历史和全面认识的角度来看,西医对致病因素的认识远不如中国先贤有充分的准备和周到。
“异化中医不行”
记者:那为什么中医从近代遇到西医以来就受到这么多质疑?很多有影响力的人,比如鲁迅。对此你怎么看?
潘朝西:中医被质疑了。准确地说,整个中国固有的传统文化受到了质疑。这是一个百年来没有计算清楚的老账和公案。时至今日,仍有很多人将传统文化等同于封建、愚昧、落后、丑陋,而西方文化则被无差别地纳入先进、科学、现代的范畴。中国人推崇西医的原因是西医科学,中医不科学。
什么是科学?首先要知道,科学不等于绝对进步。科学也是一把双刃剑。有得有失:农药化肥增加了粮食蔬菜产量,但食品安全引发的时尚病越来越多;转基因食品品种得到改良是好事,但对人的健康来说,很可能是坏品种。
中西医对比,疗效才是硬道理。有效就是科学。多年来,中医屡遭阻挠和指责,但在许多传染病和疑难杂症的治疗上仍能取得巨大成就。比如中医在20世纪50年代阻断了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流行,20世纪70年代攻克了天津急腹症,在全国针灸麻醉研究中取得了成果;21世纪初,医学介入非典,得到了世界的认可和青睐。
况且中医和西医也不是完全不同,越来越多的中医应用了西医的成果。
记者:很多中医医院经常开西药,西医很少开中药。而且很多中医医院也不能给急诊。这不就是问题所在吗?
潘朝喜:这主要是因为中医教育50多年的失败。用西医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是培养不出原概念中的中医的。现代所谓中医不是中医的思辨方法和药方,这种异化的中医临床疗效差。
另外,中医缺乏学术骨干,很多人过度崇拜西医。以急救为例。西医传入中国之前,中国人得了急性病,并不是都死了。中医治疗急性病的文献很多,有些是专著,但是我们的中医继承人从一开始就认为中医不如西医,没有继承好,自动弃位。我还用中药治疗多种急性危险综合征,如大出血、哮喘、心力衰竭和中风。事实证明,中医是管用的。
“没有中国传统文化,就没有中医”
记者:也就是说中医是“有病”的。如何看待?
潘:没有中国传统文化,就没有中医;不学中国传统文化就学不会中医。首先也是最重要的,要继承中华文化,培养中医基础。一方面,百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衰落和断裂是中医未被继承和认可的根源;一方面,很多想学中医的人,经常会被古代中医文献的话所苦。只要他们理解传统文化的思维方式,这些话就不是问题;
那就要注意大众化。一方面,很多“中医热”中的普通人无法有效分辨真假,说白了,很多人或多或少都有一个“傻”字,让很多打着中医幌子的骗子“师傅”显得像韭菜一样。要根治中医热乱,首先要向大众普及中医常识;一方面,大众也是中医赖以生存的土壤。只有得到公众的理解和信任,中医才能生存。
最后,中医要为战胜危重症和疑难杂症做出自己的贡献。例如,世界上一些疑难杂症是剥夺生命或健康的罪魁祸首。中医能否在这个领域工作,是检验中医是否有实用价值和科学性的试金石。这就需要中医积极发掘传统智慧,大胆创新。如果能找到好的药方,不仅能解决人类的疾病,还能在很大程度上收复中医的失地。
1.《潘朝曦 中医学家潘朝曦:传统文化是中医学术之根》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潘朝曦 中医学家潘朝曦:传统文化是中医学术之根》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tiyu/14762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