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底,西部牧业发布今年半年报,营收3.43亿元,同比增长3.67%,归属于上市公司净利润约187.4万元,同比增长104.5%。
此前三天,现代牧业发布的半年度报告显示,公司销售收入25.7亿元,同比增长4.1%,归属于母亲的净利润1.25亿元。其中,原料奶销售额同比增长9.6%。
国内两大原料奶供应商同时扭亏为盈,国内最大的有机奶供应商中圣牧的亏损大幅减少,庄园牧场、中迪乳业、原生态畜牧业等企业经营状况得到改善,均被业界视为上游乳业新一轮景气循环开始的标志。现代畜牧业总裁高丽娜认为,“上游产业走出低谷已经成为共识”。
在消费升级、乳制品行业集中度提高等因素的刺激下,国产原料奶已经供不应求一段时间了。下游大中型乳品企业对原料奶的需求明显增加,正在争夺奶源。
奶源之争背后是规模之争,规模之争背后是成本之争。一个乳品企业有成本优势,应该是天下无敌的。可以认为,得到奶源的人赢得了世界!
稳定奶源成发展关键,多家企业开展争夺战近年来,由于国家出台了振兴中国乳业的集约政策,以及国内原料奶质量的逐步提高和市场信心的恢复,国内原料奶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此外,在加拿大、美国、日本、英国等乳制品消费国,低温巴氏杀菌奶占液态奶市场的90%以上,而中国目前只有14%。巨大的差距意味着低温牛奶在中国有着广阔的前景。但发展低温奶业务的前提是要有稳定优质的奶源。这加强了下游乳品企业打通整个业务链的认知。有业内人士告诉致仕君,具有全产业链优势的企业可以站在产业链的最前端。
确保奶源已经成为大型乳品企业的必修课。事实上,乳品企业的快速发展与奶源短缺之间的矛盾已经成为行业的主要矛盾。
有专业人士告诉致仕君,扩大奶源供应的方式无非是自建牧场和并购。目前,伊利、蒙牛、光明、三元、唐嫣等乳品企业都在建设自己的牧场,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对原料奶的需求。但在行业洗牌中,巨头要想跑得快,区域性乳品企业要想避免被大浪淘沙,就必须迅速扩大奶源供应。建立自己的牧场需要时间,收购上游乳品企业是更快更有效的方式。
蒙牛在这方面一直表现频繁。2017年3月,蒙牛通过要约收购成功收购现代牧业,蒙牛及其一致行动方共持有后者已发行股份的61.3%,成为绝对控股股东。蒙牛总裁卢毫不掩饰这次资本运作是为了“保证优质奶源供应”,支持低温乳制品的发展。
只是现代畜牧业的奶源不足以让蒙牛坐以待毙,放松身心。2018年底,它将中国胜木纳入囊中(持有51%的股份)。今年2月,蒙牛宣布将与上游大公司钟鼎畜牧合作,接受彼此的牛奶供应。
在收购方面,今年年初刚上市的新希望乳业也是锋芒毕露。
今年7月,新希望乳业收购现代牧业5.96亿股,占后者股份总数的9.28%,成为继蒙牛之后的第二大股东。一个月后,成功收购了全业务链福建澳牛乳业55%的股份。有人开玩笑说,新希望乳业是二线区域性乳品企业的量,但它是巨头们追求奶源的心脏。
作为中国最大的乳制品巨头,伊利已经自费近100亿元建设自己的奶源,但仍出现在争夺奶源的行列中。
除了实际控制上游乳制品公司尤然畜牧外,今年7月,伊利以22.78亿元人民币收购了赛科之星58.36%的股权。另外,近日有消息称,伊利拟对濒临破产的黑龙江乳品企业惠山乳业进行重组。惠山乳业是中国三大原料奶供应商之一,与中国现代畜牧业和圣牧并列。如果重组成功,惠山乳业的大部分奶源将被潘刚“接受”。在此之前,惠山乳业一直是伊利在东北地区的重要奶源。
而且主要靠自建牧场解决奶源,还有光明、贺飞、唐嫣等下游企业。
光明乳业一直在投资新的大型牧场。到2016年,光明乳业拥有30个自营现代牧场,存量为9万个。此外,有意成为中国第一奶粉品牌的贺飞乳业,也在牧草种植、规模化奶牛养殖(牧场)等上游环节加紧建设。截至2018年底,唐嫣乳业在广东省拥有三个大型牧场,包括阳江牧场、湛江澳新牧业和陆丰新澳。
中国奶源谁主沉浮,蒙牛伊利占全国奶源四成左右根据国际奶农联盟(IFCN)的统计,2015年,伊利和蒙牛消化了中国原料奶总量的30%(约1200万吨,注:这个数据在国内业界存疑),而且随着近年收购业务的发展,其控制的奶源比例有增无减。
IFCN发布2016年全球20大乳企收奶数据IFCN发布了2016年全球前20家乳制品公司的牛奶收集数据
IFCN发布2018年全球20大乳企收奶数据IFCN发布了2018年世界前20家乳制品公司的牛奶收集数据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8年我国原料奶产量为3074.54万吨,其中相当一部分掌握在现代畜牧业、西部畜牧业、中圣牧、长城乳业、原生态畜牧业等上市公司手中。所以谁掌握了上市公司,基本就控制了奶源。在资本的带动下,中国乳业上下游业务的整合已经普遍告一段落,中国奶源势力分布图基本成型。蒙牛和伊利这两大巨头占据最强大的地盘,新希望乳业则呈现黑马。目前,蒙牛拥有自己的富源乳业、现代畜牧业和中国圣牧。
现代畜牧业2018年生产原料奶127.9万吨,其中78%给了蒙牛,相当于鲁从这里带走了近100万吨原料奶。在蒙牛的牛奶供应清单上,中国圣牧也是名列前茅,年产量超过60万吨。拥有14个牧场的富源牧业也是蒙牛的主要供应商,年产牛奶25.5万吨。
上述三大企业对蒙牛的供应量近200万吨。根据蒙牛在2019年中期报告中的陈述,“来自参与农场的牛奶占牛奶收集总量的45%”,其每年的牛奶需求约为440万吨(IFCN数据为480万吨)。蒙牛的奶源大部分来自中国。保守估计,该企业“吞”了全国10%以上的原料奶。
另一大派系无疑是伊利。
由于伊利的销售收入比蒙牛多100亿元,伊利对原料奶的需求必然会超过蒙牛。
除了拥有1500多个牧场,伊利在中国的主要原料奶供应商还包括惠山乳业、尤然畜牧业、赛科之星和中迪乳业。此前,有分析师表示,思科兴、尤然和中迪乳业的奶牛总数与蒙牛乳源基本持平。加上惠山乳业180万吨的产能,伊利吞下了四家企业供应的约380万吨原料奶。
此外,Zhongxin.com在今年的一份报告中指出,伊利50%的原料奶需求来自自建牧场。根据国际奶农联盟(IFCN)IFCN(2017)的数据,伊利在全球收集了720万吨牛奶。按照这个计算,至少有360万吨原料奶是由国内自建牧场供应的。2018年,伊利从中国吸走约740万吨原料奶,约占25%。
这意味着伊利蒙牛的奶源控制接近40%,超过了2015年30%的比例。
数量上,第三阵营是新希望系。
2002-2008年间,在参与现代畜牧业、收购澳洲牛之前,新希望先后收购了四川华西乳业、四川阳平乳业等10余家本土乳业企业,并参与重庆天佑乳业。自2015年以来,已开始第二轮收购,完成了对苏州双溪、湖南南山、三木西昌等区域性乳品企业的收购。截至目前,新希望乳业拥有13家不同品牌的乳品企业和11个奶源基地。据公开数据显示,2018年新希望乳业年产奶量为40万吨,占全国产能的1.3%。
从并购来看,新希望乳业表现强劲,但在收奶方面,仍远远落后于目前行业第三的光明乳业。据光明乳业奶源部主任杨维兵介绍,光明乳业在2015年实现了100万吨的年产量。
根据公开信息(部分)
同样值得注意的是,2008年后,中国出现了大量外资牧场,如恒天然牧场集团和新加坡澳亚牧场集团。前者在中国有15个牧场,拥有近7万头奶牛。按中国奶牛平均年产量7.4吨计算,恒天然的产能超过50万吨,而后者的牛奶年产量为36万吨。这意味着剩余的1600万吨原料奶由贺飞、三元、唐嫣、北门美、君乐宝等区域性乳品企业和配方奶粉企业瓜分。
知食君说:奶源力分布图也显示,除了伊利、蒙牛、光明,其他区域性乳品企业的产奶量一直停留在10万吨的水平,甚至伊利蒙牛光明三大巨头也没有超过原料奶供应量的50%,这意味着中国的奶源还是比较分散的,但是很多但并不强,留下了巨大的整合空。
根据乳制品发达国家的现状和中国的国家意志,中国乳制品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深化,这意味着下游乳制品企业对上游奶源的竞争也将继续。可以预见,优质上市乳品企业的奶源完全分割后,将会有大量中小乳品企业被纳入并购重组大格局,一部又一部的收购大戏将成为行业主旋律。
1.《蒙牛奶 一文读懂国内奶源势力现状:蒙牛伊利约占四层,新希望黑马突进》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蒙牛奶 一文读懂国内奶源势力现状:蒙牛伊利约占四层,新希望黑马突进》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tiyu/15159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