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穿着相同号码衣服的跑步者的合影。
公路赛越来越受欢迎,想参加的人也越来越多,但是每次比赛的名额有限,所以很多“跑者”都是没有登记就出现在赛道上的。
9月,北京马拉松结束。比赛结束后,网友发现很多选手在比赛中穿着相同的号码布,显然都是跑步者。更夸张的是,在三名男选手拍摄的一张照片中,三人都穿着号码布“D0198”。在日前刚刚结束的首届成都马拉松赛上,一对情侣在跑道上接吻成为热点。央视直播捕捉到的瞬间原本很温暖,但细心的网友发现,他们的号码布都是伪造的。
除了不光彩,还不安全
用别人的号码布和名额跑,甚至用伪造的号码布蹭,不仅违背公平公正的体育精神,产生负面的社会影响,还容易造成事故。
2016年12月10日,2016年在厦门海沧半马赛道上,跑步者吴某猝死。经调查,吴某身上穿着别人转让的号码布。参赛选手在报名参赛时,会经过相关风险和责任义务的知识环节,但更换跑者或跑者是非常危险的,因为没有正式报名,没有数据记录,没有提交健康状况,也不了解相关风险。跑步者和跑步者发生了不止一次安全事故——在2014年的张家口马拉松比赛中,一名50多岁的男性在18公里处摔倒在地,在获救后死亡。他也是一个“跑步者”。
2016年厦门海沧板马代跑运动员吴某猝死后,其家人起诉赛事运营商和号码布转让方,索赔123万元。最终,海沧法院一审判决驳回了原告的诉讼请求。这是国内首次出现马拉松跑猝死的说法。海沧法院认为,吴某本人之前参加过马拉松比赛,并成功完成比赛,因此马拉松的风险应该是明确的。与此同时,吴某在知道号码布不能转让后仍然被接受,并通过考试进入比赛,这是一个自我愿意的风险。此外,没有证据表明吴某受到外部或环境因素的损害,也没有证据表明其损害因外部或环境原因而扩大,其最终不幸死亡可被确定是由其自身因素造成的。
法院还认为,所涉事件的记录管理有错,号码布的转让人转让号码布让他人“代为保管”是有错的,但不能断定这些与吴某的死亡结果之间存在法律因果关系。
跑步仍然是违法的
跑步不仅违背了体育精神,也违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二条,伪造、变造或者倒卖船票、船票、航空空票、文艺演出票、体育比赛票或者其他有价票证的,可以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以马贝为例,9月份发生了大量拉缸和替补运动员的事件,组委会表示将根据现场照片和视频核实替补运动员和替补运动员的身份,一旦核实,将终身禁止他们参赛,并向中国田径协会报告,要求追加处罚。同时,组委会将保留诉诸法律和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在去年发生猝死的厦门海沧班马,组委会对包括转让方在内的30名申请人进行了处罚,包括取消成绩、禁止两年比赛、再次发生类似情况终身暂停比赛。
怎么解决?这是全世界都存在的问题
搓代跑现象并不仅仅发生在中国。据参加过波士顿马拉松赛的跑步者说,蹭跑在世界上很多马拉松中都存在,蹭跑也获得“匪跑”的称号。
"对于任何一个马拉松组委会来说,跑和跑都是非常严重和困难的问题."重庆施乐体育负责人表示,重庆施乐体育已经跑了一大批马拉松项目,包括今年下半年完成的国际铜牌标准项目太原国际马拉松,以及将于11月和12月举行的重庆国际女子半程马拉松和长寿湖半程马拉松。我们目前能采取的措施和大部分国内赛事一样,都是拒绝领取比赛套餐时的‘代’。"
说目前可以在比赛开始前严格查记录,但实际上绝对不可能杜绝代跑和蹭跑。“因为马拉松比赛毕竟不是在完全封闭的跑道上举行的,所以完全有可能有人从跑道上的任何开阔地带进入。在我们重庆女子半马,甚至有很多非官方男领队以外的男性进入赛道。虽然名字是陪伴妻子或女友或异性朋友,但给事件带来各种隐患。也是对循规蹈矩者的伤害。”
基本上,跑步者仍然需要自律
重庆施乐体育赛事负责人表示,目前最根本的解决办法,除了希望有更新更便宜的技术装备外,还在于跑步者的自律,以及对组委会和其他正常参赛选手的基本尊重。热爱跑步,但有基本的诚信。
“马拉松有上万人参加,赛前集合时间非常有限,集合区域相对拥挤。身份证检查等方式会导致组装时间空前加长,影响比赛如期举行,也可能因通行缓慢造成其他隐患。”它说,也有终止这一现象的举措。“也就是说,一旦代跑者和跑者违规,公安机关将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罚,或者将个人社会信用体系链接起来,对‘造假者’进行降级。”
记者鲍静
1.《马拉松替跑者猝死 马拉松赛蹭跑替跑现象频发 该如何解决?》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马拉松替跑者猝死 马拉松赛蹭跑替跑现象频发 该如何解决?》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tiyu/15206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