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长春1月2日电农历十二月临近,查干湖凌晨6点多一片漆黑,几十辆汽车的灯光照亮了冰面。渔民们跟着“鱼头”张文开的“头车”,一路向东驶去。
查干湖位于吉林省松原市。渔业资源丰富,被誉为“华北最后的渔猎部落”。冬至之后,春节之前,是查干湖渔民冬季捕捞的黄金时间。
行驶了20多分钟,“查干湖一号网”的旗帜映入眼帘,车队停下,正式开工建设。此时气温零下20℃,但渔民们却如火如荼。两人一组,先用20公斤的蛞蝓割开一个大的“下网口”,再割开一圈小的“导网口”,初步形成渔网的“下套”移动路线。
张文指示渔夫从“下网口”把一根长竿放入水中,竿漂到冰下,拉一条吃水线,与渔网的大框子相连,准备拉到“导网口”。
早上7点,晨光被抛到冰面上,三匹马开始转动绞盘。“渔网两千多米,人家根本拉不动。用马拉的绞盘拉渔网。”张文告诉记者。
人控穿竿、穿竿、拉绳、绞挂毯、拖网,2000米渔网依次向两边拉,围了一个巨大的罩子。整个过程用了将近8个小时。张文说,在当今高科技发展的今天,查干湖的捕捞是原始而纯粹的,“鱼头”体验是找到鱼和鱼头的必经之路。
冰雪上的积雪隆起,冰下的颜色变化,声音的传递,都是判断鱼群位置的因素。张文说,冬季冰雪捕捞是当地传统的渔业生产方式。早在辽金时期,查干湖就以冬钓著称,但一度几乎失守。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干旱和过度捕捞的影响,湖泊面积从几百平方公里减少到几十平方公里。当时鱼苇消失,湖底碱土飞扬,渔民别无选择,只能外出打工。当地动员了8万多名干部群众,用铁锹和路肩修筑了一条全长53.85公里的“黄金水道”,把松花江水——大水浒引了回来。
从1992年到1995年,查干湖开始“投放鱼苗,封湖三年”,以保护生态。“渔网的网眼已经从1英寸变成了6英寸。钓鱼一定要‘钓大放小’,鱼的数量也逐渐增多。”张文说。
下午2点,渔网被拉出水面,一万条鲜鱼在冰湖上翩翩起舞。“冰湖鱼”的壮丽景色很美。近年来,湖水资源一直不错。过去,在网里打到10万多公斤的鱼叫‘红网’。现在一张网产鱼量往往在30-40万公斤;生态好,鱼肥,人富。以前渔民都是坐马车赶鱼,现在都是开汽车;岸边的农舍越来越多,游客们笑啊笑啊...
2007年,查干湖成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夏天赏花,冬天看冬钓,冬天看冰雕景观带,参观冰雪游乐园……去年冰雪渔猎文化旅游节期间,吸引了140多万游客。
如今,查干湖冬季垂钓已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岁月变了,查干湖的冬钓依旧神奇。这种原始的北方渔猎文化正在传递给更多的人。”张文说。
1.《中国渔猎网 零下20℃ 有种收获叫“冬捕”》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中国渔猎网 零下20℃ 有种收获叫“冬捕”》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tiyu/15466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