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了解微山彝族的历史和文化,彝族人必须知道如何演奏歌曲。彝族弹歌历史悠久。据出土文物研究,早在部落时期,彝族先民彝族羌族就有类似的打歌活动。后来在西晋、唐朝、元朝都有唱功的文字记载。清朝的《康熙花梦府志》中说:“宴舞”。《花梦志稿》载:“婚丧宴上,不断地混男女,踩着歌吊着脚,做着生意跳羊舞,其舞蹈以一人吹笙为中心,两人一起吹笛(笛),100多名男女,围着唱民歌,他们的腔拍都以芦笙为开头和结尾。”
微山彝族傣族歌曲因历史渊源和生活地域的不同而各有优势,呈现出丰富多彩的魅力。东山彝族演奏的歌曲节奏缓慢,简单庄重,含蓄抒情,保留了南诏宫廷舞蹈的遗风;西山青云弹着节奏明快多变、动作粗犷奔放、情绪激昂的歌曲,就像身处人喊马嘶的战场;五阴乡的唱腔曲调优美,舞蹈浑厚洒脱,气氛热烈和谐,是交响乐中一个壮丽的乐章。在舞蹈动作上,轻快的“三步一步”、激昂的“六步转花”、粗犷有力的“半转半转”、雄浑凶猛的“三转三转”,配合腰、肩、手的自然摆动,形成了各种“斑鸠饮水”、“喜鹊攀枝”、“金凤亮翅”、“洋洋自得”等
早年从事民间文学普查的时候,收集了很多美丽动人的微山唱法传说,包括抵抗外族入侵的传说。比如《大梓山传说》讲的是古代彝族人和外族人打仗。在战局不利的情况下,聪明的彝族人晚上在大梓山山顶点起了火,围成一圈,不停地载歌载舞。在敌人不明的情况下,他认为对方还是比马壮好,于是撤军,停止战斗。1986年,我在清华下乡,怀着极大的兴趣爬到山顶考察,至今仍有早期战争留下的痕迹。在南诏,匹罗歌指挥战争胜利时,以酒庆贺,以歌、舞、乐鼓舞士气。西奴罗过去居住的前新村的彝族老人在祭祀仪式的广场上对我说:“我们的祖先是歌手。每年他过生日的时候,我们都用唱歌来纪念他。”这是另一个传说,歌唱来自祭祀仪式。有好几次我在放歌现场想弄清楚,感觉有一点痕迹,但是很难完全匹配数字。真的是“伊家家户户有火塘,伊满山是歌坛。”在巍山,无论是山顶入口、田间平地、农家院还是庙堂,每一间彝舍都有一个歌咏场。“生活离不开开水和火,彝族离不开弹琴。”巍山彝族与弹歌有着密切的联系。“芦笙一响,脚痒;笛声一吹,山歌飞。”庙会除了唱歌,每次唱歌都有主持人。主持人提前拜访了歌手。其实他是当地有名的民谣歌手,在唱歌前在歌坛里放了篝火,准备了米酒。晚上,举行了祭天拜地、祭芦笙、敬酒点火的仪式。第一首歌吹芦笙引舞,人们在芦笙和笛子的带领下围成一圈唱歌跳舞,经常通宵达旦。记得小时候,在五音教的时候,我问过一个同学校的彝族老师,为什么大家那么热衷于弹琴。他告诉我,人生苦难太多,为什么不这样快乐的面对人生?我无言以对,心里似乎也有些理解。几千年来,彝族人一直用演奏歌曲的形式来倾诉他们的情感、情感和希望。正是因为民族民间的强大生命力,歌唱经历了世界的沧桑,延续了很久。在巍山清代彝族壁画前驻足观看,你会看到壁画上所有弹歌的人都是生动活泼的。20世纪50年代,微山彝族在首都北京演奏歌曲,展示自己的风格;80年代,微山彝族人唱歌,出国。2006年10月,微山青云歌唱队赴北京参加央视“中国民间歌舞节”。2008年6月,国务院宣布巍山“彝族傣族歌”进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单。同月,应央视邀请,巍山民间艺人再次前往北京,在央视《民歌中国》栏目录制了为期一周的巍山民间歌舞音乐节目。近年来,省州“新农村文学表演”、微山演唱节目《红草堂阿克里》先后夺金,代表云南省参加第九届中国艺术节,荣获“群星奖”。央视《快乐中国行》有微山唱功的风采。每逢节日,自治县的彝族、回族、汉族、白族、苗族兄弟们手牵手,情不自禁地一起唱着歌,唱着民族团结繁荣的歌。
随着云南民族文化大省建设的推进,彝族传统的祝酒辞、敬酒、祭刀、歌舞音乐相结合的歌唱,就像彝山的甜米酒,让中外游客一次又一次沉醉迷恋,歌唱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盛况。
1.《巍山打歌 大理巍山——打歌的魅力》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巍山打歌 大理巍山——打歌的魅力》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tiyu/16138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