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艺术留学的过程中,你会做出无数的选择。选择专业,国家,机构。在选择之前,每个人都想知道尽可能多的信息,以便做出最合适的选择。
互联网时代,信息满天飞,但每一个准留学生和家长最想听到的,是那些出国的人的“真实经历和感受”。只有故事中那些“亲身经历”才是最真实的,才能抛弃华丽的噱头和包装,才能回答你心中的以下问题:
那个专业呢?
那所学校真的值得去吗?
关于那所大学的传闻是真的吗?
官网不会告诉你这些问题。你只知道你听过的人的描述。所以汉仪给所有成功申请海外名校的优秀学生提供了这样一个机会,让他们谈谈我们想去的院校在他们眼中的真实情况。
不夸张不包装,力求最真实客观的分享。
本期话题:刚去普拉特一个学期,感觉是这样的
分享者:YX。柴
普拉特艺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MFA,
2016年优秀学生汉仪国际
▼
70%
——中国学生比例高,但教学质量没有影响——
很多同学出去后回来:啊呀,我去的地方中国人太多了!
一般来说,我们认为中国人多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聚在一起,没有学好语言,影响了自己独立性的培养。所以很多同学都不想去中国人多的地方。
这个我们也很关注,特别是问C关于普拉特视觉传达设计专业MFA中国学生的比例。答案是:普拉特今年招收了约70名MFA学生,其中约70%是中国学生,约50名是中国学生。
当我们拿普拉特中文会影响留学质量这一传统观点来说,C学生非常肯定地否认:“其他地方我不知道,但普拉特不会,大家都很辛苦。”
之所以普拉特不会,是因为C学生入学之初的感觉是,每一个来普拉特的MFA都不是为了毕业而来的,不努力提升自己也没用。
在这种校风下,不分国籍肤色,普拉特的所有MFA都很拼。根据C的反馈,其实很多课程的作业都很类似,类似的方法完全可以用,但是没有人用,因为是别人的东西,你可以参考,但前提是你要形成自己的体系。
所以同国籍在普拉特不是问题。你最常看到的是,很多同学匆匆的聚在一起,简单的讨论,快速的交流想法,分开后在普拉特工作室的角落里忙碌。
有足够的土壤让50名学生在外地形成“集群文化”,而普拉特视觉传达设计MFA没有。
坍塌坍塌
-让每个去普拉特的人都快点长大-
面试的时候,我们很好奇普拉特第一学期学到了什么。你最大的改变和成长是什么?c分享了她的感受。
普拉特视觉传达MFA第一学期有四门主要课程,分别是:
视知觉
视觉语言
转换
技术
其中,技术课程的主题是“以动画的形式,在三个不同的阶段展示一项技术是如何影响人们的生活的”。动画是一个硬性的规则,但是普拉特根本没有教你怎么用动画软件。什么都要自己学。
不仅难,真正崩塌的是项目理念的出现和对主题的深入研究。
比如转型的题目(数据设计)是:站出来争取民主,同学C的项目是关于nyc市长选举。纽约选出了新市长,但是人民的投票率很低,所以我们需要通过视频传输设计让更多的人参与投票。
刚到美国的社会主义接班人,要在短时间内快速理解英文版的“纽约联邦选举制度”,通过视觉传达设计的手段提高投票率。亲身经历后,他们会知道自己为什么会疯狂脱发...
比如视觉语言的分配要求每个人设计一种非语言,别人通过你的“非语言词典”阅读你的海报设计,然后感知你传达的故事信息。
意思就是你要先设计一套“视觉代码”,然后读者通过你设计的代码来解密海报设计中的故事。
这种设计需要在不需要解释的时候保证别人能听懂你在说什么,所以对显示逻辑和显示顺序要求极其严格。
以上只是冰山一角,经过我们转述,普拉特的真面目变得温和多了。那些无数痛苦的夜晚,脱发,说不出的焦虑,促使普拉特的学生获得了能力的快速成长。
施工方案
-给那些准备投资组合的人一些事实-
在普拉特短暂的学期里,我觉得自己进步最快,除了努力自己把握一切,最大的进步就是批判性思维,这也是中国学生长期以来最缺乏的部分。
长期以来,我们对“非黑即白”的东西过于依赖,过于相信,以至于人们不会自己去质疑或思考,有一种不知道什么是激进的“温顺”。
但是,在创作作品集的时候,一定要抛弃这样的“温顺”!敢于思考,敢于说不,敢于质疑,敢于创造。普拉特教授常说的话是:玩玩,试试,玩得开心。普拉特的老师真的希望看到中国学生的作品中体现出批评、质疑、热情甚至疯狂。
除了批判性思维,作品集项目的表现形式不限,主题因人而异。但是项目开发的逻辑很重要,不要做毫无根据的设计。
如果没有想法,就从自己喜欢的东西开始。毕竟玩得开心~如果想法不一样,有兴趣开心做事的时候更容易激动。
最后,我想对所有想带走普拉特的人说:如果你想来到普拉特,你要做好心理准备,接受它的快乐和成就感,承受它的自虐和崩溃,但无论如何,它会让你迅速成长。
提前通知
下一期你想看谁,你来决定
关注韩怡留言“我书+xx学校+专业”
比如我书+帕森斯+服装
信息声音最高的院校和专业
我们会优先给你找“学长/学姐”~
▼
1.《pratt 刚去Pratt一个学期,我的感受是这样的》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pratt 刚去Pratt一个学期,我的感受是这样的》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tiyu/16250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