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体育

潘汉年案 揭密:吊诡的潘汉年案件

潘汉年一生中最传奇、最引人注目的时期无疑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先是走近国民党,开始国共合作抗日,然后在汪精卫政权和日本情报机构之间穿梭。这些独特的经历成就了潘汉年,也给他带来了灾难,而遇见汪精卫似乎是潘汉年个人难以形容的污点。1995年3月,原社会事务部部长罗发表了《潘汉年误判案的历史教训》一文,这无疑是关于潘汉年一案最权威的结论。文章说:“根据档案材料,潘汉年当时所做的工作,比如打入日本侵略者和利用李士群,中央政府是知道的。”“既然汪精卫是在和胡的突然挟持下发生的,当时是无法请示的。”

目前介绍潘汉年最重要的书应该是殷琦的《潘汉年传》,此外还有彭淑华的《潘汉年审判前后》、殷琦的《潘汉年的情报生涯》等。可惜以上作品都没有给出信息来源,别人自然无法验证。彭淑华是当年参与审判潘汉年的法官。他看过很多内部资料,他的作品应该是比较权威的;在撰写《潘汉年传》的过程中,殷琦得到了公安部领导的支持。因为引用了一些机密材料,他的作品最初是在1991年由政法系统出版,经删改后于1996年由公安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不用说,是靠谱的。虽然抗日战争结束了70年,潘汉年平反了30多年,但从殷琦《潘汉年传》的出版过程中可以看出,潘汉年案中仍有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正如彭淑华所说,“潘汉年案的背景非常复杂,涉及面很广。直到现在,很多资料还没有完全解密。正是因为这个案件的敏感性还是很高的,所以那些繁文缛节的文章和作品所提供的内容难免被隐瞒和回避,所以真实性大大降低,尤其是关于潘汉年与汪精卫会面前后的情况。

首先,潘汉年是什么时候认识汪精卫的?目前国内出版的资料,如《潘汉年审判前后》、《潘汉年修传》、《潘汉年的情报生涯》等都存在一些歧义。据信,潘汉年是在1943年4月或1943年春认识汪精卫的。另外,春语嫣在网上的一篇文章说,潘汉年在1942年9月认识了汪精卫,这些文章并没有提供任何依据。

但根据国民党方面的资料,1943年10月7日,林伟(奴才室第一任主任,蒋介石的军事管家)向蒋中正作了《潘汉年与敌伪勾结的情况》的调查报告:“潘汉年是上海第十八团(军)上海办事处主任,上海沦陷后仍潜伏在上海。根据今年3月13日江苏督抚办公室的报告,南京伪满党高级官员报告说,由此可以推断,潘汉年去南京见汪精卫的时间一定不晚于1943年3月13日,确切时间大约是前一两天。判断是基于以下史料:潘汉年作为中共名人,早就和各路情报人员熟识。就在他遇到汪精卫的时候,被戴笠密令潜伏在汪伪军务部的特工鲍文培(黄埔军校第十生,重庆军统局副局长)当场殴打。鲍文培当天晚上就迫不及待地发电报给重庆,让蒋介石和戴笠知道王和潘的会面。2

国民党对潘汉年与汪精卫的会面及其会谈目的极为关注。1943年9月5日,毛青香(值班室机要组组长,分管党政军和特勤工作)向蒋中正报告:“敌(日)竭力奉承苏俄,企图完成联俄共的政策。特别希望联系中国共产党军队牵制国军的部队。现在汪精卫正在为日本拉拢八路军毛泽东,潘汉年已正式与汪伪谈判妥协。”3.上述国民党高层和情报机构对时局和各方的判断,可能含有很大的主观因素,甚至有偏见。但作为情报机构向最高司令的综合报告,基本情况不应该是虚构的,“王伪介绍潘汉年会见日本领导人”这件事,可能不全是捕风捉影。从那以后,国民党对CCP的公开指责很可能就是围绕着这个论点展开的。

还有一件有趣的事,潘汉年与汪精卫的会面,不仅出乎国民党特务的意料,大概也出乎中共地下人员的意料。就像国民党特务发现潘汉年与汪精卫相遇一样,被安插在汪伪政权的中共内部人士也被告知了这一消息,然后立即向中共上海地下党负责人(曾任中共中央局局长)刘长生报告。刘长生觉得这件事很重要,就打电报给中央局。当时的中央局局长饶漱石得知这一消息,在潘汉年回国核实情况之前,他与曾山(中央局组织部长,曾代表新四军授权与日军秘密接触)联名致电中共中央,称潘汉年在南京见过汪精卫。也就是说,在中共中央在国民党公开潘汉年与汪精卫会面的消息之前,及时从中共自己的情报网得知。

奇怪的是,为什么饶漱石要直接向中央汇报这样的重大事件,而不是和潘汉年核实?只是电报,没必要等潘汉年回根据地采访。饶漱石和潘汉年是什么关系?可能还有很多未知因素。除此之外,饶漱石曾向中央报告潘汉年“违纪”,显然是对潘汉年与日本、王交往的一些方式方法感到不解和不满。基于这种猜测,潘汉年可能对华中局局长饶漱石、陈毅等人有所保留。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潘汉年作为中央社会部副部长,对于饶漱石、陈毅等领导之外的一些特殊情况,直接向中央请示汇报,并不是没有道理的。抛开这些复杂的关系不谈,饶漱石向中央提供的关于潘汉年与汪精卫会面的信息是准确的,饶漱石对潘汉年与日本情报机构接触的怀疑是正常的。饶漱石是个刻板的人,自律性很强,有些学者精神。向中央汇报潘汉年的情况是他的职责。用狭隘的理由来解释似乎不合适。为了突出潘汉年而过于苛刻甚至诋毁饶漱石,都是不公平的。

潘汉年除了与王正权交往外,还“深入日寇内部”。恐怕很多人仍然不能理解这个谜,它涉及到两个著名的日本人,岩井英一和影佐祯昭。岩井英一是日本占领下的日本驻上海总领事馆的副总领事(后来晋升为总领事),负责收集政治和文化情报。此人战前长期在中国从事情报活动,特别注重文化和舆论宣传,是中国通。影佐祯昭曾是日本总参谋部中国班的上校,汪精卫政权的助产士。他在汪精卫政权的建立中起了关键作用,从而成为汪精卫政权的最高军师(少将军衔)。因为政要、高宗武等参与汪精卫与日本谈判的政要悬崖勒马,在媒体上大肆宣传汪与日本的谈判过程和协议,所以代表日本领导谈判的一直是中国人民中的知名人物。

潘汉年作为八路军上海办事处主任、中共香港统一战线领导人,需要经常参加各种公共活动。上海和香港是各国情报机构最活跃的地方,他们几乎不可能不关注。因此,潘汉年以这样的社会地位、地位和知名度,在上海“渗透”或“渗透”日本情报机构,而不被岩井英一等日本中国通注意,是极不可能的。况且,汪精卫系统的一些为日本人效力的特工,以前都是在中共情报系统出生的,他们很清楚潘汉年的身份。说到底,恐怕潘汉年自己也不会这么幼稚——幻想着日本人不会知道他的真实身份,中央领导托付给潘汉年这样的使命也不会这么幼稚。

既然潘汉年敢于带着这样的大义与日本情报领导人长期交往,他怎么会在遇到汪精卫的时候如此胆怯和犹豫?潘汉年是不是在和胡的挟持下突然遇到汪精卫的?在讨论这个话题之前,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当时的历史背景。

1941年12月8日,日本袭击了美国在夏威夷的海军基地珍珠港,太平洋其他地区的日军也到处发动进攻。美英日互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所向披靡。1942年2月15日,12万多英军在新加坡向日军投降。1942年5月6日,美国和菲律宾7万多人在巴丹投降,菲律宾沦陷。1942年5月8日,缅甸北部重要城镇密支那沦陷,中国远征军和英国军队失利,缅甸落入日军手中。中国海外援助面临中断,可能陷入孤立。

在国内,1941年1月皖南事变发生时,新四军称号取消,国共关系再次逆转。国民政府切断了对八路军、新四军的军费开支和对延安边区政府的财政支持。另外,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夕,日军为了保证后方安全,对华北地区进行了大规模扫荡,中共根据地遭受了很大破坏,这在今天是难以想象的。例如,1943年3月,彭在左权县一个村子里召集地方干部开会。参与者饿得连坐都坐不住。彭只好请大家躺在炕上开会。五

如果说中国的抗日战争从“九一八”事变到现在已经持续了十二年,胜利还遥遥无期的话,按照汪精卫等人的估计,现在的形势似乎还在发展,战争还要持续多久就更不可预料了。截至今年8月,投奔汪精卫政权的重庆政府官员有国民党中央委员20人,高级将领58人。他们大部分是不满蒋介石的政客和士兵,也有一部分是在未能与日军硬拼后不得不接受汪精卫政权约束的将领。1943年4月,在日本和王的军事压力下,新四军通海自卫团700余人不得不发挥中共历史上罕见的欺骗计划。后来部队改组为汪精卫政权下的苏北青香办事处保安司令部第二教导旅,称为“汤团行动”。

我们回到潘汉年和汪精卫的会面,主要涉及三个人。除了潘和王,还有,这次会议的主要负责人。他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党员,在苏联受训,被国民党逮捕后严刑拷打,但从未背叛同事。离开党后,他想回到组织,被中国共产党拒绝。虽然后来成为汪精卫政权特务总部主任、警政部长、江苏省主席,但他仍然把与他交往的中共人员视为“家人”。李士群对中国共产党的内部组织规则和运作模式并不陌生。他知道,潘汉年只是中共情报部门的一把手,无权决定中共的政策和路线。没有最高级别的授权,潘汉年不能代表党中央。如果想在汪精卫面前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利用潘汉年来敷衍、愚弄汪精卫,这件事如果被汪精卫发现,他会不会因为李和王的威望和地位的悬殊而毁了自己的前途,给自己带来耻辱?无论如何,李士群“捧”潘汉年来见汪精卫,不仅违背了与潘汉年交朋友的初衷,也得不到汪精卫的赏识。以李士群的灵巧,他会做一些内外都不是人的事情。

至于潘汉年本人,他曾多次代表中共与各方高层官员谈判协商,有过经验教训。早在1936年共产国际指示中国共产党重新寻求与国民党合作时,蒋介石就主动伸出橄榄枝,指示国民政府驻苏联武官与中共驻莫斯科代表接触,并命潘汉年与邓接触采访。双方同意今年七月在南京举行国共正式会谈,陈、陈立夫将从国民党方面出面。后来潘汉年从苏联回来,不经过延安,直接去南京和国民党高层接触。当陈二得知潘汉年没有和陕北联系,未经陕北中央和红军批准擅自来到南京时,他拒绝与潘汉年见面,只派铁道部第二部长曾养甫与潘汉年细说,并劝潘汉年尽快来陕北。就这样,潘汉年有些灰溜溜地离开了南京。六

当时潘汉年犯这样的错误是情有可原的,因为他认为陕北中部只是共产国际中国共产党代表团的一个下属,只要有代表团的指示,他就可以代表中国共产党。你不知道国民党最关心的是中国共产党的武装力量,他们需要和延安红军的统帅部直接接触。没有延安的授权,潘汉年的代表性大大降低,陈自然不会跟他谈判。上完这一课,几年后潘汉年还会犯这样的常识性错误吗?

最后,汪精卫既然要和中共合作,自然需要中共领导人的回应。仅仅通过潘汉年一个情报头子显然是远远不够的。如果汪精卫只想向中共表达自己的态度和政治意愿,或者想了解中共对国家前途的考虑,委托李士群与潘汉年谈一谈或者发一封信就够了,根本不用和潘汉年见面。汪精卫虽然只是一个傀儡政权的领导人,但每天也是充满机会的。即使是象征性的会面,恐怕也要提前做一些安排,暂时不可能草率决定。此外,汪精卫知道会见领导人是一项重大的政治行动。如果潘汉年没有高层授权,汪精卫为什么要屈尊去见一个没有高层职位的情报头子?

根据目前的说法,李士群挟持潘汉年和汪精卫为人质,意味着汪精卫、李士群和潘汉年在这件事上同时犯了常识性错误,导致了这次不寻常的会面。那么,即使不考虑这些人物的悟性和判断力,三个人同时犯错也是一个极不可能发生的事件。

接下来,人们自然要关心潘汉年和汪精卫会谈的具体内容。殷琦的《潘汉年传》中有一段相当详细的对话,总结如下:

汪精卫说,“我认识你的毛泽东先生。以前我是赞成入党的,后来有了误解。你和蒋介石结盟没有错。江独裁,我民主。我要搞议会政治,成立联合政府,吸引各方参与,邀请共产党参与。”

潘汉年说:“共产党不会来你们议会政治。也是假的。上海共产党不会代表延安。但是我可以把王先生的话转达给延安。我认为延安不会退出重庆在南京的参政会参加你们的议会。"

汪精卫补充道:“现在是个好机会。我们可以一路同行,希望共产党不要和蒋介石扯上关系。只有和我们合作,才能拯救中国。”

作者没有给出这段对话的出处,也许是从他当时审判潘汉年时自己的供词中。但汪精卫在这段对话中的角色,与当时的历史背景明显不同。早在皖南事变前后,国共双方就多次大规模开战。此后,中日中条山之战持续了一个多月。中国共产党多次无视蒋介石和国民政府的苏联顾问,直至数十万国军在日军进攻下全军覆没,近在咫尺的八路军主力也从未参战。国共之间的差距如此之深,已经到了彻底决裂的边缘。只是因为中国与海外的渠道被日军控制,国民政府对苏联有所期待,蒋介石才不得不与中共保持表面的关系。此外,潘汉年还定期向岩井英一副总领事提供有关重庆的信息,汪精卫也不会完全没有这方面的信息。在这种情况下,汪精卫还说“你和蒋介石结盟没有错”,“希望共产党不要和蒋介石扯上关系”,这是相当不合理的。

另一个令人费解的问题是,如果潘汉年和汪精卫的相遇只是为了上述谈话,那么潘汉年有什么可以不向饶漱石汇报的,为什么要隐瞒十几年?毕竟潘汉年连饶漱石知道他见了日本情报机构负责人都不在乎。如果说潘汉年在会见汪精卫之前不能请示上级是情有可原的话,那么他事后没有及时向直属上级或中央汇报,实在令人费解。目前一些出版物给出的解释无非是以下两点:

第一,潘汉年回到淮南新四军基地,党正在整风,怕被诬告处分,所以没有向饶漱石汇报。

第二,当延安在国民党公开指责他后与潘核对时,潘以某种理由予以否认,所以他不得不隐瞒。

这两个原因其实是类似的,看起来都是农业文明时代的逻辑——部长们需要见上级或者上法庭才能求情,但这种逻辑在潘汉年生活的时候已经过时了,潘汉年“采访”中央和中央局完全不合时宜空。作为南方中纪委的情报局长,潘汉年应该有自己的电台和情报通讯系统。南京是否有秘密电台潘没有介绍,但上海有秘密电台是肯定的。事关重大,国民党地下人员可以在事发当晚给重庆发消息,中共上海地下党也可以立即给上级发消息。难道潘汉年没想到事后马上给延安发消息说明情况?潘汉年见过胆战心惊的李士群和臭名昭著的影佐祯昭,中央没有异议。偷偷遇到汪精卫有什么心事?

另外,即使潘汉年没有及时向延安发报告,延安也要及时对潘汉年本人进行核实和质询,只有在被国民党指控后才质询潘汉年,这是不合逻辑的。目前关于潘汉年的作品没有给出国民党公开指责中共这件事的具体时间,但估计间隔不会太短。毕竟国民党收到这样重要的情报,在没有接到最高当局的指示之前,是不能公开揭发的。从林伟、毛、向蒋介石提交的报告和于一九四三年九月发来的电报来看,“伪满方面是否有潘汉年的活动,并提请两系(中央和军统)局进行报纸调查?”7、国民党不应在1943年9月前披露此事。如果这种猜测是正确的,那么在国民党公开指责之前,延安将有半年左右的时间来核实这件事。可以说,延安对这次会议的认可和否定,与外界因素无关。

1945年春,潘汉年回到延安,不久就被毛泽东亲自召见。不久之后,毛泽东签发了一份由刘少奇和康生署名的电报给饶漱石:”...至于敌伪和国民党特务机关,他们说汉朝去南京和日本谈判,遇到了汪精卫等。,这完全是造谣中伤。在利用李士群的过程中,汉代毫无疑问,相反,取得了许多成就。这种工作以后还得做。汉朝的延安,毛主席(已经)给他讲得很清楚了。“八

中央政府无疑是清楚潘汉年向日本驻沪领事提供的长期信息,以及左等的近况的。至于潘汉年的近况,外人无从猜测左的高级军师是喝茶还是有其他内容。潘汉年立即与赵真会面的新闻影响绝对不亚于与汪精卫会面。但是,从这封电报中我们看不出中央对潘汉年有一点责怪。相反,在国民党公开了潘汉年与汪精卫的会面,延安又获得了中央局两年的有关资料后,中共中央只是以“造谣诽谤”的方式对此事实置之不理,并告诉饶漱石“汉朝绝对没有怀疑”,强调向中央说清楚的不是潘汉年,而是毛主席向他(潘汉年)解释清楚的。这封电报中双方的陈述和隐含的关系,无疑值得研究人员细细品味。

李士群死了,汪精卫死了;日本人倒了,国民党输了。作为WINNER的一员,潘汉年是怎么认识汪精卫的,又是怎么没有的?这么老的东西十几年了,已经完全和大局无关了,潘汉年被它定罪简直不可思议。特别吊诡的是,所谓向中央隐瞒真相的潘汉年成了罪人,而及时向中央提供准确情报的饶漱石也成了罪人,是饶漱石潘阳反革命集团的首犯,更令人匪夷所思。总之,关于潘汉年的繁文缛节越看越糊涂,中央对潘汉年的重视总给人一种不是酒的感觉。

评论:

1.蒋中正总统的文物,革命文学-中国共产党的阴谋与变化(一),台北国立历史博物馆藏,002-020300-00050-068(引自林玮婕《潘汉年与国民党关系研究》)

2.潘汉年在2010年10月24日误看到汪精卫的《赤峰日报》第三版

3.蒋中正总统的文物、手稿,台北国立历史博物馆藏,002-060100-00180-005(引自林玮婕《潘汉年与国共关系研究》)

4.潘汉年在南京汪帆《党史集》2013年第4、5期与汪精卫相遇的历史真相

5.百团战争的历程及其重大历史意义——蒋捷《中共党史专题报告汇编》

6.潘汉年最好的论证和必然的王彬彬

7.蒋中正总统的文物、手稿,台北国立历史博物馆藏,002-060100-00180-005(引自林玮婕《潘汉年与国共关系研究》)

8.《潘汉年传》第256页

【趣味测试:这个女人会怎么样?正确答案的智商在120以上]

面对死亡,即使突破底线,无情无义,也未必能活下来。

这个女人会死吗?答案肯定不简单,正确答案的智商在120以上

你看到了吗?如果你真的看不见-

打开微信,关注微信号:NH mezhi(←长按文案),回复“生存”就知道考试答案了

1.《潘汉年案 揭密:吊诡的潘汉年案件》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潘汉年案 揭密:吊诡的潘汉年案件》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tiyu/1635486.html

上一篇

"百香果女童遇害案"被告获死刑 到底是什么状况?

下一篇

hopper 今天开始学逆向:反汇编的利器 IDA 和 Hopper 的基本使用

影佐祯昭 揭密:吊诡的潘汉年案件

影佐祯昭 揭密:吊诡的潘汉年案件

潘汉年一生中最传奇、最引人注目的时期无疑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先是走近国民党,开始国共合作抗日,然后在汪精卫政权和日本情报机构之间穿梭。这些独特的经历成就了潘汉年,也给他带来了灾难,而遇见汪精卫似乎是潘汉年个人难以形容的污点。1995年3月,原社会事务部部长罗发表了《潘汉年误判案的历史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