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市发布了《北京市2017-2021年及2017年住宅用地供应计划》和《北京市2017年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计划》,明确提出未来五年建立购租并举的住房制度,优化住房供应结构,总供应量150万套,仅2017年的供应计划就将是原计划的两倍。
具体来说,在五年计划中,北京将提供6000公顷土地,住房建设需求将达到150万套,其中包括100万套产权住房和50万套租赁住房。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全市住宅用地计划供应量调整为1200公顷,是此前计划的两倍。
对此,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认为,根据目前北京的住宅库存数据,这个数字还是比较大的。从套数来看,每年新增成套房屋约30万套。目前,北京市场大约有10万只可售股票。根据计划,每年是库存的2-3倍。在调控方面,也是317以来的一系列减量化调控——减少需求和投资后的加成。
北京市规划和土地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表示,2017年,住宅用地供应应在各区进行逆转,并按照既定的时间节点如期完成。区、市级行政主管部门对土地供应计划的执行情况已经纳入市政府的监督内容,并将在年底进行评估。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土地管理系教授叶建平指出,一个是盘活存量,比如包括原有的工业用地,释放一部分土地,更多的走向外围,集体土地1000公顷。土地开发是周期性的,现在不需要供应,包括征地、拆迁、一级开发、入市。如果符合两部规定,市可以问责,不按计划实施,区县就完成不了任务。
根据北京市规划和土地委员会的数据,今年第一季度,北京已经提供了约230公顷的经营性土地。其中商品房供应土地161公顷,是去年商品房实际土地供应量的1.5倍。
该方案除了增加土地供应外,还明确指出,北京将推进住房用地供应方的结构改革,促进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的完善,实现住有所居的目的。
具体来说,北京将坚持“房子是为了居住,不是为了投机”的定位,优化和改善住宅用地供应结构。未来五年,产权约占70%,租赁约占30%。商品房约占产权房的70%。在商品房中,自住商品房和中小型商品房约占70%。
同时,中心城市将适度增加居住用地;在中心城区以外,自住商品房和租赁住房的土地供应应当得到保障。统筹考虑新型城镇化和保障性住房建设,同时完善配套设施,为中心城区救助人口到周边地区生活工作创造有利条件。居住用地优先布置在火车站和大容量公共交通走廊节点周围,毗邻工业园区、城市副中心和重点新城,在规划中起到引导作用,把握居住用地供应的节奏和时机,注重提高设计和建设质量,实现产业与人口、住宅与交通的有效对接。
值得注意的是,在住房分配方面,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最近表示,公共租赁住房应在特殊基础上从自有住房中分配,以增加非北京“新北京人”的供应。为了稳定房价,解决“新北京人”的住房困难,满足他们的燃眉之急。
据悉,朝阳区马圈营项目300套,大兴区高米店项目100套,均为北京市社会住房中心所有。共有400套公共租赁住房来源,其中不少于30%,即120多套将分配给“新北京人”进行特殊租金分配,其中优先分配给本项目所在地区的工作。
在自建房方面,北京准备在昌平的自建房改造项目——北京湾项目中提供不少于30%的住房和约780套房,并出售给符合本市限购政策的非北京籍无房家庭,其中在项目区工作的家庭优先。
对此,张大伟表示,试点后,将形成“新北京人”公共租赁住房和自住住房专项分配的长效机制。新政将有效稳定购买急需住房的预期,减缓现阶段的紧张局势。然而,必须注意的是,政策效果取决于最终的实施。记者梁倩
1.《北京加速住房用地供给侧改革 优化住宅供应结构》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北京加速住房用地供给侧改革 优化住宅供应结构》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tiyu/17249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