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09月13日电“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及96名船员13日抵达深圳,成功完成中国海洋38号第二次航行的科学考察。4月9日从三亚出发,这一段航行了2219海里,“蛟龙”9号潜入南海,显示了它在“探矿”和“科研”方面的才能。

划定1000米多金属结核采矿试验的目标区域

“该段利用‘镇龙’高清摄像机、精确采样等独特的技术手段,对南海三个拟建选矿区的结核和结壳分布进行了探索,初步掌握了试采调查区多金属结核的分布特征。封锁的A区和C区可以作为预选区的主要区域进行采矿试验。”该航段现场指挥总指挥吴长斌说。

多金属结核是深海的重要矿产资源。“蛟龙”号为南海多金属结核采矿试验选址进行了5次潜水,初步掌握了南海拟勘查区结核资源的分布状况和资源潜力,为我国下一次采矿试验奠定了基础。

同时,本节获得的海洋地质、海洋化学、物理海洋和其他专业的海洋环境数据为随后进行的1000米多金属结核采矿试验的海洋环境影响评估提供了技术数据支持。

“震龙”搞了个“恶作剧”来帮助科研

“南海中部镇北海山的两次潜水,是我国首次沿南海海山剖面自下而上的系统观测,获得了珍贵的玄武岩、沉积物、近底海水和生物样品。其中,玄武岩样品为研究南海新生代海山的形成时代和演化提供了依据。”这个飞行段的首席科学家史学发说。

“蛟龙”号在南海北部两次潜水探测浊流沉积,利用“蛟龙”号的近底测深侧扫、高清摄像、精密采样等特殊技术手段,获得了南海北部台湾峡谷现代浊流的直接地貌和沉积证据,丰富了对该地区峡谷浊流的科学认识。

“蛟龙”号还展示了它在海洋生物学和生态学方面的才华,收集了丰富的生物和近海底海水样本,并拍摄了大量珍贵的视频和照片。

吴长斌表示,“蛟龙”在该飞行段整体技术稳定,各系统设备性能可靠,很好地完成了作业任务目标,验证了潜水器的作业操作和应用能力。

第二批潜艇艇员已取得成为初级潜艇艇员的资格

记者在该航段的作业现场看到,第二批6名学员参加了9次潜水,完成了第二轮独立主驾驶作业。最后一次下潜,见习潜艇艇员齐海滨、陈云赛作为主副驾驶员,在复杂的海域和山区完成了下潜作业。

“这是我们第一次作为实习潜艇参加‘龙’潜水。作为主驾驶员不同于以往作为副驾驶或在高级潜艇指导下的主驾驶操作,需要承担水下设备安全、航行安全和完成作业任务。运营过程相对顺畅,积累了更多的驾驶经验。”祁海滨说。

吴长斌表示,6艘见习潜艇成功地用“蛟龙”号完成了预定的潜水任务,熟练地使用机械手抓取泥沙、岩石和生物样本,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根据相关要求,他已经具备了初级潜艇的资格。

本次航段结束后,“蛟龙”号将于本月16日前往雅浦海沟和马里亚纳海沟进行第三次航段的科研任务。

1.《"蛟龙"号9潜南海 "探矿""科研"大显身手》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蛟龙"号9潜南海 "探矿""科研"大显身手》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tiyu/17543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