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中国全图
公元383年,前秦皇帝傅坚在淝水之战中战败。曾经统治了大半个中国的前秦帝国崩溃,组成前秦民族马赛克的各民族纷纷自立,互相攻击,中国北方再次陷入混战。386年春,鲜卑拓跋部首领拓跋珪恢复代理国家。同年,改名魏,开始征服周边民族政权。到398年正月,北魏皇帝拓跋珪占领了华北大部分地区。正是在这一年的七月,拓跋珪宣布“迁都平城”,修建宫殿,设立祠堂、社稷坛等祭祀机构。在493年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前,平城一直是北魏的都城,随着北魏疆域的扩大,成为北隔大漠、南接淮海、东接辽水、西接焉耆的庞大帝国的统治中心。从历史长河来看,它是改变这座城市命运,最终使其成为辽金明清西京边防中心的关键事件。
那么,北魏为什么选择平城作为都城呢?
秦汉以来,平城虽然因汉高祖对邓白的包围圈而闻名,但就地位而言,它只是雁门县管辖的一个郡,汉代的郡各有一个太守和一个校尉。但边境地区军事形势严峻,十字路口驻扎的上尉往往不止一人,视位置而定。平城是雁门县东吴校尉所在的地方,军事地位比一般县更重要,但仅此而已。根据今天的考古发掘,汉平城县位于今天的游乐场城市大同市。城址东西长1000米,南北宽600米,规模与边境地区普通城址相近。
398年,都城为平城时,北魏统治范围内不乏名城。其中最著名的是邺城,这是河北省的一个著名城市,也是曹操的专制君主所在地,自西晋末年以来,邺城也是许多政权的首都,如后赵和颜倩。而且,今年正月,拓跋珪去邺城,巡视皇宫,意在定都。但几天后,他突然匆匆离开邺城,回到岱北。几个月后,和平城被指定为首都。
与和平市所在的代北相比,邺城优势很大。它所在的漳河流域水陆资源丰富。早在战国时期,魏国地方官西门宝就挖渠,修建了发达的灌溉系统,是当时著名的粮食产区。而且地处华北平原中部的邺城,是太行山东麓主干道的枢纽,是曹操建立的水运系统的中心。这样,邺城就可以聚集大量的粮食来供养日益庞大的皇室、贵族、官员、军队、奴隶、百工等。作为首都必备的消费人口。
平城所在的代北地区气候寒冷干燥,降水稀少,土壤质量相对较差,不是汉代重要的农业区。汉末战争迫使当地汉人离乡背井,中断了农耕传统,削弱了经济基础。而且平城地处山西高原北部,与粮食主产区华北平原相隔,被高高的太行山环抱,地势崎岖。拓跋珪从邺城回到代北时,特意派了一万人挖山路,可见交通不便,所以从中原运送物资来助都城变得非常困难。况且,前朝的曹操、胡适、慕容惠等人建成后,邺城的城池和宫殿都很完整豪华,难怪拓跋珪有都城。
北魏北戴宗地图
那么,拓跋珪为什么要把都城定在平城呢?
首先是当时的政治形势和战争形势决定的。北魏的核心力量是由拓跋部为首的众多部落联合而成的政治集团。他们虽然团结勇敢,但战斗力强,但毕竟人数少,而中原人口多,当地汉人等各族豪强对北魏政府心存疑虑。如果它的首都在这里,拓跋集团的人口劣势就暴露出来了。415年,代北连年霜冻干旱,许多居民饿死。有官员建议迁都邺城。大臣崔浩和周濂认为,这将使中原人民看到鲜卑人的现实,影响北魏的国家首都,从而阻止首都的移动。
更重要的原因是当时北魏统治集团的发展阶段。拓跋珪,道武帝,幼年被前秦迁徙到大陆,中国文化水平比较高。但就整个拓跋部而言,其社会文化发展水平仍处于不发达阶段,部落联盟色彩浓厚。直到道武帝去世,仍然存在兄弟兄弟继承法,皇权还需要加强。在经济形式上,畜牧业和狩猎是主要的生产方式。北魏初年,国家财政和贵族财产往往是以牲畜来计算的。比如梁武帝统治时期,王坚因战功被赐“奴婢数十,杂畜数千”,可以说明问题。太武帝本人就是个牧民。他曾在公开场合说:“中国人穿的是羊皮,为什么要用棉丝?”
狩猎经济也是如此。拓跋鲜卑原本是一个狩猎民族。当舒威·姬旭追溯他祖先的事迹时,他说:“北国隐蔽的首都,广阔的荒野,畜牧业迁徙,狩猎工业。”狩猎也是游牧经济的重要补充。而且狩猎活动既有军事演习的色彩,又有很大的娱乐功能。所以北魏定都平城后,狩猎经济和狩猎活动依然活跃,从君主贵族到平民的狩猎活动史无止境。
在这种情况下,拥有大量牲畜财产的拓跋鲜卑统治集团成员作为牧民和猎人,自然不适应中原的气候和环境。为了团结拓跋族的力量,统治人口远远超过中原,拓跋珪只能选择接近拓跋族故乡的代北地区。
戴望城东城墙
第二,和平之城的优势。
从地理上讲,说到城市的区位优势,分为不同的区位规模,选择代北地区作为济福,这是平城首府的大区位条件。然而,当拓跋族进入代北地区,作为“冀内之地”经营时,却面临着汉代雁门、数十座古城。它为什么一个人选择平城?从战略意义和城市基础来看,Mayi城是西汉初期韩国的都城,周边土地相对肥沃。其财富一度引起匈奴觊觎,是汉武帝“玛仪之谋”的诱饵。战国时期,戴军是戴蓉的都城,西汉的都城曾在此建立。它的位置靠近胡飞路,是连接大同盆地和华北平原的交通枢纽。成是汉代雁门县和定襄县的行政公署,规模较大。【编者按:作者曾写道“一个边塞和商贸中心是如何变成一座衰败的古城的?”,介绍右玉古城。]皋柳城曾是汉朝军阀房鹿占领的地方,也是东汉的县城。这四个城市的规模大于平城,戴军市的周长甚至是平城的三倍左右。很难想象像平城这样的普通县城最终会脱颖而出。
舒威的一个故事给了我们一个线索:
道武帝时期,礼仪跋被判死刑。在被判刑之前,他对前来送别的弟弟们说:“如果北方不毛之地,你们可以住在水的南方,这样你们就可以耕种好田地,并把它们推广到工业中去。互相鼓励,各干各的。”水就是今天的桑干河,流经代北地区的中心。而后记其实是在暗示弟弟们逃走了,确实是借口逃离了北魏。不过,我既然当着宰官的面和主管说话,自然不可能胡说八道。由此可见,在现代人眼里,桑干河以北的农业条件应该不如南方。
问题是就整个桑干河流域而言,整体水热条件相差不远。除少数地区外,桑干河两岸河谷年平均温差小于1,桑干河以北部分地区降水和光照甚至超过河南。总的来说,桑干河南北的地理环境不足以造成农业发展的重要差异。
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北魏核心地区的民族和经济分布格局。东汉后期和西晋时期,虽然边境郡县被破,大量汉人逃亡,但郡制和一定数量的汉人留在桑干河以南地区,农业基础相对较好。北魏初期,昭城皇帝施一古和道武帝拓跋珪都计划在这一地区建都。拓跋珪称王维,是在桑干河以南举行的仪式。
但是拓跋珪确定吉甸地区前后,有一系列的配套措施,一是以平城为都城,二是将大量居民迁徙到戴迪,包括拓跋及所辖的许多游牧部落,然后迁入,以及他们驱赶的大量牲畜和野兽。由于桑干河以南仍有一定的农耕基础,迁徙的汉人、土河等农耕人口在此定居;桑干河以北地区开阔,水生植物丰富。北魏时期,以平城为中心,修建了大量的园林和牧场,以满足牲畜和狩猎人口的需要,形成了畜牧狩猎经济区。这一带的居民大多是拓跋部的“中国人”,他们生活在平城周围,形成了吉甸的核心地带,对于保证中国人的战斗力,维护皇室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这种以桑干河为界的经济分割是北魏在北方建都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我们来看看桑干河以北的几个重要城市:吴山、平城、柳高各守一条通往内蒙古高原的通道,地位很重要。但汉代以中原为核心,边郡交通路线垂直;北魏以取代北为核心,平城中间地位优势凸显。
北魏平城遗址
所以,从整体上看,北魏选择了以沙漠为依托,俯瞰中原的桑干河流域作为根据地,而地处牧猎经济区的平城,是其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传统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确实是最佳选择。在之后的漫长岁月里,即使民族、政治、经济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大同仍能保持其区域中心城市的地位,这显然是原因之一。
1.《平城 北魏为什么要定都平城?》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平城 北魏为什么要定都平城?》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tiyu/17560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