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着各种服装摆姿势拍照的大学毕业生是怎么想的?是一种失落,还是一种自由,还是审美多元化?

新景俊最近看到一个新的梗叫“自由泳”。根据演员吴亦凡的说法,“即兴说唱”是嘻哈音乐中的一个意思,还有一个可爱的表情包“你没有自由式吗?”“你没有自由泳,你不配做朋友!”并且开始流行。

一个让人措手不及的流行词。

经过这样的演变,自由泳的意义变得模糊了。但从构词到表情包,似乎真的有一种对自由和自由的追寻:“摆脱束缚,拒绝‘穿衣’,潇洒摇摆!”

如果有这样的意思,我们就来说说今天的毕业照大学。你可能知道,毕业照近年来引起了极大的关注。有汉服,旗袍,红卫兵,民国风,绿皮火车风,有模仿流行电影的,有花里胡哨的《廖》,有抱着孩子拍幸福照的。

《哈利波特》里骑扫帚经常被模仿。

今年的毕业季刚刚结束。被称为“美女”的毕业生照片,依然被网络追捧;文艺小清新,影视cosplay趋势依然强劲;《裸奔》失宠并逐渐淡出网络视野,但也出现了一批新的非常规毕业照“突出重围”,如26女追一男毕业照,或医学院幽灵毕业照。现在的问题是,这些毕业照有自由泳吗?

很难否认,毕业照是对大学生身份最明显的想象。就今天的中国大学而言,有民国自由独立精神的想象,有汉唐盛世的本土传统想象,有欧美自由逍遥的想象。每一种想象都有其特定的历史,或者说“历史性”,这大概就是为什么前几年有些款式会被人争议的原因。

但是,各种服装和姿势的大学毕业生是怎么想的呢?是一种失落,还是一种自由,还是审美多元化?

下面这篇文章的作者是一个年轻的学生,他关心的是谁在制定审美标准。在他看来,日益丰富的服饰和姿态只是一种审美自由,是一种渴望被认可的张扬个性。

所有的毕业生都必须拍摄毕业照

不仅仅是为了纪念

“人为什么要留照片?”

“为什么,谁知道呢!为什么人们要保留这些松散的女人、垃圾和零碎的东西?他们就是这么做的!仅此而已。”

“有的人留着东西,有的人一旦时代变了就把东西扔掉。那是气质问题。但是我们现在说的是照片。为什么有人要特意留照片?”

“如果你问我,要么是因为他们不想扔东西,要么是照片让他们想起……”

-阿加莎·克里斯蒂的《清洁工之死》

阿加莎·克里斯蒂《清洁工之死》

阿加莎·克里斯蒂的《清洁工之死》中的讨论揭示了拍照和保存照片的意义——提醒人们某样东西曾经存在过。虽然在阿加莎的小说中,主人公保存照片是为了纪念他对某人的“恨”,但更多的人保存照片是为了纪念美好的事物,尤其是象征生命节点的一个摊位。不管你喜不喜欢,拍照已经成为一种不可避免的仪式。因此,毕业生给毕业照拍照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做法。

古往今来,无论毕业照的形式发生了什么变化,它的基本功能都没有改变。一个是纪念,一个是展示。

所谓“纪念”,就是为了抵御时间流逝的焦虑。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任何媒介可以与静止图像相匹配。文字太抽象,动态图像每一帧都可以回放但还是路过。只有照片才能完整地永远记录一个瞬间。

摄影给人一种抓住不真实的过去,满足人的需求,记录人的经历的错觉。

——苏珊·桑塔格的《摄影》

摄影作者:苏珊·桑塔格

毕业照“纪念”的实质是抵御同学分离和毕业的焦虑。从幼儿园到大学,每个学习阶段结束都要考毕业照,但大学阶段的毕业证最受关注。这背后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大学毕业的意义与过去不同。大学毕业大多意味着步入社会,甚至进入更高级的学习阶段也会离成人焦虑更近一步,分散在世界各地的学生可能很少。离开会引起焦虑,保存照片会带来一点安慰。

毕业照的第二个功能是“展示”。这是照片的属性。每张照片都是为了看而拍的。但是,随着展示平台的不同,观看人群的不同,照片的影响力自然会发生变化。照片中的人、摄影师和观众一直在相互影响,在社交网络发达的今天,这一点越来越突出。

风格多变的毕业照

在社交媒体上寻求情感共鸣

虽然照片的展示功能没有改变,但是对于毕业生来说,毕业照的展示平台已经不是以前的样子了。

过去,毕业照使用印刷媒体作为传播途径,照片必须印在纸上才能到达观众手中。传播力有限,一起看照片达到情感共鸣的范围有限,摄影器材和胶片有限,所以当时毕业照的招数不多。

随着摄影设备的普及和社交媒体的发展,照片可以在电子媒体的背景下自由传输,大大降低了传输成本。社交媒体的存在扩大了受众覆盖面,也给毕业照带来了更多的游戏。

毕业照不再给自己和朋友看,但现在他可以给朋友圈的所有朋友看,他也可以把它放在微博上给网络上的网民看。

更大范围的“一起看”意味着更大范围的“情感共鸣”,单纯记录外貌和生活的照片过于传统,无法满足当下的社交网络。

因此,“民国风格”在毕业照流行起来,因为很多人向往民国时期那种纯粹的大学氛围。“民国”在当下无疑是美化了的,学生们通过毕业照来强调自己的文化身份,强调自己所向往的是五四时期的自由精神状态。

小清新文艺毕业照火了。桌面文艺,日式小清新滤镜,绿黄滤镜,绿皮火车,草,沙滩,吉他...如今,这些元素在毕业照随处可见,因为许多人想要过这样一种理想的“小而幸运”的生活。

滑稽模仿毕业照火了。轻松诙谐的风格体现了很多人向往舞蹈学院的态度。此外,这些被毕业照模仿的作品中,有很多是和同龄的人一起长大的作品——比如《深雨》这样的琼瑶剧,比如《火影忍者》《龙珠》这样的动画,还有《哈利·波特与美国队长》这样的热门电影...通过滑稽的模仿很容易回忆起这些共同的集体记忆。

《女巫之家分娩》。

这些毕业照中的许多与真实的学生生活无关,理由是“为了好看”和“为了好玩”。“好看”和“好玩”的背后是集体心理。

这时,毕业照不仅是为了纪念,也是为了向朋友们展示。除了记录生活,还需要传递集体热衷接受的额外价值,才能“有趣”,在朋友圈获得大规模的“好评”。这是一场社会狂欢。狂欢的基础是共鸣和情感,而社交网络提供了共鸣的基础。基于共同的情感共鸣,我们一起在网上讨论赞美,跟风呼吁共同的向往和集体记忆,在告别校园的时候宣泄。

“另类毕业照”

谁设定“另类”标准?

毕业照带来的不仅仅是共鸣。朋友圈上面,有微博和网络论坛BBS……...在摆脱社交礼仪的限制方面,一些同样是为了“好玩”而制作的越界毕业照可能会引起争议。

比如前不久,石家庄医学院和Xi安医学院的女生拍了《鬼毕业照》。照片不是五颜六色的。女孩们穿着白大褂,留着长发,在空无人的走廊里游荡。拍完戏,女孩说:“我怕我自己……”

网友对此有各种评论。有人说现在大学生真的可以玩了。有人评论说,这种毕业照的脸没有纪念意义。有些人上网说他们为自己的白大褂感到抱歉...

展望未来,成都也点燃了一批另类毕业照。一个穿着短裙的大学女生在男尿壶前假装小便。许多网民指责他们“病得很重”...

既然有“另类”的毕业照,就说明它是在某种“法律文化”的参照之下。随着社会的发展,“另类”不再指不同于正统仪式化的毕业照的创意照片,而是指那些违反社会文化隐性规范的照片。

摄影的普及和媒体的发展改变了社会,我们处于视觉消费社会。“看”是一种“消费”,媒体为消费提供了平台。在消费的浪潮下,图像为了吸引人而趋于审美化、标新立异。然而,无论多么标新立异,意象都确立了文化审美标准。

除非有特定的语境,否则摄影不会呈现任何不美的东西,也不会呈现任何给人带来不愉快感受的东西。具体的语境,比如新闻摄影,会捕捉到社会的一些黑暗面,但是有新闻价值。值此毕业照之际,每个人都认为照片应该反映校园生活美丽而难忘的一面。前一节提到的“民国体”和“电影模仿”与自由、轻松、幽默等“美”的元素有关,而鬼毕业照与“美”无关。毕业照的“小便器”放大了隐藏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脏”的一面,给人一种不好的印象。

想象一下,如果“小便池”毕业照是为了打破女性性别的刻板印象,那么每个人在日常活动中穿衣和拍照是否更容易被接受?

“他者”与“创造性”的界限

有些事情是社交媒体改变不了的

随着社交媒体的发展,毕业照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它为个人提供了一个发言的平台和一种全新的人际联系方式,这使得更加个性化的毕业照在广泛范围内产生共鸣和传播。假设没有社交网络,这些五彩缤纷的毕业照很可能不会出现。

但也有一些潜规则是单靠社交媒体无法改变的。很多人在追求个性的同时,把社会盛行的审美标准和用相机捕捉世界的内在标准内化,这就是“另类”和“创意”的界限。与被大众接受的创造性的毕业照相比,还有一些不同于大众审美标准的“另类”毕业照。

毕业照对新思想的追求最终是解放受传统限制的自我。正如普鲁斯特在《追忆似水年华》中所说,一个熟悉的事物呈现出一个陌生的形象,这个形象是陌生而真实的,所以对我们来说更有吸引力,因为这个形象让我们走出了常规,同时也让我们通过唤起一个印象来回归自我。

但是,在反抗传统的同时,也受到传统的制约,就像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在《摄影的社会定义》中所说的那样:消费者一方面觉得自己有权利保持纯粹的消费者身份,自由地做出判断,另一方面又觉得自己在文化领域内受到客观标准的衡量。

在狂欢和辩论之后,处于话题漩涡中的毕业照的主人将永远离开大众的视野,回归自己的生活。如果你不得不担心一些“另类”的毕业照是否可取,也许尼采有一句话可以作为答案——

"经历一件奇妙的事情,意味着有必要错误地经历它. "

“错误”不代表错误。毕竟,没有人有权剥夺我们的言论自由,而不对他人造成实质性伤害。

1.《Freestyle毕业照:是身份的迷失还是审美的自由?》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Freestyle毕业照:是身份的迷失还是审美的自由?》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tiyu/17827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