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预计阅读时间为5分钟3000字左右
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历史唯物主义、时间观念空、历史证据、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个方面,作为一个整体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每种素养在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中都有自己的定位,体现出自己不同的特点,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使他们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必要的品格和关键能力。本文以“历史解释”素养为例,提出以下三点培养建议,仅供教师参考。
一个
展示历史全貌,让学生全面了解历史
所谓解释,就是对某件事进行分析和澄清,并说明其含义、原因和理由等。所以,解释任何历史事物,前提必须是根据各种史料充分理解和认识这个历史事物。任何片面的理解都会导致历史解释的不准确和偏差。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在历史课本知识之外补充相关史料,尽可能让学生看到历史的全貌,使学生对历史事物形成全面的认识,这是形成“历史解读”能力的第一步。
比如对北洋军阀历史作用的评价,就经历了一个从简单否定到适当肯定某些方面的发展过程。认为北洋军阀破坏资产阶级民主,实行专制独裁是对历史发展的巨大反应,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无穷的灾难。就北洋军阀的本质而言,这些评价应该一针见血。但从综合来看,从中国现代化的全过程来看,北洋军阀在近代中国的政治社会舞台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作用不容忽视。
教师在讲授北洋军阀史时,可以补充以下相关史料,让学生了解这一历史时期社会的方方面面,对这一历史时期形成较为完整全面的认识。
据统计,从1912年到1927年11月,北京市政府批准注册的工商企业有1627家,平均每年注册102.8家。注册企业包括纺织、矿业、化工、机械、银行、保险、电力、航运、火柴、医药、文化、农林牧渔水利。根据汤纳的统计,中国有30多家工厂,其中1913年279家,1920年808家,1928年2327家,1928年的工厂数量是1913年的8.3倍。
——《张静茹与刘志强:北洋政府时期中国社会的变迁》,25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
材料二据统计,武昌起义后的半年间,十年前中国的报纸有100多种,急剧增加到500多种,普通学校达到4200万所。新报多集中在北京、天津、上海、武汉、广州等大城市,其中北京50种,上海40种,天津35种,广州30种,浙江20多种,湖南11种,武汉9种。
——《张静茹与刘志强:北洋政府时期中国社会的变迁》,155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
通过阅读以上两份材料,学生可以看到,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由于内外环境的影响,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方面都表现出传统和现代的深刻演变。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得出这样的结论:在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确实在缓慢发展,新的社会生产力和相应的新的社会因素在增长。这一教学过程使学生在阅读相关史料的基础上充分了解北洋军阀的历史,反思以往对北洋军阀的评价,并提出自己新的解释:我们不应该完全否认中国社会在北洋军阀统治时期进步缓慢的事实。
2
注意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历史
现有的历史课程大多是通过每个知识点进行的,强调历史发展的时机性,让学生纵向把握历史发展脉络。此外,为了让学生深刻理解历史事件,教师还应注意课堂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同时让学生理解历史事件之间的横向联系,揭示其表象背后的深层因果关系。
中日邦交正常化是20世纪70年代中国在外交领域取得的一项伟大成就。那么,为什么这个时候中日邦交正常化,有什么样的背景呢?这是学生理解这一历史事件的关键点。教师在讲解这一内容时,要结合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和尼克松访华的历史事实,让学生认识到中日邦交正常化是一个逐步实现的过程,有其深刻的国际背景。
首先,二战后日本被美国单独占领,逐渐成为美国在远东地区进行冷战的基地,对新中国构成威胁。因此,对日政策成为新中国外交的一个重要方面。其次,日本政府长期追随美国,对中国采取敌视政策。20世纪70年代,国际形势发生了变化。当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时,日本各阶层要求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呼声越来越高,导致中日关系出现突破。经过三次会谈,双方最终签署了《中日联合声明》。声明明确指出,中日复交是实现“战争状态的结束和中日邦交正常化”。日本也在声明中表示:“我感觉日本过去的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并表示了深刻的反省。”有了以上的历史背景知识,同学们对中日邦交正常化会有更深的了解。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任何历史事件都不是孤立的,它的发生是由各种因素的积累造成的。因此,在学生对历史事物全面理解的基础上,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让学生将对历史事物的记忆提升到理解的层面,领悟历史中发生的各种情况,了解历史中各个方面的关系,进一步理解历史。可以说,历史理解是历史解释的基础。
三
开展合作探究,鼓励学生以合理正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
历史解读是对学生历史思维、历史分析和表达各方面历史核心素养的综合要求。在日常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设置历史主题,组织学生开展合作探究活动,鼓励学生收集史料,分析历史事物,识别不同的历史解读,以理性、正当的方式表达对历史事件的看法,从而形成历史解读能力。
比如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衣、食、住、行、用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这些变化对人们的生活方式有很大的影响。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家庭访谈、社区调查和门票收集,学习社会调查和收集历史数据,让学生全面清晰地了解这个历史时期人们的生活水平。接下来,学生们对比分析不同时期的历史条件,深刻了解改革开放前后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最后,通过小型学术报告的形式,学生可以解释这一时期社会生活发生巨大变化的原因,从而形成自己对这一历史变化过程的理解、认识和解释。
培养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历史学习和训练,使学生掌握历史学科的方法,具备历史学科的相关能力。历史解释能力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综合表现,渗透了唯物史观、时间观空、历史证据、家国情怀四个方面,是对学生历史学习能力的更高要求。因此,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层次,循序渐进地开展教学活动。首先,让学生阅读史料,充分了解历史事物;其次,学生鉴别分析史料,充分了解历史事物;最后,通过思考,学生可以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历史事物。这是一个培养历史解释能力的完整过程。
文章来源于《新课程教学》,2018年第7期
作者|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本期编辑是吴楠
1.《历史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 |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育建议》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历史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 |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育建议》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tiyu/17918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