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多年前,历史学家陈垣去世,他的后人将他的手稿捐赠给北京图书馆。不久前,陈垣的弟子、历史学家柴德庚的后代将他的史记等著作手稿捐赠给国家图书馆。至此,这些记录师生爱国学者学术历程和人生选择的手稿,有了共同的归宿,成为一个民族的公共文化记忆。
20世纪40年代,陈垣在北平沦陷区写下《通鉴胡注表微》,揭示了胡三省《资同治鉴注》所隐含的故国思想和亡国之痛,从而表达了学者们自己深厚的爱国情怀。与陈垣处境相似的柴德庚,通过《齐馆集谢三彬研究》一文,批评谢三彬未能守节,明末两次降清,指责汉奸卖国求荣。看到事物,想到人,今天的读者还能想象出两代以学习为战场,以纸笔为剑的学者的风范。
一个手稿、一幅画、一件神器、一部戏剧,本来是一个人或几个人创作的,但一旦进入公共文化领域,所承载的知识、情感、道德观念就被大众所共享。大众文化空时期,人们一边看书,一边欣赏一幅画,一边看一部剧,既收获了个人知识的积累和丰富的情感,又使自己与前代、同时代乃至后代产生了关联。在这些过程中,每个人对国家、历史、民族、文化的看法不断被改写。
欣赏五色水墨画,轻抚秦砖汉瓦,吟诵唐诗宋词,无论是来自长江还是黄河的两岸,无论是生活在雪域北国还是椰风海韵的南疆,中国人都能体会到祖先的艰辛,感受到几千年灿烂文明带来的荣耀,当然也能想到百年来所遭受的屈辱和不懈奋斗。正如前人所说:“中国的名词,不仅仅是一个地区的民族,更是一种文化的名称。”
在这个“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民族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的培育和传播离不开图书馆、美术馆、博物馆、剧院的大众文化空,也离不开庞大的网络空。有那么多网友把长城、兵马俑甚至五星红旗作为自己的社交媒体头像,那么多网友的签名文件上写着“为什么我的眼里总是有泪水?因为我深爱这片土地”;节日到了,每个网站都堆满了中国红;当遇到重大灾难时,所有网站都只剩下黑白两色...对国家,对历史,对民族,对文化的丰富而激情的感情,就是由此引发的。
继前人对国家的深情厚意之后,陈垣、柴德庚的后人向国家捐赠了珍贵的手稿。这些手稿,连同实体或网络中每一个具体微小的文化载体空,构成了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叙事,需要大家去理解和传播。共识需要建立在常识和共同情感的基础上。
1.《国家观培育离不开公共文化空间》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国家观培育离不开公共文化空间》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tiyu/17929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