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科学》7月29日电中国新一代远洋综合科研船“科学号”顺利完成中科院战略试点项目“热带西太平洋物质能量交换及其影响”2017年南海综合考察航行任务,抵达深圳进行再补给。这次航行实现了国内主要海洋探测设备的协同作业,首次实现了不同类型水下机器人的交会射击。

这次航行的首席科学家孙松介绍说,在这次航行中,在自主水下机器人“发现号”在海底工作的同时,部署了遥控无人潜水器“发现号”进行精细调查和作业,首次实现了这两种水下机器人在深海的交会和射击。

“这种深海交会射击看似简单的动作,但却包含了复杂的技术系统,这就要求母船、遥控无人潜水器和自主水下机器人具备精确的导航定位能力。三个设备的操作团队具有高水平的操作能力和精确的协作能力。”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副所长、航次技术负责人李硕说。

在这次航行中,发现号还在南海某冷泉地区采集了大量的生物样本,包括沉水甲虾、贻贝、阿尔文虾等,有助于研究人员开展极端环境下的生物进化与演化、冷泉生物多样性、冷泉基因测序以及冷泉与地质环境关系的研究。

据了解,本次航行的探险队员还成功部署和回收了一套无线实时通信潜艇标准、一套有线实时通信潜艇标准和一套深海通量和混合观测器综合潜艇标准,为西太平洋潜艇标准观测网的升级和维护提供了重要的实践验证。

本次航行结束后,“科学”号将在深圳进行人员轮换和补给,计划于8月7日前往西台进行义海山地区的科学考察。

1.《"科学"号完成南海综合考察》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科学"号完成南海综合考察》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tiyu/17986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