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西宁8月15日电:与“高原精灵”的亲密接触——三位野生动物保护者的故事
新华社记者
烈日为青藏高原褪去了冰冷的“外衣”。野生动物在这个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高海拔地区非常活跃。
共享一片草原的高原人和这些精灵会有怎样的亲密接触?这里有三个身份不同的人,他们“偶然”融入了野生动物的生活,经历了他们的“苦”和“乐”。
普氏原羚的“守护神”
青海湖附近长满青草的沙滩上,一只略显臃肿的普氏原羚缓慢地来回奔跑。怀孕六月,分娩的日子终于到了。
作为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的一员,吴永林用望远镜观察这只普氏原羚的一举一动。他皮肤黝黑,身体瘦弱,半个多世纪的经历隐藏在深深的皱纹里。
这只母羚羊第一次分娩。吴永林看到他的身体在颤抖,眼里满是痛苦。经验告诉他,普氏原羚可能遇到了难产。
吴永林小心翼翼地走近它,然后爬到地上,慢慢爬过去,跪在瞪羚旁边,观察着“产妇”的一举一动,眼神中充满了期待。
他用手抓住露出来的羊腿,轻轻地把它送人。不一会儿,小羊出生了,悬着的心掉到了地上。因为常年的友情,这只瞪羚没有反抗。
小家伙又湿又娇小,让人觉得可惜。吴永林把脐带处理好,然后把小羊的头放进母羚羊的怀里。看到小家伙吃了第一口牛奶,吴永林小心翼翼地走开了。
小羊羔跌倒爬起来后,伸直了前腿,然后慢慢地伸直了。虽然他的后腿没有完全伸直,但他最终还是摇摇晃晃地站了起来。
吴永林咧嘴一笑,然后钻回帐篷,在笔记本上写道:7月25日,“高原”诞生了。
由于人类活动和栖息地恶化的影响,曾经活跃在甘肃、宁夏、新疆和内蒙古的普氏原羚消失了。青海湖周围地区成了它们最后的栖息地。
在20世纪70年代,普氏原羚只有一百只。随着保护的加强,我国特有的一级保护动物数量已恢复到近1500只。尽管如此,这个数字仍然比大熊猫还要少。
从2004年开始,吴永林就和普氏原羚打过交道,申请了一片3000亩的草原作为庇护所,主要是帮助那些在穿越草原网围栏时受伤或失去父母的普氏原羚。
去年本来可以在家住的,但是吴永林为了带徒弟推迟退休。
在这片草原上,拯救繁殖的普氏原羚数量从零开始增长。今年,31只动物仍然生活在这片草原上,其中13只显示出产羔的迹象。当他们的身体恢复时,他们将被释放到大自然中。
每年的这个时候,吴永林都会在湖边搭起帐篷,在烈日和风中,伴随着星星的露珠空,呆上近一个月,小心翼翼地守护它们,以防难产或天敌伤害它们。
在绿色草原与蓝色湖泊交汇的地方,这个帐篷孤零零地立着,仿佛与世隔绝。
晚上九点,夜幕降临,吴永林躺在帐篷里,闭上眼睛。过了一会儿,他们听到了普氏原羚的脚步声,他们跳起来,在帐篷里跑来跑去。有的甚至凑过来,头顶一顶帐篷,砰砰的声音让吴永林差点笑出声来。
吴永林说普氏原羚天生胆小,常人难以接近。他也是经过多年的努力,才逐渐“混”起来的。这种“亲密感”来源于友好的陪伴,普氏原羚在他眼里就像是亲人。每次看到一个成功的出生,他心里就知道地球上还有一个精灵。
关于一只西藏野驴的遐想
四季中,青藏高原不断变色,草原由黄变绿,牧民也在改变自己的节奏。
青格里的家人是一名蒙古族牧民,生活在青海省格尔木市巴乐格图村。让人不解的是,他们的马里面有一只西藏野驴,因为颜色和体型的不同,非常显眼。
2013年夏天的一天,清歌里大喊,60多匹马和1000多头牛羊离开巴乐格图村,搬到80公里外的山上。
庆哥力照常让马出圈,让它们在山里跑着找吃的。这些马将来可能会被训练成真正的赛马。
突然,他和他的妻子发现一只西藏野驴潜入了马体内。和其他马一样,这头西藏野驴看起来无忧无虑。
这个“不速之客”红褐色,灰白色,长得像骡子,尾巴略像马尾辫。当地人称之为“野马”。
藏野驴是青藏高原特有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它们喜欢群居,擅长奔跑,警惕性高,人类很难接近。
庆哥力说,小母马当时才两岁,应该是和驴分开了才给他家的马寻求“安全感”,因为她总是故意接近一只成年母马。他当时并不在意,觉得用不了多久它自然会找到自己的物种。
女儿阿力腾沙格兴奋地用手机录下了藏野驴骑马的画面。她总是对别人说:“我们家那么爱动物,它们都不怕。”
一开始绿格利圈马的时候,西藏野驴会躲得远远的,一脸茫然。当马再次被释放时,它们正与马“厮混”。日复一日,西藏野驴干脆主动跟着马进圈。为了防止它受到惊吓,青格里从来没有试图控制它。
这头西藏野驴直到秋天下山才打算离开。它远远地跟着马,一路小心翼翼,看见陌生人就跑,然后想尽一切办法去找马,直到顺利到达庆家里。
西藏野驴有时候看起来很骄傲,带着其他母马新出生的小马驹在草原上转悠,不让母马靠近。“护犊”的出现让人哭笑不得。
很长一段时间,清歌里一家给了西藏野驴全部的自由,从来没有刻意近距离的抚摸过它们,彼此之间好像也达成了某种默契。因为野生动物和牧民是这片草原的主人。
直到去年夏天,在山里的第一个晚上,西藏野驴消失了。庆哥力以为再也回不来了。
青格里一家一直很担心这只藏野驴,早就把它当成“一家人”了。“它找到同伴了吗?每天能吃饱吗?会不会被天敌吃掉?”这是他们经常谈论的话题。
然而,一个月后,这头西藏野驴奇迹般地和一起回到了鹿群中...
“赎罪”的钓鱼专家
七月的青海湖,蓝如洗,像一颗镶嵌在青藏高原的巨大宝石。但在水下,成群的黄鱼离开咸水湖,沿着流入青海湖的淡水河向上游产卵,带来了“半河清水半河鱼”的奇观。
黄鱼是青海湖特有的物种,是水鸟鱼共生系统的核心物种。2004年被列为中国濒危物种红色名录。
黄育移民期间,当地公安、渔政等部门沿湖派出人员24小时环湖巡逻。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湖边人致力于生态保护。一旦发现搁浅的黄鱼,就用铲子挖一条沟排到主河道,或者在拖拉机的后桶上铺一块塑料布做一个“水池”,把黄鱼救出来放进去,然后转移到主河道。为了保护黄育,一些村庄设立了巡逻队来检查和阻止偷猎。
李一帆,前刚察县新泉村的渔业专家,有着不同的救援方式。2015年,在当地政府部门的支持下,李一帆成立了海滨藏族城市应急救援队,利用业余时间保护和救援黄育。每年黄鱼迁徙季节,他们用旧渔网捕捉被困的黄鱼,然后转移。
李一帆回忆说,他的祖父在20世纪60年代是这个村子里捕鱼队的队长,当时捕获的黄鱼是用卡车运出去的。13岁的时候跟着爷爷钓鱼,练就了一整套“本领”。
过去,青海湖沿岸有十多个村庄曾经以捕捞黄鱼为生。人们将不能食用或出售的黄鱼晒干,然后用鱼干做蔬菜和水果。
昼夜不停的捕鱼导致黄育资源急剧减少,从最高的32万吨减少到2600吨。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青海省政府连续五次关闭湖泊养鱼。黄鱼资源不断增加,已恢复到7.08万吨。
现在李一帆有一家小店,日子过得还算舒服。他担任救援队队长,共有八名成员。他们中的一些人是牧民,一些医生和一些卡车司机,他们每年自愿在青海湖巡逻至少70到80天。
在黄育每年的迁徙季节,李一帆经常四人一组在湖上巡逻,几乎每天都在青海湖边“泡温泉”,有时忙得没时间吃饭。与主河道切断的大部分河流都是黄育“误入歧途”的地方,也是他们关注的区域。自两年多前救援队成立以来,他们已经抢救了3万多斤黄育。
除了政府补贴,救援队的大部分资金来源都靠自己的腰包。像李一帆一样,越来越多的渔民变成了黄育的保护者。在政府产业政策的支持下,过去的渔村基本上消失了。
李一帆说,普通人下河帮忙时,很容易一脚深一脚浅地伤害黄育。他们有专门的工具,熟悉黄鱼的习性,方便安全多了。
“看到面临困境的乌贼重生,它愿意一次又一次地受苦。”李一帆说,参与生态保护可以被视为对过去行为的一种补偿。再说了,保护青海湖就是保护自己的家园。如果你的家乡生态良好,游客会更多,你的生意会更繁荣。
1.《与"高原精灵"的亲密邂逅--三位野生动物保护人》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与"高原精灵"的亲密邂逅--三位野生动物保护人》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tiyu/18051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