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排球运动

  初露锋芒的中国女排

  [“文革”十年间的排球运动]

  1966年以后的十年间,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影响,正处在上升阶段的中国排球运动,和其他项目一样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和破坏。中国现役排球运动队伍队员年龄偏大,无新生力量补充,“青黄不接”的现象十分严重。

  历经磨难的中国排球运动,直到70年代初才出现转机,1972年4月9日,周恩来总理来到了广东体工队驻地二沙头,观看了男女排球队及其他队的表演,并与运动员进行了亲切的交谈。周总理详细问起了运动员的学习、训练、生活和家庭情况,鼓励他们刻苦训练为祖国做出新的贡献。周总理在广州接见运动员的讲话,很快传播到全国,从而吹响了中国排球复苏的号角。

  中国排球运动的水平当时与世界强队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和日本对交手,常常不敌他们的青年队,在一般的国际交往中也是败多胜少。

  1974年,由于老国家队队员年龄偏大,伤病又多,已不能承担冲击世界先进水平的重任。于是国家体委根据全国许多省市的意见,决定解散老国家队。1976年国家体委决定重新组建新的国家队,袁伟民和戴廷斌亲自到集训基地物色运动员。同年6月,新的国家排球队在北京成立。袁伟民和戴廷斌走马上任,开始担负起赶超世界水平、冲击技术高峰的重任。

  [初露锋芒的中国女排]

  1977年世界杯预赛 曹慧英扣球

  新组建的中国女排在教练袁伟民、韩云波的带领下,经过不到一个月的短期训练,就先后在北京、上海和南京等地迎战由著名教练小岛孝治任教的日本日纺队,中国队取得了全胜的战绩。这次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正在走向中兴的的中国排球界。中国女排经过严格、系统的夏训之后,于1976年10月首次访问美国,同美国国家队进行了6场较量,又以六站全胜的战绩回国。当时美国女排虽属初建阶段,技术与经验尚不成熟,但是身材和体能条件已经显露出她们是一支有很大发展潜力的队伍。中国女排旗开得胜,出师顺利,对于队员们树立信心,增长经验,十分有益。

  周总理接见中国女排全体运动员、教练员

  1977年11月世界杯女子第二届、男子第三届排球赛在日本的东京、大阪等23个城市举行,中国排球代表队在团长黄中的率领下,首次参加世界杯赛,也是中国排球队同世界大赛阔别十余年后的第一次征战。决赛中,中国女排以3比2击败了实力雄厚的本届亚军古巴队,但因负于日本和南朝鲜队,根据胜负局数计算而屈居第四名。当时,这是中国女排参加世界大赛以来取得的最好成绩。

  在世界强队面前,初步显示出中国队是一支朝气蓬勃、有战斗力的队伍。在选材上,中国队队员的平均身高达到了1.77米,在当时除了美国、苏联队高度突出外,中国队的身材条件也已达到世界强队的水平;在技术战术上,技术比较全面,攻防相对平衡,主力阵容能攻能守,没有明显的漏洞,逐步形成一套适合于自己特点能与强队抗衡的战术打法,同时重视在全面的基础上,培养队员个人特点,初步掌握了一些专精技术,成为克敌制胜的武器。

  中国女排在这次大赛中暴露的问题与差距是,有时队员们的心理状态还不够稳定,使技术发挥受到影响,防守战术比较单一,反攻能力尚需加强,比赛经验不足等。

  参加这届世界杯的教练员是袁伟民、韩云波。运动员有:曹慧英、陈招娣、杨希、沈敬英、周晓兰、张蓉芳、孙晋芳、张洁云、齐丽霞、王爱香、许秀梅、林辉等12人。

  队长曹慧英在比赛中作风顽强,表现突出,被大会授予“敢斗奖”、“最佳拦网奖”和“最佳选手奖”,为祖国争得了荣誉。

  中国男排快球突破加拿大队高拦网

1.《张洁云 中国排球史连载(7):中国女排战世界杯初露锋芒》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张洁云 中国排球史连载(7):中国女排战世界杯初露锋芒》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tiyu/1828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