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红楼梦》忆菊的解读
忆菊 蘅芜君怅望西风抱闷思段莹莹,蓼红苇白断肠时。空篱旧圃秋无迹,瘦月清霜梦有知。念念心随归雁远,寥寥坐听晚砧痴。谁怜我为黄花病,慰语重阳会有期。 张评曰:居然思妇。洪秋蕃评:谓称心佳婿唯怡红白玉,惜为绛珠所订,令人怅望闷思而肠断。护花主人评:菊诗十二首与《红楼梦》曲遥遥相照,俱有各人身份。可见这首诗暗示了宝钗青春守寡,失其所归的结局。除去此,诗中也暗含了作家本人对人生的回顾和感慨。在曹雪芹出生之前,家道便已然中落。首先是曹家四次接南巡之驾,亏空甚大。曹雪芹在《红楼梦》第十六回曾经隐约点到过这件事,原文如下: 凤姐笑道:可恨我小几岁年纪,若早生二三十年,如今这些老人家也不薄我没见世面了。说起当年太祖皇帝仿舜巡的故事,比一部书还热闹,我偏没造化赶上。赵嬷嬷道:……那时候我才记事儿,咱们贾府正在姑苏扬州一带监造海舫,修理海塘,只预备接驾一次,把银子都花的淌海水似的!说起来……凤姐忙接道:我们王府也预备过一次。……赵嬷嬷道:还有如今现在江南的甄家,嗳哟哟,好势派!独他家接驾四次,若不是我们亲眼看见,告诉谁谁也不信的。别讲银子成了土泥,凭是世上所有的,没有不是堆山塞海的,'罪过可惜'四个字竟顾不得了。 而与此同时,曹寅的妻舅苏州织造李煦亏空案发。曹寅因此而受到牵连。又因曹家历来与和胤禛争位的九子胤禟交好,雍正继位后,曹家便受排挤,这两件事成为导致曹家最终被抄没家产,家道破落的原因。从一个历尽荣华富贵的大族,变成了势败家亡的破落户,使得曹雪芹虽在幼年却已经亲历了离合悲欢,炎凉世态。《桦叶述闻》中回忆道:其曾祖寅……为织造时,雪芹随任,故繁华声色,阅历者深,然竟坎懔半生以死。这样的人生际遇对曹雪芹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以至于后来他常常在酒肆与人讲述曹家当年的繁华情景,讲到伤心处便涕泪交流。雪芹的朋友敦敏曾有诗云:燕市哭歌悲遇合,秦淮风月忆繁华。便是记述雪芹高谈阔论的情状,这种失落与悲愤的心态贯穿着雪芹的一生,也贯穿着《红楼梦》全书。可以说《红楼梦》是自此而始的。而《忆菊》作为十二题之首,便恰恰反映了作家对于旧时繁华的追忆和繁华不再的怅惘。 怅望西风抱闷思是首诗首句,一上来便是浓重的忧思。这在其它的十一首诗的首句中是没有的。那么,为什么作家要以这样的句子统领全篇?显而易见,除了对宝钗命运的昭示外,作家在这里是另有寄托的。西风的意象在咏菊诗中是很常见的。但这十二首中,唯有这一首用了西风,其它各诗皆不用。在篱、圃、霜、香等字眼反复出现的情况下,西风的罕见变成了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西风的慎用,说明作家对这个词也许有意避讳,而偏偏又将它放在首诗首句,则又说明作家着意要将它点出。事实上,这样的自相矛盾可以从曹雪芹的家史上找到根源。曹家在北京最早的一处房屋,在内城东南角的贡院附近。宅中有一处叫做西堂。其后曹寅到南方另有西堂。两者同名异地,这是当时官僚命名家宅的一种流行的作法。后来曹家被抄家,从南京搬到北京。雪芹创作《红楼梦》时,其父曹俯尚在。所以书中说到后一带花园子里,脂砚斋批道:'后'字和不直用'西'字?恐先生堕泪,故不敢用'西'字。恐怕曹俯见了西字会想起南京织造府的西堂和西池。先生即是指曹俯。作家对于西字的避讳应是源于此的。在咏菊的组诗中,却不肯多用西字,怕引起老父的伤心,这是作家的细心之处。然而西字作为作家一生的怀想,一腔忧愤皆始于此,却又不可不提。因此便把它放在了这样的一个位置上。西风一词与故宅相去甚远,不容易引起老父的注意,而又借西风说西堂,巧妙地将它置于首句,不露声色地抒发了忆昔伤今的情愫。后面的空篱旧圃秋无迹、念念心随归雁远,都是表达一种追思往事的感伤。而篱和圃皆暗指曹家未破败之前的金陵故宅,这两个意象在后文中将会作进一步的探讨。归雁在秋天是应南飞的,南面自是指金陵,心随雁远一语便将怀念之情道得明白无疑。尾联谁怜我为黄花病,慰语重阳会有期流露出无尽的怅惘。篱空圃旧,都是因为黄花的凋零。青春已逝,繁华不再,作家之病便是出于此。会有期与知再会的意味是迥然不同的, 前者是面对着绝望的人生,却仍要给自己找一些期盼的理由。尽管黄花只存在于有知的梦里,而在现实中早已了无踪迹,然而诗中的人仍然喃喃的安慰自己:花也许是会开的。放不下期盼,却又不敢有丝毫的希望,这是何等的凄凉无助!作家的晚境正是和宝钗一样的。没赶上喜剧的开幕,便已进入了悲剧的结局。失去了他的依傍,唯有在孤困与寂寥中度其残生,对往事的追忆成了他唯一的慰藉。于是这回忆也就成了《红楼梦》全书的起点。
忆菊,其实是忆人。宝钗这首诗预示了她未来独居时的“闷思”、“断肠”的凄凉情绪。这样看,她所忆的人就是离家出走的宝玉了。因为诗只是朦胧地表达一种情绪,不好把每一句都座实,绝对肯定它暗示的就是什么。古人说“诗无达访”,就是这个意思。
1.《段莹莹,对《红楼梦》忆菊的解读》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段莹莹,对《红楼梦》忆菊的解读》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tiyu/19143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