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 年代初胡特,海因茨.科胡特发表其现已闻名于世的专题论文,《自体的分析》(1971),首次提出“ 自体心理学”理论。弗洛伊德最先于 20 世纪早期向科学界引入精神分析, 自体心理学自出现后,迅速成长为最重要的精神分析理论。
科胡特接受的训练属于美国自我心理学理论,他赢得了坚定保守的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师之声誉,于 1964 年成为美国精神分析协会的主席。
但最终促使他质疑精神分析理论(他曾以此做为科学依据)并借以获得声誉的,并非他的治疗策略,而是他的正直、以及他对许多患者的治疗僵局及过早终止治疗的深切关注。当一位同事问他为什么会改变自己的想法时,他坦然承认,他“越来越感到我[向患者]做出的解释很勉强,而患者的、有关我不理解他们之抱怨 ... 是有理由的”(Kohut, 1974, pp.888-889)。在揭示他的自体理论时,科胡特撇开自己的经典理论,转而从患者身上寻找线索。特别是 25 岁左右的 F 小姐的个案,她坚持要求科胡特完全听懂她的每个言词。
科胡特作出假设:分析师和被分析者之间的共情性关联的“中断-修复”序列,必然存在于每个有效的治疗中;同时他还提出,如果这些共情中断被保持在某个“最佳”(而非“心理创伤性”)水平,则它们是无害的、而且实际上是心理建构的形成和分析治疗中的基本成分。
重要概念
自体
在精神分析过程中,借助他的贴近体验式共情性观察模式,科胡特追踪“自体”的发展——但不是做为一个“概念”或心理表征(如客体关系理论那样),而是做为一个囊括整个心理结构的“主导”性建构,即具有时空连续性的内在体验。他观察到,个别患者如前述的 F 小姐,被说成患有自恋型人格障碍——后来又被称为“自体障碍”——他们表现出明确的综合症。
这些患者的特征包括极不稳定的心境,以及极为敏感于失败、失望、冷落,对这些患者的最终诊断,主要不是依据这些症状、而是依据出现在治疗中的某些未解决需要,他称之为“自体客体移情”。
自体客体
科胡特用“自体客体”术语,来表达对另一人的体验—— 更精确地说,是对另一人所提供的、非个人机能的体验——体验为“自体”的一部分。因而,自体客体移情就是患者把分析师体验为[自身]“自体”的扩展或延续,即:体验为对某些重要机能的实现,这些机能在年幼时未得到充分开发、未被足够地转化为可靠的自体建构。
他终于发现,在共情性的治疗环境中,未获满足的、对承认、理想化、以及双生的早年需要,以镜映、理想化、及双生自体客体移情的形式,再度出现。
治疗
这是个共情性的理解和解释过程——相应于传统精神分析的治疗过程——它经由一个科胡特所描述的三步变化,使得治疗取得进展、自体获得所缺失的建构。
第一步,是分析当新版本的自体客体移情出现时,所遇到的防御和阻抗。
第二步,是展开各种自体客体移情、并修通它们。
第三步,是在更成熟的成人层次上,在自体和自体客体之间建立一种共情性的谐调。
也就是说, 自体心理学不把成熟自体视为实现“分离-个体化”之理想状态,这是某些客体关系理论所提出的, 自体心理学主张:即使成熟自体也继续需要镜映、理想化、及双生自体客体体验 。
1.《胡特,如何理解科胡特自体心理学人格三极结构理论中的理想化和才识?》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胡特,如何理解科胡特自体心理学人格三极结构理论中的理想化和才识?》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tiyu/19155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