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罗关系是怎样破裂的?
如果说德意之间矛盾的加剧德罗西,相当程度上是与北非和地中海地区战局联系在一起的话。那么,德罗关系产生裂痕,更主要的是与苏德战场战局,特别是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进程及结果联系在一起。
德军向顿河、伏尔加河地区以及高加索地区的进攻开始后,罗马尼亚派出大量部队与德军共同行动。投入顿河和伏尔加河战斗的有18个罗马尼亚师。结果,这18个师全都被苏军击溃,使罗马尼亚损失了全部陆军部队的一半多,或者说投入苏德战场的2/3的部队。而且,这些部队都是罗军中最有经验和最具战斗力的精锐。据罗军统帅部统计,1942年8月1日前,罗军共损失1.74万余人,而在1942年8月至1943年1月间,便损失了37万余人,其中28.6万余人被打死、受重伤或被俘。武器装备的损失在上述相应时间的价值分别为5210万列夫和2.5亿列夫。由此可见,在斯大林格勒城下几个月的战斗中,罗军所受损失比此前全部战争时期的损失总和还大。
具体到某些作战单位,这种损失的严重性表现得就更为突出。在斯大林格勒战役苏军反攻阶段,防守斯大林格勒西南战线的罗马尼亚第3集团军损失惨重。第2、第4、第5步兵军,第1、第7骑兵军和第1坦克师,几乎损失了全部装备,30%的人员被消灭,其余绝大多数被俘。第3集团军残部撤到奇尔河一线后又在德军支持下投入战斗,结果再次受到重创,如第5步兵师1万6736人中只剩下1347人,第6步兵师1万5969人剩下1262人,第15步兵师1万5920人,仅存677人。
尽管遭受了如此惨重损失,罗马尼亚并未得到轴心国其他国家的同情。在德军最高统帅部和前线指挥官眼里,正是罗军的怯弱,才是输掉这场战役的原因之一。在苏军反攻成功后,原来就对罗军战斗力和指挥官评价不高的德军最高统帅部,现在完全丧失了对罗军的信任。1942年11月27日,罗马尼亚驻柏林武官格奥尔格向政府报告:“我从极秘密的渠道得知,在第3集团军中发生的事件让德国领导层对罗马尼亚军队大失所望。”指挥“冬季风暴”行动的曼施坦因元帅亦有同感,他在1942年12月27日的命令中强调:“罗马尼亚第4集团军的士兵和军官有相当一部分人不想打仗”,军官“在不是非常必要的时候便下令撤退”。在高加索地区作战的德军A集团军群司令官克莱斯特元帅,在1943年2月初也不得不承认“对某些罗马尼亚分队一点也指望不上了”。
罗马尼亚方面对这种指责并不接受。罗马尼亚总统扬•安东内斯库对曼施坦因的上述命令极为不满,说“曼施坦因对罗马尼亚军队的态度导致了参加顿河集团军群的罗马尼亚第4集团军的覆灭”。罗马尼亚的战士和军官则认为,德国人应对前线的失败负责。罗第3集团军的调查机关在总结顿河地区被击溃的第5军士兵和军官的意见时写道:“被包围的第5、第6、第13和第15师很快被消灭了。这些部队的军官们认为罪责在最高统帅部,特别是德国人。⋯⋯前来支援的德军先撤退了,而且是在罗马尼亚师的掩护下,结果罗马尼亚师成了牺牲品。”经过共同作战之后,双方部队之间的关系不是更密切,而是日益恶化了。战斗失利后,德国人对罗军多方刁难,从交通工具、食品供应、军用物资等方面给罗军出难题。如罗第3集团军各部队,1942年夏被送往前线时是坐火车,速度很快;但在斯大林格勒地区失利后,则要徒步后撤。罗马尼亚驻柏林武官格奥尔格在1943年2月21日给政府的电报中说,德军最高统帅部也似乎承认。
“在德军和罗军之间的一些事情,由于因一些意外事件引起的神经过敏,已经导致了对我军供应和运送上的疏忽”。这种疏忽的结果是让罗马尼亚士兵几个星期处于饥饿之中。
军事上的失败使罗军内和国内受到极大震动,失败主义情绪日益强烈。前线部队士气消沉。1943年1月26日,罗第4集团军指挥部在报告中写道:“军官和士兵的精神非常沮丧,当前不能在军事行动中把本军算在内,士兵只想回国。”罗军的精神状态甚至引起了希特勒的不安,1943年2月2日他亲自致信扬•安东内斯库,说编入德第17集团军的罗马尼亚各师“重新表现出一种涣散症候”,这似乎是由“某些军官不坚定的立场”引起的。他要求安东内斯库“要尽快采取必要措施恢复罗马尼亚军队的战斗力和士气”。
同时,罗马尼亚国内反战呼声加大,对现政权的不满情绪增长。罗军大本营的扬•阿尔希普将军在1942年底承认,“尽管做了一切可能的努力,以坚定必须把反苏战争继续下去的社会情绪,但无论是军队,还是国民中间,有些人仍不接受这一国家的无上命令”。就是统治集团的宣传部门也被迫进行了调整。在米哈伊尔国王1943年新年讲话中,把过去的一年称为“经受考验的一年”。扬•安东内斯库则称之为“进行着不可思议搏斗的一年”。如果说不久前罗马尼亚统治者还想使人民相信短期内可以取得胜利的话,那么,现在他们反复强调的是残酷的战争如何不可避免,是东方的艰苦战斗,是在未来的一年中“将要付出更多的牺牲和巨大的力量”。
罗马尼亚在承受着军事失败带来的沉重打击和精神冲击的同时,还要承受德国对罗马尼亚日益加强的经济控制和搜刮。罗马尼亚的石油一直是轴心国集团所依赖的重要战略原料。德国对它尤为需要。1941年,罗马尼亚出口原油519.5万吨,其中出口到轴心国各国363.6万吨,德国占了287.1万吨。1942年,上述相应的三个数字为564.8万吨、307万吨和220万吨。根据1943年2月2日在柏林签定的关于1943年德罗商品交换的“秘密协定”,罗马尼亚本年度要向德国出口7.1亿德国马克的物品,其中有4.5亿马克的石油和石油制品,其余为农产品和皮革。德国向罗马尼亚出口4亿马克的物品;多一半为金属制品和工业半成品。这就意味着罗马尼亚的经济要进一步服从于第三帝国。对德国的这些要求,特别是在军事失败后军内、国内普遍出现危机的情况下,罗马尼亚政府内部开始出现反对意见。在讨论上述“秘密协定”时,文化和艺术部长彼得洛维奇说:“现在我们在尝着1940年政策的苦果。当时我们拿出石油、粮食,做出各种让步,是希望能够挽救已经不能挽救的东西。现在我们丧失了国界并且一无所有了⋯⋯我们应该逐渐重新审视整个问题了。”其他的政府成员也有同感,认为罗马尼亚“给的多而从盟友那儿得的少”。
几个月后,这种看法再次得到证实。随着战线逐渐接近罗马尼亚边境,罗马尼亚的一些露天油田和其他重要经济目标受到苏军空中打击的威胁日益增大,仅靠罗马尼亚一国的力量无法保证所有目标的安全。因此,只有借助其轴心伙伴的财力物力共同保护这些不仅仅对罗马尼亚具有重要意义的目标了。1943年7月7日,扬•安东内斯库在与德国驻布加勒斯特军事代表团领导人康森谈话时,提出要德、意和其他利用罗马尼亚资源的轴心国成员,分摊此项约为110亿列夫的巨额开支。但康森却以德国没有列夫为由拒绝了。当扬•安东内斯库希望德国提供武器以装备9或10个在1942〜1943年冬季被严重削弱的罗马尼亚师时,康森回答他没有全权讨论这一问题,并且当场说明:“注意到当前的形势,德国正被迫供养整个欧洲,我想,要德国提供武器和装备不大可能。”
1.《德罗西,德罗关系是怎样破裂的?》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德罗西,德罗关系是怎样破裂的?》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tiyu/19180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