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这个时代,但不要成为这个时代的造物。
——席勒
樊小纯,80后作家、纪录片导演,曾任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大师》栏目编导,后留学美国纽约视觉艺术学院,攻读社会纪录片硕士。2015年归国。代表作有纪录片《林风眠》《萧红》《严复》等,随笔集《不必交谈的时刻》。
樊小纯不喜欢社交,尤其是无效社交。“只是跟朋友吃吃饭、聊聊天的话,这样的友谊我没办法接受。”坐在我对面的她留一头短发,搭配纯黑套装,举手投足间很是精干。看得出,她是一个十分在乎时间的人,舍不得浪费一分一秒。
“一流的书是看不完的,而我们有多少时间去阅读呢?没有多少。”樊小纯家的书橱里藏着一千多本书,平时桌子上堆着五十来本,包括艺术、哲学、文学等等,都与她当前的拍摄、思考与写作密切相关。由于计划继续深造,她还在学习德语,刚学完B1,然后是自学。
现在,樊小纯每天花3小时阅读、4个半小时学德语,每个礼拜二去同济大学旁听德国哲学,啃海德格尔。“工作量挺大的,我都不敢出去玩,不敢吃饭喝酒。”很多个夜晚还要熬夜。
但她享受这样的节奏。丰富的精神生活让人安心,对无聊的应酬更为拒斥。她写过一本书——《不必交谈的时刻》,意思是,我们真有那么多话要说吗?樊小纯宁愿从沉寂中汲取力量,建设内心的秩序。她向往过一种“精神密集型生活”。
地铁上的人们 樊小纯 摄于纽约
如果非要问:为什么樊小纯会选择这样的生活?那就要提到两位女性。
1987年,樊小纯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工程师,母亲则是一位“误做了财务工作的读书人”。据樊小纯介绍,她母亲热爱文学、哲学,但那个年代,人缺少自主选择权,最终只能当财务。好在阅读习惯保持了下来。正是透过母亲,樊小纯接触了很多“发黄的西方理论书”。这成为她阅读生涯的起点。
从母亲的经历中樊小纯还总结出一条经验:千万不要劝不读书的人读书,因为读书是童子功。
2009年,刚从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毕业的樊小纯进入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任《大师》栏目编导。当时的艺术指导是彭小莲。
彭小莲
彭小莲,中国知名女导演、编剧。她的作品大多以女性为主人公,注重女性在新时期的个性释放和表达。彭小莲以严苛著称,“如果片子节奏不对,她真的会骂。”樊小纯自然是挨过骂的。但她服。
在樊小纯印象里,彭小莲“特别自律勤奋”,总是看很多书,很快看完,对中国电影抱失望态度,却仍然想拍好片子。这一点深深感染着她。
每拍摄一部纪录片,樊小纯就要花费半年到一年来储备知识。她先把市面上有关拍摄对象的传记全买来,如果有英文版,也买来。随后搜寻线索。比如1894年,严复在天津《直报》上发了篇文章,她马上跑去上海图书馆档案部调档案。
在档案馆,樊小纯不仅看见了严复的原文、林风眠创办的校刊《阿波罗》,还感受到了大时代背景下人的选择。“那时候的知识分子都着急,字里行间充满对民族与时局的担忧。这才知道,原来在那些年月他们过的是这种日子。”进一步深究,大师们身上“最本质、最有张力”的部分也发掘了出来。严复、萧红、林风眠……一个个人物在纪录片中站了起来。
“今天再看这些片子,我依然会触动。”樊小纯说。
地铁上的人们 樊小纯 摄于纽约
平日里,彭小莲会分享书籍、碟片给樊小纯,并附上长长的观看理由。这种认真的态度深深影响着樊小纯,以至于每天不看书就觉得羞愧,没有按照既定计划安排生活就会感到焦虑。“从彭小莲身上我看到了中国女性完全可以具有独立自主的、勤奋思考的人格。这是让我尊敬的。”
彭小莲还教给了她另外一样东西——好的电影导演或纪录片导演,应该关注社会学和人类学,只有拥有这些知识结构,才能避免过于主观、单薄的表达。后来,樊小纯挥别《大师》栏目组,去往纽约攻读社会学纪录片硕士。
在纽约的三年里,樊小纯领悟到了纪录片拍摄者需要具备的素质:超越同情、超越判断,深知人性的复杂,少下定义,尽量呈现开放式的面向。她也持续观察着周边的人和事,以及内心的想法。于是有了那本内容庞杂的《不必交谈的时刻》。
2015年樊小纯归国,继续从事纪录片导演和制片人工作。相比以往,她更沉寂,更沉浸于精神生活,也更自律。
通过阅读康德、叔本华等古典哲学家的传记,她发现,哲学家的生活都很有规律。例如康德,每天早上5点规定仆人一定要叫醒他,然后工作、教书、写作,下午固定时间散步,晚十点准时睡觉。
樊小纯如法炮制。她八九点起床,书房门一关,奋斗到12点半,然后洗脸、吃饭,冲去上课。傍晚五六点回家,在跑步机上一边做爬坡运动一边看纪录片,接着是写作和复习德语。“社交”几乎被她排斥出了日常生活。
在这个社交泛滥的年代,能享受大把的独处时光,樊小纯觉得很幸运。当年复旦的同学,不少人去了投行、外企工作。一些很聪明、很有天分的孩子,还是被时间磨去了许多棱角,精神生活也因此而懈怠。
是思考、阅读和写作,将樊小纯从世俗的泥潭里超拔了出来。她欣赏席勒的名言:“活在这个时代,但不要成为这个时代的造物。”
樊小纯也没有失去对纪录片的热爱。“我很怀念肩膀上扛摄像机的时光,全身的血液都在涌动。”但她清楚,好作品是着急不来的,创作的根须必须扎在人文的土壤里。因此,她耐心地把自己沉浸到书籍之中。她相信时间不会白白流过。
Q&ADIALOGUE
◆我很想知道,你这种自主的性格是怎样形成的?因为我们从小就被教导,女孩子应该怎么怎么样、不能怎么怎么样。
这个阶段我也经历过。小时候,我也按照社会上对女孩子的要求,同龄女孩怎么样生活?女孩子应该是什么样的?一直在模仿。但我一直在不断修正自己,想活得有所差别。从19岁到29岁,整整十年,我都在想这个事。我没有刻意去改变,而是通过自己的热爱和拒绝去修正。
◆怎么修正的呢?
靠着伟大的书籍和电影带着你往前走。
◆在选择书籍方面,有什么经验?
我以前会不停地看书,买很多书,浅尝辄止就看掉了,往数量上去走。因为我是一个对知识很渴望的人,总是担心知识不够。但是慢慢我发现,重要的是如何把知识积累化到你的创作里面去。于是我开始系统规划,把时间用来读一流的书。我倾向于看思想家和作家的晚期作品、书信,那里面偏激攻击性的东西会少很多,变得圆润通融。
◆读哲学会对纪录片的创作产生影响吗?
拍摄不只是技术,你对一个事情的认知不一样,看见的东西就不一样。很多人认为纪录片是客观地记录事实,但我认为是最主观的。纪录片是观看方式的问题。所以我希望把哲学放在纪录片里,增加表达力。因为更高的层面不是技术能解决的,那要看你思想到没到那个层次。
◆什么样的人是你愿意和他分享的?
分享的话,把一块时间给爸妈都来不及,给另外一个人对我来说是考验。只有那种人,跟我有一样的志向,或者能宽容我,给我足够的精神世界,只有这样的人才会是人生伴侣。
· End ·
文字 / 小 湫(特约)
编辑 / 乔如月
视觉 / 徐铭远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本文转自【拾贰象岛island】
微信号“alphabooks2016”回复【阅读小纯】打卡
后台回复【打卡赠书】了解赠书细则
-戳关键词阅读往期精选-
招聘| 投稿| 神奇动物| 三岛由纪夫| 感恩节礼包|人行明镜中| 猥琐的明信片| 诺贝尔| 姿势| 鲁迅| 叔本华| 奥斯维辛| 顾城| 陈忠实| 文洁若| 独处| 教育| 巴以冲突| 文具控| 恋物癖| 书单| 雨果奖| 枕边书| 草间弥生| 一念之合| 印度| 北上广| 湘南| 自由| 时代| 二次元| 进化| 求索| 啪啪啪| 丁丁| 戛纳电影节| 樊小纯| 同志电影| 定义艺术|
1.《樊小纯:不要和无聊的人吃晚餐》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樊小纯:不要和无聊的人吃晚餐》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tiyu/20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