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练习拳击来说,移动过程中安静、安静、自然、心灵松散的“静态”字都很重要。
太极拳宗师武禹襄讲:“先在心,后在身。” 首先必须使大脑总是处于松静状态,使思想纯静地、专一地全心全意集中到拳上来,然后才可以集中和调动意念力的引导运用。摒除杂念的求静
排除杂念是很多初学者要面对的问题,很多人练拳时杂念丛生。排除不了杂念就不能有效地运用意识,起不到“用意不用力”的作用。师爷李雅轩先生谈到太极拳练习中与求静有关的部分语录如下:
从预备式开始到整套的结束,在全部演练的过程中,思想中都要摒除杂念,静如止水,精神集中,专心致一,澄心静虑。所谓“一静无有不静”,静可以保持其大脑神经的清醒灵敏,培养人的智慧聪明。拳经中所谓“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独知人”的精神高深境界,真正是在稳静安好的练拳中悟出而得到的灵敏感应。
未随出势,先将脑筋静下来,摒除杂念,身心放松,去掉拘束,如这样子才能恢复人在未被事物缠绕之前的自然稳静及天生具有的灵感。稳静之后而后出动,并要在动时仍保持其稳静,不可因动将身心的稳静分散了,这是需要注意的。
不但身势放松,而内心也须放松,摒除一切杂念。如此稍等片刻,身心稳静下来而后出动。
修炼的功夫,关键在静,静才能有灵感。
所以说要清楚干扰因素, 练拳前把牵涉注意力较大的事情,如把工作或生活事务安排等处理好,或者在内心上处理好,有一个条理,避免练拳过程中时时牵挂,造成打拳僵滞不顺的现象。我观察到有些人在心情烦乱的时候行拳走架,练不到七、八分钟,就感觉头晕恶心,身体较为难受。心情烦乱必然影响内气运行,正是所谓“心浮气躁”。所以说如果在心不能静的情况下练拳,不但起不到健身和长功的正面作用,反而对身体产生负面的有害无益。
稳静的“稳”与“静”
李雅轩先生说:“身势稳静之后,心才能静,神经才能敏感,气势才能沉下去。然后再想虚灵顶劲、沉肩坠肘、含胸拔背、立身中正和气沉丹田这些规矩。”我认为,身势稳静的“稳”与“静”含有平衡、协调、稳固的由中定入静的内涵,假如身势不够稳,由于人本能的原因,练拳的心思怎能静下来?心静不下来,肢体就松不到位,也影响了拳意。既是太极拳名师又是我的师兄——林文涛先生说了一句对此有领悟的话:“先有定,后有静;没有定的静是假的。”太极十三势当从中定为主,其他十二势为辅,太极拳的每一势,都是先有中定而后有变化。试问:下部若不稳,上部你敢松吗?实脚若不够实,虚脚你虚得来吗?
静了有拳意才是真静
现代人的生活节奏都很快,私心杂念不可避免,要做到摒除杂念和外界干扰,做到太极拳的“静”,就需要较长时间又有效的训练。在站桩练功或行拳走架的时候,假如头脑没有了生活、工作和其他的杂念,或者好像入睡无梦状态的样子,是不是符合太极拳内涵技术的“静”?我认为:练功时好像入睡无梦状态的样子,这是认识和理解太极拳的练习有偏差,比如有些人眼睛半开半闭、甚至有点摇头晃脑的打拳,还自认心静呢,实则是没有较好的拳意又是精气神欠差的拳病。
习拳时单是头脑没有了生活、工作和其他的杂念,还是不够完整的“静”,或许忘记了“静”的最终目的是什么,也或许“静”的层次没得到提高。
我经过了多年的练拳实践,得知这样的关系:
静了没有拳意,乃是 假静;静了有拳意,才是真静。没有拳意的求静,是虚有“静”字的静态,再静也练不出太极拳的真功夫。
练功习拳的求静只是一个手段、一种方法,静不是目的。静的目的是为了养生和技击,养生的心平气和需要“静”,技击的气和劲顺、用意不用力、以静御动、内外合一、周身一家也需要“静”。练功习拳中充满了拳意,就会使“静”的修炼变得比较实在。
我师爷李雅轩先生谈到太极拳练习中与拳意有关的部分语录如下:
在练功时,不要一定要架子多么大,多么低下,主要仍还是练出手上的拳意来,有了灵感为第一,进一步要这种灵感练的充实起来,养这种灵感主要的练法,是在稳静上练功,如不稳不静,那就绝对练不出灵感来,如手上身上脑筋里没有灵感,那就不能算太极挚的功夫。练太极拳主要是找拳意,如找着拳意就算人了门了,拳意如何找?在松软稳静上去找,放清醒,放灵感,放舒适去找,稳稳的,静静的,日子久了,拳意自会到了手上,如满身带劲的去硬找,必致愈找离拳意愈远,这句话很要紧,要好好相信,如不相信这句话,那就练不好拳了。
有人练太极拳如其它门拳一样,弄些着法招法,想些用法,这是大错特错的,因为练太极拳的,胸中是混然一气的,是无所为的,是泰然的,不能专想某一手一势的作用。如一想每手每势的作用,那就用意不均匀了,那拳意也就始终不会上手了,不会发现了,拳意不上手,灵感没有,将来在用的时候,就不能听劲,听不了劲,也就取不了胜。
其主要的练法,是以心行气,以气运身,以意贯指,日积月累,内劲自通,拳意就能上手。四肢是外梢,不可自动,胯为底盘,务须中正,以思想命令于腰脊,以腰脊领动于四肢,尚须以神气相配,上下相随,完整一气,否则非太极拳功夫。
练太极拳,心里要平静舒适泰然,把气息调的舒舒服服的去练,不要满身带劲,满脸的神气,只是身心放松放稳放静就行了,如是满身带劲;满脸的神气,这是练外功拳的形态。练太极拳的人,看来只是平淡无奇,就是对的,如是满脸神气,满身劲头,这就错了,如这样就一辈子也找不着拳意,拳意不上手,是一辈子瞎糊闹。
心静体悟拳意的内涵
李雅轩先生说:“平时要在出动时,心里应如何作想,如何形态,如何神气,如何出手若无所为而又有包罗万象无所不为之气势,这也是很要紧的。假若是出手有所为,心里先有一个主观的定见,那就恐顾此失彼,挂一漏万,流于外功之明劲,成了多着多法之硬功拳的情形了,此理不可不知。”
如何才能够心静而体悟拳意呢?
1切实做到太极拳“十要”:
1、虚灵顶劲 2、含胸拔背;3、松腰 4、明虚实;5、沉肩坠肘 6、用意不用力;7、上下相随 8、内外相合;9、相连不断 10、动中求静。
这是杨澄浦宗师《太极拳说十要》中写的,宜细心体悟。比如115式大架的“左搂膝右拗步掌”:前腿不是着意屈膝前弓,而是想着松腰落胯、虚领顶劲;后腿不是着意往前蹬撑硬直,而是松腰塌胯、虚领顶劲的伸直后腿;左手不是着意往左拨,而是左手松肩垂手的随着腰胯往左沉转的搂去;右手不是着意往前推按,而是右手随着含胸拔背、松肩坠肘、虚领顶劲、身正势稳的向前松出去,右掌根不宜超过脚尖哦!
2好好地把握“太极十三势”的真谛:
“掤 、捋、挤、按、采 、挒 、肘、靠,进、退、顾、盼、定也”。这是势,不是式。太极十三势是组成太极拳的基本骨架,它贯穿于太极拳的所有招式中,换名话说,就是太极拳的各种招式都由十三势中的一势或几势所构成。十三势本无固定的招式,而根据十三势应敌制敌又可形成一定的动作和招式,如此运动对敌的结果正是:太极本无法,动即是法。将此十三势溶入到太极拳的一招一式之中,才会有真太极的拳意。
3完整理解“太极十三势行功心诀”中所言:
以心行气,务令沉着,乃能收敛入骨;以气运身,务令顺遂,乃能便利从心。太极拳的每招每式,都是以意念为主导,引动内气、催动外形,内外相合,这些都是拳意的内涵。
4认真实践“命意源头在腰隙”
李雅轩先生的话有一句“以思想命令腰脊,以腰脊领动四肢”正是在对应“命意源头在腰隙”的注解。欲在行拳走架中做到以腰胯领动四肢,就得先有 “命意源头在腰隙”的拳意。
妄想拳意不切实际
有些练了一两年的太极拳初学者,拳架动作还没熟练,就想着用腹式逆呼吸配合打拳了,这不是较好的拳意,而是妄想拳意不切实际。有些练了三、五年的太极拳爱好者,由于练功习拳不得真传、不懂练法、不得要领,腰还松不到位、胸还松不到位、腹还松不到位,胯还松不到位,单凭拳架的外形动作比较熟练,就想着把内气硬压下丹田或什么的运气,这也是妄想拳意不切实际。所以说,拳意宜讲究练拳层次,更讲究道法自然的练拳。
李雅轩先生说:“太极拳在初练时,是感觉不出什么味道来的。但是只要有耐心,有恒心,细细地体会,时间久了,便会感觉趣味浓厚,使人百练不厌,愈研究愈有味道,愈体会愈有兴趣甚至形成一种癖好,一辈子离不开它,其终身健康也就在不知不觉之中得到了。”
在初练阶段, 练功习拳中追求心静与拳意,也许感觉不出什么较好的味道。练功习拳的时间长了,就会知道心静与拳意是催生功夫、提高技艺和具有长效魅力的好东西。
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1.《"太极拳怎么放松如何在练拳时做到""体松心静"""》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太极拳怎么放松如何在练拳时做到""体松心静"""》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tiyu/20626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