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戴子英已经在18岁的时候赢得了超级冠军赛(2012日本公开赛)。她以魔术、精细的技术和惊人的方式被称为“天才少女”。
2016香港公开赛,22岁的她先后击败2016里约金牌马琳和银牌辛德胡,登上世界第一的球后宝座。2016世界羽联超级系列赛迪拜总决赛,一路越过何冰娇、因达农、孙瑜和成池铉的挑战,最终登顶冠军,世界球后实至名归!作为目前世界第一的球后戴资颖有着“怪异”的球风和招牌式“少穿一根线”的球拍,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我得到了同样有着些许“怪异”的TK-7000SN。女单一姐的暴力小平头—TK-7000SN
——陌生又熟悉
起初拿到球拍时就有一种莫名的亲切感,乍一看更是会误以为她是老前辈TK-8000。
而这种亲密感我想更多的是来源于她精美的涂装,整支球拍以偏暗的枣红为基调,在拍框的部分大面积采用稳重的黑色与之相结合,10点、2点位置鲜艳的花纹贴纸镶嵌得也恰到好处。在秉承了TK系列传统外观的同时,大胆的在表漆中加入了亮沙的元素,在灯光的照耀下折射出星星点点,沉稳中洋溢着无限的热情与灵动。
辗转反侧,细细掂量说不出哪里,道不明所以,就是感觉不太对劲。仔细一看对比才发觉,TK-7000SN是个小平头!!!
在如今方头盛行的球拍行列里鲜为人见的小平头,距离上一支胜利家族里量产及复产大放异彩的TI99已经有不少年头了,再次接触起小平头不免有些陌生。
测产品: | TK-7000SN |
空拍重量: | 4U(85g) |
拍框面积: | 361.67 |
拍柄规格: | G5 |
穿线磅数(4u): | ≤31bls |
中管弹性: | 偏硬 |
空拍平衡点: | 295 |
零售价: | 1520 |
产地: | 南京 |
作为小平头的她虽然适当的缩减的甜区的面积,但由于其拍框整体较高,面积也会随之增大不少(361.67),直观的对比TK-9900就会发现,TK-7000SN拍框大了整整一圈。
本次评测也会适当与TK9900进行打感对比
TK-7000SN终于有再继续沿用TK系列的当家石墨烯科技
球拍的3、9点位置分别采用了石墨烯填充技术,虽然比例微量,但却能提高不少球拍的耐受力。(石墨烯(Graphene)是一种由碳原子以方式形成的蜂窝状平面薄膜,是一种只有一个原子层厚度的准二维材料,所以又叫做单原子层石墨。它的厚度大约为0.335nm,根据制备方式的不同而存在不同的起伏,通常在垂直方向的高度大约1nm左右,水平方向宽度大约10nm到25nm,是除金刚石以外所有碳晶体的基本结构单元。)仅1克就能承受5吨的重量。
TK-7000SN在框型的选择上依旧是保守的采用了趋向稳定的箱型盒式拍框,这是胜利高端系列中少有的一款传统盒式球拍(盒式箱型在提高球拍整体稳定性与抗扭力的同时同样增强了球拍的抗扭性与承受高磅能力)。相对于流体拍框和破风设计,传统的盒式拍框在挥速上就稍显逊色了,突出稳中求胜。
阔别多日,当初一鸣惊人的力槽终于重现江湖,在TK-9900问世时,就一直期待9900能够沿用TK系列的力槽设计,想当初TK-8000主打力槽与石墨烯科技就为羽拍界开辟了一片广阔的新天地。
加力槽(独创的沟槽设计,提升击球的瞬间爆发力)
在中管的运用上,TK-7000SN采用了直径7.0的shaft超刚性纤维
中管对比6.4mm的TK-9900就稍显逊色了,毕竟TK-7000SN追求的是整体的稳定性,较粗的中管也有益于稳定性的提升。
——试打体验
球拍上线上手胶后整体重量是94.5g,拍线与手胶均为小戴同款,上手整体感觉偏轻(4U)头重感不明显。小平头的设计使得即使在没有流体拍框和破风设计的7000SN在挥速上的表现也没有像其他盒式框型的球拍那般让我失望,比配上295的平衡点,挥速上基本能够脱离慢的行列,可以说小平头与盒式拍框的完美结合吧。在击球的部分还是主要分别以主动击球和被动击球来进行评测。
——主动击球
小平头以主打进攻的设计目的在高远球环节中出拍干净利落,得益于小平头设计,在主动准备充分的情况下可以回击出质量相当高的高远球,集中甜区的瞬间鞭打感极强,击球音响亮,这是与方头球拍最大的区别之一。当然这也无形大幅度提高了球拍对选手的要求。
主打突击进攻的TK-7000SN在主动突击进攻时的不凡表现让我眼前为之一亮,4u的重量加之295的平衡点本应该是与进攻二字无缘的,浓缩的甜区,爆发力集中的小平头让7000SN在杀球中仅仅依靠集中发力,击中甜区就可以不用借助过多的引拍鞭打杀出落点精准,速度较快的杀球。小平头在提高选手动作一致性的过程中无形中也降低了选手身体素质的要求。
大拍面中隐匿的小甜区犹如沙漠绿洲难以寻觅,却又甘甜宜人,向往神迷。在杀球的体验中可谓暴力惊人,7000SN的小甜区配合上盒式拍框加力槽的稳定,良好的抗扭特性将杀球中大幅度的拍面形变缩小到了极致,击球中力量的损耗也降到了最低,可以明显的感受到拍面的晃动幅度小,击球反馈感刚性强烈,球速惊人。shaft中管的“弹”更是为连续的进攻提供了坚实的后盾,7000SN绝对是一把突击进攻的大杀器!!!
主动的抽挡过程中,7000SN借助小平头拍框引拍发力迅速的优势在较小动作的闪动发力中占尽先机,回球迅速,力量集中,出球丝毫没有粘滞感。这点上表现与TK9900持平。
主动的搓放网时,小平头高出的拍面会在搓放中起到不小的作用,小甜区的回弹也让搓放的小球高质量的翻滚过网,频频让对手无奈。
——被动击球
被动挑球的环节里,起初会因为没有适应小平头而频繁打框,被动抽挡时也会出现球托集中打在拍框的2、10点位置,尴尬连连。这也暴露的小平头的容错性能较低,需要更多时间去磨合去适应球拍的特性。
被动的抽球中,可以明显感觉到,充分的引拍鞭打让小平头的特性发挥得淋漓尽致,得益于shaft中管技术,大幅度的击打,夸张的中管形变也丝毫没有过多的震手感,鞭打回弹也相当到位,配合上稳定的力槽与盒式拍框,让球拍在大力的抽击中拍面整体形变小,锁住的力量可以更好的传递给甜区部分,抽击出精准而有力的回球。
被动高远球时,得益于胜利独家的shaft中管技术,即使在无法充分引拍的前提下也能巧妙的借助中管惊人的弹性将球“弹”回去,值得一提的是被动情况下由于回球准备时间短,需要把控好出拍的力道,集中在小甜区的被动回弹很可能会因为“弹”力过大而击出底线。
——总结
TK-7000SN作为小平头与盒式拍框的完美结合,突击与稳定兼顾,有着突出的集中爆发力,却与小拍框的TK-9900有着共同的容错率较低的缺点,提高选手动作一致性和动作规范性的同时降低了选手身体素质的要求,是一把少有且经典的容速度、突击、暴力与一体的球拍,完美诠释了突击系列的真谛。非常适合于力量小且技术细腻的选手以及动作一致性较高的暴力选手!
——球线、手胶、羽球实测
VS-850NANO
材质 | 尼龙材料+外层高强度扁平纤维 |
长度 | 10m |
线径 | 0.68mm |
耐打性 | ★★★★ |
反弹性 | ★★★★★ |
控制性 | ★★★★★ |
击球性 | ★★★★ |
VS-850作为胜利公司的一员“参赛老将”常年出征于世界顶级的各大赛事。由于它的表面覆盖着一层高强度的扁平纤维,且拥有着高弹力超细尼龙纱作为蕊芯,中层由高韧性的尼龙纤维用三连芯并列法致密编织,采用纳米技术和浴浸渗透法使纤维和纳米级树脂紧密结合。多种强有力的科技运用于VS-850上,却仅仅拥有0.68mm极细线径。极强的控球性和反弹性让球员们在赛场上如鱼得水,这也正是它饱受世界顶尖运动员青睐的重要原因。
小戴在对球拍选择上的特立独行也注定了她对拍线的苛刻要求,所以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小戴同款的VS-850,较为的遗憾的是没能尝试小戴的“甜区上移穿线法”也就是球友们在比赛中见到的“少穿一根横线”的穿线法,这种穿线法的原来是将甜区上移,同时起到减少球拍击球瞬间拍面形变带来的震动。更为直观的作用则是大家都比较在意的省线。在这里的话还是不推荐各位爱好者使用这种穿线法,甜区的改变对击球准确性的要求也会大幅度的提高。
试打环境
穿线磅数:27-28bls
用球:胜利比赛3号
三分拍七分线,TK-7000SN刚性稳重的盒式结构搭配上弹性极佳,控制能力卓群的VS-850,击球音效清脆响亮,出球干脆利落,落点把控精准。在高远球的鞭击发力中,线床的对击球瞬间弹力的吸收也恰到好处,传递至手柄时也没有丝毫的震手感,网前小球的搓放中,拍床整体异常稳定,高强韧性的VS-850可以很好的将力量集中在小范围释放,收放自如,精准制敌。
TK-7000SN的突击特性与VS-850的精准性相结合可谓刚柔并进,堪称完美!!!
GR262
规格 | 宽27mm/厚0.6mm/长1050mm |
材质 | 聚氨酯 |
特性 | 粘性、防滑、吸汗 |
产地 | 日本 |
本次手胶的选用也是照搬了小戴的搭配,毕竟球后之选,值得信赖。
GR262是一款有着优异防滑性能和吸汗特质的超薄得粘性手胶,它的厚度仅仅为0.6mm,对于热爱平胶追求手感又爱出汗的我来说如同福音一般出现在了我的面前。
大家可能会和我一样担心0.6mm厚度会降低其耐用性,所以它特地选用了给分子密度日本原料的“聚氨酯”作为主要用料,这样一来手胶的耐用性就得到了大幅度飞跃性的提升。
在手胶弹性与延展性方面GR262的表现也出乎我的意料,在大幅度的拉伸手胶时,表皮没有出现丝毫的裂纹,覆盖在拍柄上时回弹力将手柄包裹得紧实且饱满,握上去包裹感极强,粘性十足!
1.《胜利的羽毛球怎么样》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胜利的羽毛球怎么样》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tiyu/20716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