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多的地方是江湖,江湖是名利场,江湖是非多。

太极拳的圈子也是如此。或许是网络发达了,几十年前刚学武的时候,一个门派能称为"大师"的,一个巴掌能数过来。而现在不行了,借别人的巴掌也数不过来了,大师太多了!

为了保持神秘性而包装自己的"太极大师"们,大体有两个发展方向:一个是宣传"太极神功"的盖世无敌,一个是展示"太极养生"的神奇功效。

前者,一边忙着开宗立派,一边频频找人约架,制造种种事端,网上流传广矣,不再细说。但是这个包装成本确实真的很高,据说某大师上个电视节目也要自费十几万。

而后者,只需要找几个得过某某病症的徒弟"现身说法",让你觉得你要是不跟着大师练,你就亏大了,再打打感情牌,于是很多人就这样稀里糊涂地交钱、拜师,然后堂而皇之地成为了"入室弟子"。我曾见过有一位大师的女弟子为了拉人入伙,竟向一帮大老爷们儿宣传,太极拳治好了她的妇科病。种种乱象,鸡飞狗跳。但是因为成本低,所以"大师们"也就乐此不疲了。

然而,修习养生的弟子们"入室"以后,大师就变得不再神秘了。出席、讲话、收徒,抽烟、喝酒、打牌,大师很忙,忙到没有多少时间练功,忙到心力憔悴,最终也没做好养生示范、一些大师提前呜呼哀哉了!于是太极拳又多了一宗罪——太极养生,骗人!

所以,作为一个太极拳的传承者,今天谈一谈太极拳的养生效果,不夸大其词,也不妄自菲薄,只想论个清白。

1、养生效果谁说得准?

我们的生活水平高了,健身活动也变得丰富多彩了。各种活动,各有特点,只凭喜好,无谓短长。太极拳的养生效果到底谁说得准?我看过很多关于太极拳的书籍,阐述养生功效,大多数都说得很全面也很模糊。因为缺乏医学临床大数据的支持,所以参考价值却不足。养生健身效果没有医学证明,何以为信?

目前,我可以相信的参考信息有:

1)我国著名呼吸病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教授领衔专家团队在广州发布了最新慢阻肺临床研究成果,研究发现,打太极拳对改善慢阻肺患者功能状态方面的效果与传统肺康复锻炼相当。

2)太极拳师李经悟的《太极内功》一书中:"太极内功从临床治疗效果上看是令人满意的,它对许多慢性病都有效,并以高血压、神经衰弱、肠胃病、阳痿等症效果最好。"(因为李先生生前是在北戴河气功疗养院工作,案例积累很多,所以可信度很高。)

此外,应该还有一些太极拳的医学临床案例,不过我确实没有读过,也希望大家多多交流,不吝赐教。

同时,也有一些太极拳养生效果的研究尚在临床实践中,例如:福建中医药大学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课题——"太极拳对2型糖尿病及脑卒中功能康复效果的临床研究";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国家级研究课题——"太极对血液透析患者生存质量及预后影响"等等。

最后,再理阐述一下我的观点:

1)要想宣传太极拳的养生效果,必须具有医学临床大数据的证明,必须从医学角度能够说明原理,而不是从武术理论、经验或易学、玄学角度说明。

2)没有经过临床大数据证明的养生效果(例如:治疗颈椎病、关节炎、妇科病,减肥等等),在情况确实属实的前提下,也只可能是受用于部分练习者,可以宣传,但是最好不要当作重点,否则恐生异议。这才是对太极拳传承负责的态度。

2、养生效果怎样实现?

要想将太极拳的养生价值,最终转化成实际效果,我们还要关注一些具体的练习条件。例如:

练习环境,包括:室内、室外、空气质量、温度、光照、噪音程度等等;

练习内容,包括:站桩、盘坐、气功、基本功、套路练习等等;

练习时段,包括:清晨、下午、傍晚等等;

练习时长,包括:半小时、一小时,一个课时等等;

练习次数,包括:一段动作、一套动作、单式重复次数等等;

还有练习者的年龄段和身体素质、病历情况、心理状态等等。

由于涉及内容较多,不能一一详述,依据自身经验,我只重点强调一下心理状态的问题。

《论语·述而》中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游于艺,就是在各种技艺之中游玩,这是古人修养身心的一个标准。同样,没有游玩的心态,怎么做好养生呢?中医也讲,"病从口入,病由心生。"可见在太极拳养生中,保持良好的心态的重要性。

我见过一些老年拳友,喜欢争强好胜,事事与人比较。别人一天练会,他也得练会;别人多学一套拳法,他也得学会;别人能做跳跃下蹲,他也得做到。最后,超过自己的身体承受能力,身体练伤了,心态练躁了,再一激动,心脏就不舒服了。

其实,练了就好,适度就好,尊重规律,循序渐渐,才能养生。千万不要舍本逐末,得不偿失。

以上种种,不可不察!欢迎大家留言交流,共同进步!谢谢!

1.《中国太极拳怎么样》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中国太极拳怎么样》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tiyu/20753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