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刘玉华(右一)和傅淑云(左一),渊源

刘玉华和傅淑云在1936年柏林奥运会上演出

刘玉华在1936年和队友一起参加了奥运会

晚年刘玉华(左一)和奥运会队友张光文、傅淑云

温景明

赖臣

1936年,第十一届奥运会在德国柏林举行,中国体育代表团首次作为官方团体参加,中国武术被列为奥运会表演项目。

此届奥运会,中国派出69名运动员参加比赛,却未能获得一枚奖牌。然而,由9名武术家组成的中国国术表演队却令世界刮目相看。这9位武术家中,包括3名女性,她们是翟连元、傅淑云、刘玉华。

经过全国性选拔入选中国奥运代表团国术表演队的刘玉华,在柏林奥运会上,不但为国家争得了荣誉,而且以奥运为媒,获得了爱情。

A

“连脚也不裹,

难道让闺女当武状元吗?”

刘玉华,1916年出生于河南省开封古城的一个贫民家庭,从小体弱多病。当时开封练武术的人很多,父母见她身体不好,又没钱买药,就希望她能受益于武术锻炼,借以祛病。所以,她从小就开始学习武术。

白天上学读书,晚上练拳习武,刘玉华学武术颇为不易,而更受干扰的,是那时亲友、邻居们的流言蜚语。有人说:“闺女家连脚也不裹,男男女女混在一起,蹦蹦跳跳真不像话,难道让闺女当武状元吗?”可是为了其健康,父母不但没有动摇,还始终鼓励她好好学下去。

刘玉华开始学习武术是在大同武术社,设在开封东蔡河湾街泰山庙里。约有20米见方的场地,男女学生有四五十人,除了她们几个女孩子年龄较小外,男同学都是20岁左右、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在刘玉华的记忆里,老师曾说过“我们练的拳是少林门的大洪拳”。

B

坚持下来的只剩她一个

刘玉华的老师是有名的大刀何福同,又称“何大刀”;还有大枪孟广泰,又称“孟大枪”。老师对他们要求很严,可是当时的教法却很简单,不分年龄和性别,要求都一样。老师手里拿着一根小棍子,学生动作不合要求,就可能挨棍子。因为刘玉华年纪小、身体弱、力量差,站桩总是站得时间短,所以挨棍子的机会就比其他同学多。有时即使父母在跟前,老师也决不因此棍下留情。不过,父母也常安慰和鼓励刘玉华:“严师出高徒嘛,不吃苦怎能练得好,身体又怎么能够得到健康呢?”

老师经常对他们说:“要尊老爱幼、扶弱济贫、诚实对人。”还说“武人不武,武了出事故”“场外似绵羊,场上如猛虎”等等。

这种教育对刘玉华的影响很大,她逐渐爱上了武术运动。那时她就想,这一辈子都要好好学武术。经过长年武术锻炼,刘玉华的进步挺快,身体发育也很好,再也没有过去那种疾病缠身、弱不禁风的模样。当时,和她一起练武、年纪相仿的女孩起初有5个,到后来坚持下来的就只剩她一个了,所以老师特别喜欢她。往往在武术社放学后,还到家里去给她加课,看着她练。

在老师的严格教导下,刘玉华打下了良好的武术基础,所以,她1929年就参加了河南省的武术运动大会。后来因为家庭困难,交不起学费,就干脆辍学在家专门练武。不久,她考入河南省国术馆训练班,结业后保送进南京中央国术馆,从此和武术结下了不解之缘。

C

短暂献技,引起轰动

经过全国性选拔,刘玉华入选中国奥运代表团国术表演队,于1936年代表中国参加柏林第11届奥运会。

通过短暂的集训,刘玉华随同代表团于8月初抵达柏林。当代表团到达柏林车站的时候,围观的人争先恐后地要看刘玉华、傅淑云、翟连元3位女运动员的脚,并且交头接耳地议论。刘玉华很奇怪,就问中国留德的学生。他们说:“德国人印象中的中国女子都缠足,所以这么看。”这就是当时人们对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东亚病夫”的印象。当时她想,我是练武术的,我的脚是天足,也算争了口气。

他们休息两天就到汉堡参加世界性的体育表演:先是在大街上的游行式表演,然后在驰名世界的汉堡动物园表演。各国的表演大多是民间舞蹈,因为节目太多,中国代表团的表演只安排了15分钟。但这是我国武术首次在欧洲表演,时间虽短,却特别受欢迎,热烈的掌声一浪高过一浪。尤其是最后一个节目“空手夺枪”,表演者退场后,马上就被记者们围住了。围的人越来越多,他们连走路都感到困难,最后,几位中国留学生挤进人群护卫着他们,才挤出了重围。

尽管国术队的表演引起轰动,但正式比赛场上,中国选手却“全军覆没”。中国派出了69名运动员,分别参加田径、足球、篮球、游泳、举重、拳击等项目的比赛,但除了撑竿跳高运动员符保卢在预选赛中取得出线权外,其余在初赛期间就惨遭淘汰。西方媒体大肆讥讽,出现诸如题目为《四万万人中跑得最快,奥运会则一败涂地》、《虽中国女人不再裹脚,但预赛未终已遭淘汰》之类的评论文章。

赛场惨败,使得被安排前往各地表演的国术队备受冷落。有一次,刘玉华他们一行去表演,扛着器械,坐了近一小时的公共汽车,才到达表演地。到后,他们被安排在一个临时地方休息,之后就再没有人来过问。他们感受到了冷落:人家吃丰盛的晚餐,他们呢,饿了,自己买点面包吃;渴了,以冰水作饮料。那里和国内气候不同,虽是暑天,入夜还是很凉的。表演在8点钟开始,可是刘玉华他们的项目却排在10点钟以后。天气凉,大家都担心表演效果会受影响,特别担心的是,如果拍摄电影的灯光一会儿亮,一会儿暗,会影响视力,对打项目容易出问题。有人甚至对表演“空手夺枪”的运动员说:“看到没有,灯光忽明忽暗,你要枪下留情呀!”

轮到他们表演了,大家抖擞精神,全力配合,舞大刀、九节鞭、绵掌、花拳、空手夺枪……共10多个项目,包括有观众不服上台挑战比武的,最终都对他们心服口服,观众热烈的掌声持续不断。中国体育考察团团长袁敦礼带领全体团员向他们祝贺:“表演成功,为国争了光。”并且说,“回国后要好好提倡我国这个独特的体育项目。”

至此,大会的组织者才对刘玉华他们换了一副面孔,冰水改成了咖啡,夜宵也摆满了桌子.来时搭公共汽车,走时以专车相送……此后,国术队在德国的汉堡、法兰克福、慕尼黑等各大城市巡回表演,场场轰动。一家德国报纸盛赞中国国术是“艺术中的精华,体育中的骄傲”。

D

奥运夫妻,共磋武艺

刘玉华和丈夫温敬铭是中央国术馆的同学,温敬铭比刘玉华高一年级,大她11岁。

温敬铭(1905-1985),河北蠡县人。其家世代务农,他从小就随父种地,农闲时还做泥工、打短工。蠡县地处冀中,当地人崇尚武术,清末义和团曾活动于这一带。义和团运动失败后,老一辈的习武者或遭杀戮,或弃家外逃,到民初,武术才又在冀中流行起来。此时正值温敬铭幼年时期。他5岁即从邻居贾魁、贾俊峰学习武术,当时虽因生活贫困,习武常受到父母的怪责,但他仍然勤学苦练。在他读小学期间,又从罗成立学习武术。罗成立(罗熙绩)精于大枪、绵拳,人称“大枪罗熙绩”。温敬铭学习了绵拳、大枪、铐手翻子、剑术等等,技艺日精,20岁左左已在当地成名。

1929年冀中发生蝗灾,温敬铭为逃难只身离家到北平。经表舅介绍,到北平宪兵司令楚溪春的部队中教武术。

1933年8月,经友人介绍,到南京报考全国最高武术机构——中央国术馆。老师罗成立(罗熙绩)也同行南下。因考试成绩优异,温敬铭被破格录取为一级练习员,罗成立也被聘为教授。中央国术馆不搞门派,广集武术界名人,所以温敬铭在此能广学博览。加之他原来功底深厚,又勤学苦练,各种拳术都兼收并蓄,技艺日趋成熟。同时他又学习了中国式拳击和国际拳击,他将所学的各种技艺融会贯通。

温敬铭后来说:“那时我们并不熟悉,只知道她出身寒素之家,一身武艺是从开封大同武术社学起的。”他们相互熟悉,是在1936年上海武术选拔赛后。

中国奥运队乘坐邮轮回国那天清晨,温敬铭走上空无一人的甲板。他的衣服被海风吹得呼呼直响,头发全被吹向脑后。他凭栏东望,热血在胸中翻涌,禁不住一声呐喊,练起了拳脚。

忽然,他感觉身后射来一束目光,扭身一看,啊,是刘玉华。刘玉华太理解这位壮士了。在表演前,他跑前跑后为大家购买冰水和面包的真诚,反复要求上场表演时的执着,让她印象深刻;表演时他拳法之精、功力之厚、眼力之准,又让她无比惊叹。可自从踏上回国的邮轮,他的面容就时常如冰块一般生冷,她真担心连日来的紧张、压抑和愤懑,把他压垮。

她一边想着,一边往前走了两步,才发现温敬铭也在注视着她。两位国手,一对搭档,四目相对,两心相撞。刘玉华从衣袋里掏出一方手帕递了过去。

温敬铭摸摸自己的脸,才知道脸上已爬满了泪水;再一看小师妹清澈的杏眼里也汪着一泡泪水,一种久违的亲情蓦然涌上心头。但他没接那方手帕,他把手帕又推回去,示意她还是擦擦自己的泪水。

晨曦中,海风吹拂着刘玉华黑亮的短发,温敬铭关切地说:“再回去睡一会儿吧,时间长了,身体吃不消。”刘玉华看着温敬铭深沉的眼睛、雄壮沉稳的身姿,知道这是个天塌地陷都能够顶得住的人,是能够依靠和信赖的人。

就这样,以奥运为媒,温敬铭和刘玉华开始相爱了!

回国后,迫于生计,二人天各一方,直到6年后在战时陪都重庆,才终于结成伉俪。后生下两男一女。

温敬铭于1985年去世。他一生完成了《短兵术》等14部专著,还主持制定了多种武术竞赛规则,同时,还与人合作编写了200多万字的武术教材。

温敬铭去世后,刘玉华一直把他的骨灰盒在自己卧室里放了20年。刘玉华每日三餐给“他”上饭,每日早晚给“他”铺床叠被,而且她无论到山南海北,还是远渡重洋,每次都要带上温敬铭的照片,一路上呼唤着温敬铭与她同行。

E

饱受打压,发誓不再练武

刘玉华结婚后,有了孩子,工作负担重,家务事也多了,但她仍坚持练武术。她和丈夫温敬铭在国立国术体育专科学校(现南京体育学院)当教师。当时她已经当了6年教师,不料,因她不会逢迎,校长借口她怀了第二个孩子,就在1946年2月把刘玉华解聘了。已是副教授的温敬铭也没有允许跟随体专前往天津,而是被调到了重庆青年会,任教育主任,薪水是100元,还不及他原来的三分之一。

当时的实权人物还说,刘玉华老了(其实当时她才31岁),不能再搞体育了。此事给刘玉华极大打击,让她的心彻底冷了。于是她卖掉了刀、枪等武术器械,发誓终生不再练武术,子子孙孙也不再沾武术的边!

F

焕发新生,培育人才

新中国成立后,新的生活重又点燃了刘玉华的习武之心。丈夫温敬铭重新得到了社会的重视,不但吉林师大、江西体专、湖南教育学院三家单位争相聘请他去工作,而且他还受邀担任了1953年全国民族形式体育表演和竞赛大会的武术评判组组长。刘玉华决定复出,争取能参加这次比赛。为此,她开始恢复中断7年的武术训练。但此时的刘玉华已是3个孩子的母亲,且37岁了,为了找回已经放下多年的功夫,她晚上开始加班练习。

经过一段时间的苦练,刘玉华的武术技艺得到了恢复,而最终以湖北省预赛第一名、中南区预赛第一名的成绩参加了1953年在天津举行的全国民族形式体育表演和竞赛大会,并获得了优异的成绩。会后,刘玉华和丈夫温敬铭双双被选中到北京怀仁堂给国家领导人作汇报演出。

之后,在第一届全运会等多次角逐中,刘玉华均以拳术、双剑、棍术、枪术获奖,有“双刀刘玉华”之誉。她撰写了《飞凤双剑》等5部拳械专著,并先后在湖北教育学院、华中师院、武汉体育学院为国家培养了一批批武术人才。其丈夫、著名武术家温敬铭后曾任中国武协副主席。

他们的长子温力、次子温庄在父母的培养下也成为武术专家,国家还曾为这“一门四杰”拍摄大型专题片《武术之家》。

2001年,中国申奥成功后,刘玉华接受记者采访,她眼里闪着泪花说:“当年在参加第11届奥运会时,我和敬铭就有个共同心愿,就是盼望奥运会能在中国举办!现在好了,中国人民终于能扬眉吐气地举办奥运会了。要是敬铭在,该多好啊!”

刘玉华于2008年2月15日去世,享年92岁。

1.《温敬铭练什么拳》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温敬铭练什么拳》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tiyu/20781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