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八卦拳、形意拳及其他许多拳种在说拳架身材要求时,都要无一例外地推倒腰,为什么要推倒腰,他的内涵是什么,推倒腰的提法正确吗?我不知道你有没有想过这些问题。在这里,我结合我练习拳击的练习,谈谈自己对此的认识,请大家交流意见。(大卫亚设)。
对于这个问题,我个人认为要从人体生理特点和力学结构、不同拳种技击特点的需要和武术内功等多个层次去分析认识问题。
人体的脊椎从侧面看有颈、胸、腰、骶四个生理弯曲,从侧面看呈S形,即颈椎前凸、胸椎后凸、腰椎前凸和骶椎后凸。胸椎和骶椎的后凸是在新生儿出生前即已经形成的原发性生理弯曲,这两个弯曲可以最大限度地扩大胸腔、盆腔对脏器的容量。婴儿出生时,颈部始呈稍凸向前的弯曲,当生后3个月,婴儿抬头向前看时,即形成了永久性向前凸的颈曲以保持头在躯干上的平衡。在生后的18个月幼儿学习走路时,又出现了前凸的腰曲,使身体在骶部以上直立。 这种生理弯曲和26块脊椎骨间的椎间盘共同作用,可以减缓人在运动时从脚底传导上来的震动,保护人体的内脏和大脑不受损伤。这种弯曲结构有利于减缓震动对人体的损伤,但却使支撑力减少,在弯曲交界处容易损伤(如胸12,腰1)及慢性劳损(如腰4、腰5)成为腰痛的易发病处。
而习武之人希望脊椎在运动时处于最省力又最不易受伤的状态,什么状态最省力?脊椎处于垂直状态,在这个状态下,上一节椎骨的重量完全落在下一节椎骨上,这在武术中叫做叠套。处于叠套状态下的椎骨处于最省力的状态,自然就不易劳损受伤。怎么才能让脊椎处于垂直状态呢?自然是尽可能减少四个生理弯曲。虚灵顶劲和下颚内收减少颈椎前凸,而塌腰就是减少腰椎前凸的具体入门方法,所谓塌腰就是坐在椅子上腰部放松时由于上半身的重量而使腰部向后略凸的状态。而尾闾前卷就是减少骶椎后凸,当然其意义不仅如此。这是塌腰的第一层涵义,即这样可以使脊椎处于垂直状态,减少脊椎受损伤的几率。而前边讲到的生理弯曲可以减少内脏和头部的震动的功能在塌腰后如何解决呢?练拳时我们通过虚灵顶劲、含胸拔背和坐胯、尾闾下垂前卷而使整个脊椎的筋腱处于拉伸而富于弹性状态从而减缓了震动。
练拳希望脊椎垂直不仅在于使脊椎叠套而最省力且不易受伤,还和很多拳种的技击特点有关。凡是在拳架、技击中讲究身形旋转的如八卦掌、太极拳等其旋转必有一在自身内的旋转轴,这个旋转轴就是身体的“大龙”脊椎,如果脊椎不是垂直的,旋转时身体各部就不能很好同步,就形不成整劲。因此八卦掌要求“立身中正”、“以头为旗,三盘合一”。太极拳要求“中正安舒”,要求“立如平准,活似车轮”,要求“三竖四平”,如果没有脊椎这个垂直的旋转轴就无从谈起。
很多拳种提出“一身备五弓,五弓合一弓”,例如形意拳、太极拳。一般来讲,五弓,即身弓、臂弓与腿弓。身弓,以腰为弓把,阀门(第一节颈椎)和尾闾骨为弓梢;臂弓,一般以肘为弓把,锁骨与手腕为弓梢;腿弓,以膝为弓把,胯骨与足跟为弓梢。五弓中身弓为主弓,腿弓、臂弓与身弓合在一起又形成一个大弓,即五弓合一弓。在这个大弓中弓把仍是腰,弓梢为足跟和掌根,并有一身九节的提法。在技击中蓄力时弓的弯曲度增加,蓄积一定的势能,发力时弓弧变直势能转化为动能,具体在拳架中就是所说的“外三合”,内家拳练拳时讲究“意、气、力”,也就是发力时将丹田内气的生物能通过经络、骨骼和筋腱传导到末梢变为动能,这就是所谓“内三合”的含义。将丹田在发力时的爆发与身体弓架的开合束展协调起来形成整力就是所说的“六合整力”。但在具体体现这个“六合整力”的获得上不同拳种的理解不尽相同。有的拳种是以丹田为力源,发力时内气从丹田经命门沿脊椎分别向上、向下传输带动上肢、下肢向相反方向运动,形成作用力与反作用力,腿部(后腿)下蹬又与地面产生反作用力。这种发力更讲究丹田气的使用方法,例如手的发力方向不同,丹田内气爆发的方向不同,这都是各门派的核心机密。
这种练法如太极拳所讲的“力由脊发”,戴氏心意拳的蹲丹田、抱丹田、搬丹田、砸丹田和射丹田,无极门的内功、拳架练法等都是将丹田气的缩放与拳架的开合或束展结合起来,是“内三合”带动“外三合”形成六合。另一种类型是将脚底蹬地作为力源,“力从根发”,也就是从腿弓、身弓、臂弓形成的大弓从弓的底部作为力源,以“外三合”带动“内三合”形成六合。例如形意拳、心意六合拳等。不管哪种类型,都要将腰作为身体“五弓合一弓”的关键节点,此时用塌腰来描述对腰的要求就不够贴切了。实际上我们的拳架要求“含胸拔背”、“坐胯敛臀”,含胸就是在身前内气有下降之意,降心火。拔背就是与“虚灵顶劲”结合起来使内气沿督脉有上升之意,而坐胯必使命门以下部位下拉,因此此时的腰是处于上下对拉状态,此时说“立腰”比“塌腰”更确切。
对身弓的弯曲弧度,不同拳种由于技击特点的不同,要求也不同。如前所述,行拳中讲究身形旋转的如八卦掌、太极拳等,身形的弧度不主张太大,仅是两梢前卷(头部虚灵顶劲、下颚内收,尾闾前卷),腰部略向后外突,也就是所谓的命门外突。而以身体的束展作为发力基础的形意拳、心意六合拳等,身弓的弧度就要大些,主张收纵者,收如伏猫,纵如放虎。特别是桩架低的拳种如心意六合拳、自然门等,由于拳架是单重桩架,身体如果保持立身中正则身体重心就超出了两脚的支撑范围而不能保持平衡,因此身体必然前倾以使重心前移至两脚支撑范围内。前两天有武友讨论拳架的结构撅屁股对不对时,就没有注意到拳架(桩架)的高低问题。
对于腰部的要求对于一些拳种还有自己特殊的要求,例如以我习练的八卦掌为例,在拳诀里有“下单腰”的提法。何谓“下单腰”?这要从八卦掌的特殊练法说起。八卦掌以走为本,在绕圆走转时全身要拧转并双足走平起平落的趟泥步,在走趟泥步时后足是支撑腿,在练到一定层次,支撑腿对应的半身是支撑轴,即由支撑脚的涌泉穴和头顶的百会穴所连直线是自转轴,而非支撑腿一侧则绕轴拧转,这一侧是“悬”在旋转轴上,悬挂点就是胯。所以程派八卦掌把平起平落趟泥步也叫“悬吸步”。由于这一特点,支撑侧与非支撑侧的腰一阴一阳处于两种状态,支撑一侧由于腿的支撑作用,由于虚灵顶劲和气沉脚底的对拉作用,半侧腰是立腰且有向下趋势,为实腰。非支撑一侧腰由于提胯带动提起前腿,因此半侧腰有向上趋势,为虚腰。由于这种一阴一阳、一实一虚区别,故叫下单腰。
前边提到的“命门外突”问题,不仅和身体的弓形之弓把有关,还和丹田内气的练习层次有关。当丹田内气逐渐充盈后必有向外膨胀之势,且使用逆腹式呼吸时吸气时小腹内收,呼气时小腹放松,形象比喻为“肚脐找命门”,此时命门逐渐会外突。特别是内功练到胎息层次,以我所习八卦掌单换掌为例,此时前、后手掌心指向公转圆心,后手劳工穴与命门形成一对争力由圆心沿径向过后手劳工→神阙(肚脐)→命门,在走转中由神阙吸气聚集向命门,命门自然外突。因此命门外突并不是从形上的体现,实质是内功练习的结果。
综上所述,练拳对腰的认识我个人认为是随着练拳的层次提升对其内涵由塌腰→立腰→命门外突逐步体会和提升的。并和不同拳种对身形的不同处理而有各自特点。不当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1.《中国武术外家功夫怎么练》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中国武术外家功夫怎么练》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tiyu/20782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