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想过,不管时间、空间、天气如何,在国际高尔夫球场玩高尔夫球的费用都很高?目前,深圳已有21个社区引进了万科天林山居、喜城、香美湖体育中心等高尔夫模拟系统技术。
在该智能化技术的背后,是一家名为“如歌科技”的深圳企业。尽管2015年才开始市场推广,但他们已抢得行业先机。目前,全国30个城市已开出100家室内高尔夫球馆,每月超8000人次在该系统中练球。把自己的爱好做成一门生意
说起如歌科技的发展,不得不提到如歌科技董事会的“三驾马车”:至尊租车创始人兼董事长何伟军、如歌科技董事长兼总经理刘隆基、朝向集团常务副总经理孟涛。这三位60、70后爱折腾、不安分、充满激情。
大学就开始组队踢足球,但年纪渐长以后身体开始吃不消,于是转而打高尔夫,开启了一段“疯狂打球”的阶段。“中国的高尔夫是不被满足的。以美国高尔夫人口为例,占总人口10%;日本高尔夫人口占总人口7%,韩国占6%。在中国,高尔夫核心人口仅为41万,占总人口的千分之一都不到。”刘隆基对记者说,经济门槛的限制,制约了中国高尔夫人口的增长。“平均一场球18洞是七八百元。如今人们生活节奏快,打一场球的时间成本很高。”
2012年,刘隆基决定入主如歌,正式把自己的爱好做成一门生意。2014年初,何伟军也决定成为如歌的第二大股东,扛起董事的责任。2015年8月,如歌与朝向成为战略合作伙伴。于是如歌董事会的第三驾马车也随之浮出水面——朝向集团常务副总经理孟涛,和前两者一样,他是资深体育爱好者。
真实还原高尔夫球场
2012年,如歌还没有成型的产品,也没有阶段性的战略。“当时室内高尔夫在日韩风靡,国内许多公司只是山寨日韩的系统。”刘隆基称,如歌最先确定的,就是一定要自主研发室内高尔夫模拟器的硬件和软件系统。
在国内尚无人尝试之时,他从华为、腾讯、环球数码等企业辛苦挖来研发团队。“我对产品的要求首先是它的体验要无穷逼近真实高尔夫,真杆、真球、真打。”刘隆基感叹,球场太重要,“从零开始研发三维球场,我们花了6个月才做出第一个洞,而到现在我们的地图团队已驾轻就熟,平均一个月可以上线两个球场。除了阳光在室内无法模拟,其他可以说是百分之百复原,地形、地貌、距离、起伏甚至是植被。树和草都是我们研发人员一棵棵种进去的。”
室内高尔夫的线上玩法
除了实现国内首家室内高尔夫智能硬件的自主开发、三维球场的独立制作,刘隆基还创新引用了雷军初创小米不断强调的“铁人三项”战略:软件+硬件+互联网服务。那么,室内高尔夫究竟如何与互联网产生火花?
在刘隆基看来,如果说如歌1.0系统是实现人机对话,即按照中国用户的习惯将人和机器顺畅地联系起来;2.0系统则是实现机器与机器对话,即在不同地域被使用的模拟器都处于联网状态。如今,如歌进入了3.0阶段,要实现的是人和人的连接。
现在,每个进入如歌系统的用户都是以个人身份登录,在如歌的线上社区,用户可以维系熟人社交,也可以进行生人社交。用户在线上浏览其他用户上传的视频,发现感兴趣的球手可以添加为好友。互联网打破了空间与时间的局限,如歌持续组织月例赛、一杆进洞挑战、企业冠名赛等各种线上赛事,用户可随时参与。同时,如歌不断根据收集到的用户数据和反馈改善产品,比如在高尔夫通用规则外提供斗地主等“本地玩法”。
让高尔夫平民化
好的产品是成功的基础,在默默进行了三年的研发后,2015年,如歌才正式将产品推向市场。“在大部分人眼中,高尔夫仍然是一项颇为遥远的、不那么平民化的运动。”刘隆基告诉记者,去年如歌启动的“高尔夫球教练创业计划”,正是具备了互联网时代“去中心化”的特点,通过免费赠送如歌室内高尔夫模拟设备“赋权”给大批教练自主创业。
“体验式消费在大众生活中的比越来越高,我们希望高尔夫能走进社区、走进学校、走进普罗大众的生活,让许多本来认为自己和高尔夫不可能发生关系的人开始参与这项运动。如歌的系统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而且尽可能地降低了价格门槛,打一场球可能低至一、两百元,这就和吃顿饭、唱次歌差不多,而且可能更有益健康。”
刘隆基认为,更大的想象空间在于,运动正开始具有前所未有的社交属性,长远来看,如歌完全可能成为具备影响力的互联网高尔夫运动社区。“想象一下未来成千上万个室内高尔夫球馆,每月几十万乃至几百万人次在如歌系统中练球、教球,在线社交、比赛,实在令人心潮澎湃。”
1.《高尔夫室内模拟器什么时候进入市场的》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高尔夫室内模拟器什么时候进入市场的》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tiyu/20813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