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间高压两侧互相掩护进行立体攻击。
——中国女排郎导战略战术解释系列总论。
自从郎平指导,2013年再次接手中国女排以来,朗指导根据其丰富的国际执教经验,结合中国女排实际,提出了“中间加压两边拉开”的互相掩护立体攻击的战略战术攻防体系。围绕这个战略体系,对各位置统筹配置,进而让各位置队员在有效完成自身任务的同时,为其他位置的队友提供战略掩护支持。
事实上,只要每个位置完成本位置的任务,这种相互的支持,就是系统性的自动生成。在这个战略战术体系下,一扫12年伦敦奥运低谷状态,迅速成长,一举夺得15年世界杯、16年奥运会等两大赛的冠军头衔。
1.中间加压:主要指前排3号位的攻防要保持高压态势。
体现在两大方面:
一是,3号位持续有效的阵地攻击。以里约奥运为例,副攻徐云丽保持着全队第二高的得分,与袁心玥、颜妮组成的副攻线高效的下球,极大地牵制着对手对3号位的防守精力,这就是对4号位主攻与2号位接应的无形的支援。
二是,通过高拦防,有效遏制对手的攻击。每个拦防得分的价值,绝不止1分,因为他会跟对方攻手造成较重的心理压力;即便是有效撑起,也能为己方争取一次反击机会;哪怕是有效卡到位,也能让己方防守队友占据更好的守位。
目前的国家队副攻在3号位阵地攻击,32岁老将颜妮还立得住;袁心玥这两年进步缓慢,3号位球并不太给力;好在杨涵玉成长较快,3号位阵地攻击很给力,基本坐稳第三副攻,正在冲击袁心玥的老二地位;
王媛媛的移动拦网突出,但2号位进攻强于3号位;胡铭媛反映迅速,2号位游击也给力,是典型的战术副攻,对待一流强队的拦防能力还需检验。
2.两边拉开
2号位与4号位的攻击要均衡,一旦一方塌方,另一方必然面对更多的防守压力。在里约,4号主攻位主要由朱婷与惠若琪及刘晓彤、张常宁等联合撑起;2号接应位主要有快接应杨方旭、高接应张常宁与全面接应龚翔宇轮流撑起。
大主攻朱婷一直在线,得分第一;保障小主攻惠若琪一传尤其突出,保障有力,擅长打关键分;刘晓彤在打巴西时出奇制胜,屡屡得分~4号主攻位及3号副攻位的给力,极大地牵制了对手的防守,为2号位接应最大程度地缓解了防守压力。
在里约,我们并没欧美的强力接应,但是我们通过轮换战术有效地弥补了不足,甚至让对手对2号接应位的防守更烧脑。因为杨方旭的快,张常宁的高,龚翔宇的冲,时常性切换,联合撑起了2号位。
让2号位的得分也能保持在两成左右。反过来,正是2号位接应组合给力,又有效地缓解了4号主攻位与3号副攻位的防守压力,彼此成全。
再加上朱婷等不时的后2后3攻击,这就形成立体均衡的多点开花攻击。因此,里约奥运夺冠,就个人而言,虽然朱婷功劳最大,但绝不是仅靠朱婷,而是通过郎导有效的战略战术,充分激活了团队,靠大家一起的超水平发挥彼此成就,成就彼此。
3.郎导战略战术的前提要求
当然,要发挥出郎导的战略战术,打出里约水准,并不容易。不仅需要磨合,而且必须要一些基础技术条件。比如:一传保障必须有力;二传风格迥异且在线给力,随时在弱轮可以通过二换三战术,保持前排攻击力,转换为强轮;小球串联后排防守给力等等。
一传:里约时,林莉、惠若琪、接应主接一传,当时国家队的一传实力,比现今强很多。保障主攻惠若琪的退役,让国家队一传,下降了整整一个档次。
也正是里约惠若琪的一传给力,可以释放多面手张常宁主打接应位,而目前的国家队,只有张常宁的一传还算比较在线,因此本来可以兼任接应的她,被牢牢锁定在了保障主攻位置。这是郎导最急于解决的重要且优先问题。
如今的国家队,对第四主攻的最根本要求便是,一传必须在线。试想,如果国家队具有一位出色保障型主攻,那国家女排的战术可以丰富很多很多。这也是郎导苦练李盈莹一传的根本原因,哪怕他能自保,国家队战略战术都能更加灵活多变不少。
目前,刘晓彤的一传显然还欠一点;段放的一传也不超刘晓彤;倒是曾春蕾的一传尚可保底达标,经验也足够老道,只是她年龄与身体会是个未知数。
超新人主攻车文函的出现,给郎导带来了不少想象空间。主接六轮一传,还能在与意大利青年队对抗中得分第一,必成国家队重点培养目标。试想如果车文函的一传能够在东京奥运前再提升一个台阶,很可能成为东京最大的黑马,也将彻底改变目前的内部竞争格局。
二传组合:
里约时,魏秋月与丁霞二传组合,稳健与激情互补,二人的节奏变化本身就是竞争力。目前,除了丁霞更稳健外,另一名二传比魏秋月还差不少。
姚笛的站传,不仅慢,而且根本传不好2、3号位,拦网发球也缺乏亮点,已基本被边缘化。刁琳宇在瑞士精英赛总体表现不错,发拦也不错,正在上升。小将孙燕偶有登场,露出一点峥嵘,但稳定性明显不足。
接应组合与2换3解析:
里约时,张常宁、杨方旭与龚翔宇组合,就是高、快、冲的组合,配合二换三战术,不仅能有效渡过弱轮,而且让接应位置得分保持在两成左右。让2号位有效地牵制了对方的防守。
龚翔宇越来越全面,但单项均不突出,个人主打不可能独自撑起接应位置,需要里约时那种组合模式;曾春蕾越来越老道,但体能已不足以主打;
郑益昕较快,也很全面,小球也好,是接应组合的不错人选;刘晏含的进攻本来够力,但是结合精英赛的表现来看,实在是跟理想中的接应差距巨大;而主攻张常宁能否兼顾接应,也是个留给女排教练组的一大课题,当然前提是有其他小主攻顶她的一传。
小球串联与后排防守:
里约时,林莉、惠若琪、张常宁、杨方旭、龚翔宇等人的小球串联及防守,在三场决赛时,非常在线。目前的国家队的小球串联除了自由人,也就张龚曾郑还不错。副攻发球后的半轮防守还需提升。
综上所述,读懂中国女排,必先读懂郎导,东京奥运在即,女排紧锣密鼓。可万变不离其宗,了解了郎导的战略战术思想,才能更正确地理解中国女排战略战术,了解中国女排的选人用人育人。
1.《中国发明了哪些排球战术》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中国发明了哪些排球战术》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tiyu/21268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