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割、打孔、穿插的普通竹竿构成了长春地质宫等精致艺术的建筑造型。这些死后作品都出自62岁残疾人徐立国之手。
近日,记者来到长春市善满朝阳残障人创孵示范园,徐立国在这里有一间工作室,他每天在这里制作竹扎,同时免费将这门手艺传授给想学的残疾人。“竹扎技艺就是把竹竿通过榫卯结构连接,做出各种各样的东西。”徐立国说,这门手艺在南方很流行,民间常用竹篾扎竹筐、笊篱、筛子等生活用品,后来逐渐发展到制作蝈蝈笼、鸟笼等。“退休之前我一直从事印刷工作,2020年8月才接触到竹扎。”徐立国说,当时他在外地看到别人制作竹扎,被这种北方少见的技艺所吸引,就虚心求教,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学会了这门技艺。
“制作竹扎时首先需要绘制作品图样,按照比例设计作品的尺寸,然后选用竹竿通直、竹节匀称的南方毛竹,经过裁料、打磨、打眼等工序,部分材料还需浸水泡竹、磨具定型,再将楔子涂胶扎进打好的小孔,露出部分扎入另一节竹竿空心,如此连接,环环相扣,最后根据情况上色让作品更接近现实。”徐立国解释说。
长约182厘米、高约70厘米的长春地质宫竹扎作品惟妙惟肖,徐立国非常得意,整件作品制作耗时近3个月,构思时光是图纸就画了几十张,然后找了十几个网店才买齐所需材料,仅购置材料的费用就超过800元。“一旦开始就要全神贯注,一片竹片做错,就会功亏一篑。”近3个月时间里,徐立国每天制作五六个小时,终于完成了长春地质宫模型。作品发上网以后,许多人过来观看,也有人出钱购买,但是徐立国没舍得卖。
徐立国曾带着作品到社区展示,并借助网络平台扩大竹扎技艺的影响力,“希望有残疾人学习这门技艺,这门技艺在东北虽然小众,但一样可以创收谋生。”徐立国说。
长春日报记者 袁 迪
1.《残疾人制作竹扎传承老手艺》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残疾人制作竹扎传承老手艺》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tiyu/21658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