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易中天
天意影视大型电视剧《曹操》历史顾问
曹操这个人在历史上的名声不太好,客气的说法叫奸雄,不客气的说法叫奸贼,但是鲁迅先生说,曹操其实是一个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我虽然不是曹操一党,但非常佩服他。
鲁迅先生可以说是近代以来第一个为曹操翻案的人,这样一来对曹操就有了三种评价——英雄、奸雄、奸贼,那么哪一个评价是准确的呢?
我们来看看曹曹性格当中矛盾的地方。先说曹操的奸诈,最能体现曹操这个人奸诈的例子,是在他和袁绍战争中发生的一件事。我们知道三国时期有三大战役,第一次战役就是曹袁官渡之战,第二战役是曹孙赤壁之战,第三大战役是孙刘彝陵之战。
曹操就是在官渡之战以后奠定了他的历史地位,这场战争打得非常地艰苦,非常地艰巨。当时两军对峙相持不下,而曹军军粮已经不多了,我们知道打仗拼什么?除了拼勇敢、拼武器、拼实力以外,很重要的是拼粮饷,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没有粮食这个仗是打不下去的,曹操这个时候实际上是快要断粮了,一筹莫展。
天意版《曹操》确定由姜文担任主演
这个时候袁绍阵营里面有一个谋士叫做许攸的突然来投奔曹操,曹操听说这个消息以后大喜过望,“跣足而出”。什么叫跣足呢?就是光着脚,那么曹操这个时候跣足而出迎接许攸是什么原因,什么意思,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叫做来不及穿鞋,可能在洗脚在干什么,一听说许攸来了光着脚就往外跑,大喜过望;第二种可能是表示尊敬,因为古礼光脚是尊敬。
我们知道曹操后来地位很高了以后,汉献帝给了曹操一个特殊待遇,叫做带剑鞋履上殿,叫“剑履上殿”,剑就是带剑,你可以佩着剑去见皇帝,履就是穿鞋,这说明一般的人是不能穿鞋见皇帝的。能不能穿袜子呢,看地位,地位高的人可以“袜而登席”,穿着袜子走到席位上,地位再低一点一定要光脚。所以光脚可能是表示尊重。
这个曹操光着脚冲出去以后怎么样呢?抚掌而笑,摸着手掌哈哈大笑,说哎呀呀呀,子远你来了,“吾事济矣”,我的事情就好办了,然后把许攸请到军帐里坐下。许攸就问了,说曹公,你的情况怎么样啊,“军粮尚有几何”,还有多少军粮啊?曹操说呵呵呵,我的军粮很充足啊,足够用一年的。许攸说,错了,重讲。曹操说,半年。许攸说又错了,见到老朋友都不说老实话,说实话吧,再给你一次机会。曹操说,哎呀这个,不好意思,刚才开玩笑,实话告诉你,只够一个月。接着曹操说了一句刘邦最爱说的话,“为之奈何”,怎么办吧?许攸说:“公孤军独守,外无救援,而粮谷已尽,此危机之日也。”说你带着一支军队,孤军深入,粮草已经没有了,这是非常危险的,怎么办呢?我告诉你,在某某地方袁绍藏了一批粮食,有一条什么样的小路你可以过去,你赶紧率轻骑到那个地方焚其粮草,不出三日,袁军必乱。
《曹操》亮相香港国际影展
曹操说太好了,然后自己亲自率领五千骑兵,连夜抄小路过去,换上袁军的服装,碰上沿路的岗哨说是袁公让我们来干什么什么事的,冲到袁营。袁营一看,来了曹军烧粮食,当然也拼死奋战,当时情况非常地紧张。曹操左右的人跑过来说,曹公,敌人来了。曹操说,慌什么?敌人到我背后以后再说这话,上。然后把袁绍的粮草全部烧光,从而扭转了这个局势。
所以曹操的这个性格里面确实有奸诈的一面,但是我觉得他这种奸诈某种意义上也是逼出来的。那样一个险恶的环境,他如果事事都说老实话,这还能够克敌制胜吗?他不能不撒谎啊,他甚至养成撒谎的习惯了。
曹操也是一个温情的人。在曹操和张绣的战争中,他的长子曹昂在战斗中牺牲了,他的原配丁夫人悲痛得死去活来。因为丁夫人是曹操的正妻,她是没有生育能力的,曹操的妾生下了长子,这就是曹昂,生下来以后曹昂的母亲就去世了,生母就去世了,就把曹昂交给丁夫人来抚养,丁夫人把这个儿子看作自己的儿子,情感非常地深。而曹操之所以打败这一仗,是因为他当时得意忘形,他跟张绣的战争没有怎么打张绣就投降了,投降了以后曹操不但收编了张绣的部队,还收编了张绣的婶婶,张绣的婶婶是一个美女,曹操这个人是很好色的,走到哪他都要收编一些美女,于是把张绣的婶婶收编了。张绣的面子上就下不来,再加上其他的原因张绣后来就反叛他,对他进行突然袭击。
这次战争中曹昂也死了,曹操的侄子草安民也死了,还有曹操的爱将典韦也死了,丁夫人就不愿意了,就哭着闹着跟曹操要儿子,你还我儿子,你把我儿子弄哪儿去了!而且就是你这个家伙,一天到晚地泡烂妞,害得我儿子死掉的,不依不饶。曹操一烦,滚,回你老家去。走就走嘛,我回娘家去,不跟你过了,真回娘家了。
《铜雀台》中周润发誓言曹操
大概几个月以后,曹操后悔了,然后自己驾着车子,就到丁夫人的娘家想把丁夫人接回来。这个事情在我们今天也稀松平常啦,小两口一吵架,老婆跑回娘家去了,那还不是老公最后赔个笑脸,说点好话,就把老婆接回来了。曹操这样做就不容易了,是吧,你想曹操那阎王脾气,他也这么做,也去接丁夫人。丁夫人在家干什么,织布,曹操来了以后她也不站起来迎接,也不搭理,曹操很没意思,讪讪地走过去:织布呢?……别织了,跟我回家吧。……曹操就走过去,用手摸着丁夫人的背:唉,别使小性子了,宝贝,跟我回家好不好?我们坐车子回家好不好?要知道这个动作是很重要的,这个“抚其背”是男人对女性的一种爱的动作。丁夫人继续“咔嚓”“咔嚓”。曹操就很没意思啦:你不回啊?不回那我可是走了啊。“咔嚓”“咔嚓”。曹操就走走走,往外走,走到门口的时候又回了一次头:别闹了,跟我回家,好不好?“咔嚓”“咔嚓”。唉,看来我们夫妻缘分已尽,算了。然后找到老丈人:岳父大人,是我对不起你女儿,但是她也不肯跟我回去,这样吧,她还年轻,别让她守着,你把她嫁了,让她改嫁。
你想想以曹操那种铁石心肠、阎王脾气,做到这一步已经是非常非常不容易了,说明他是很重情的。当然,最后丁夫人的父亲也没敢把丁夫人嫁出去,丁夫人没有改嫁,最后也没有改嫁。估计老丈人也不敢嫁,丁夫人也不肯嫁,也没人敢娶,你说谁敢娶阎王的前妻?不是找不自在吗。这个事情曹操一直耿耿于怀,曹操临死的时候说了这样一句话,他说我这一生好事干过,坏事也干过,有成功的地方,也有错误的地方,我不在乎,只有一件事情,就是我到了地下、到了九泉,子休——子休就是曹昂的字,曹昂字子休,就是指曹昂了——说子休如果哭着闹着跟我要妈妈,我不知道怎么回答。你想曹操这一生犯多少错误,他居然认为他最大的错误就是这个,就是把她的妻子气走了!说明曹操是一个多情的人,是一个儿女情长的人,是一个重感情的人,这是曹操的温情。
胡玫版电视剧《曹操》赵立新饰演曹操
但是你要认为曹操多么温柔,那就错了。曹操是很狠毒的,可以说是翻脸就不认识人。比方说我前面说的那个许攸,许攸来投奔曹操是起到了关键作用的,所以许攸也很得意,许攸经常跟曹操说,哎,阿瞒,他不叫他什么曹公啊、什么明公啊、或者什么丞相这些,他叫他小名。
曹操有两个小名,一个叫吉利,一个叫阿瞒,叫他小名:阿瞒啊,要是没有我许某人,你可是没有今天啊!曹操只好赔着笑脸说,啊是是是,许先生说得对,没有你的帮忙我确实是没有今天。但是许攸不停地说,这个就很讨厌了,对不对,这好比说你送了我这件衣服,我穿上很漂亮我当然很高兴,但是我每穿这件衣服你就要站出来对着大家说,哎大家伙看看啊,他这件衣服是我送给他的,我要不送给他这件衣服他可是没衣服穿啊。我能高兴吗?那何况是曹操呢?
有一次曹操打下邺城,许攸又在那儿对大家说,大家看,如果没有我的话,他们曹家人就进不了这个门了。曹操实在是忍无可忍,杀了,把许攸杀了,这就是曹操的狠毒。
曹操杀了于他有恩的许攸,却放了很多对不起他的人。比方说有一个人叫做魏种,原来是曹操的手下。曹操有一段时候我们知道他是不顺的,处于逆境,处于困境的,那个时候很多手下的人都背叛曹操,曹操非常自信地说让他们走吧,我的人不会走完的,比方说魏种,他就不会背叛我。结果呢,这个魏种也背叛了,魏种也跑掉了。曹操气坏了,曹操说好你个魏种啊,你也背叛我,你有本事跑到天涯海角,北边有本事你跑匈奴去,南边有本事你跑到越南去,你只要跑不了那么远我就要把你抓回来,绝饶不了你。
电影《赤壁》中张丰毅饰演曹操
后来在后面的战斗中,魏种被俘虏了,所有的人都给魏种捏一把汗,说曹操肯定要杀他。曹操怎么样?曹操想了一下,算了吧,魏种是个人才,放了,该做什么官还做什么官。这是曹操的宽容。
曹操确实是一个很宽容的人。曹操和袁绍作战的时候,袁绍找了一个文人,叫做陈琳,起草一篇檄文。什么叫檄文呢,就是声讨书,因为古代作战他讲究师出有名,就是你要打谁谁谁你总要有个名目,有了名目以后你这个军队才叫做正义之师,袁绍就请陈琳写一篇檄文。陈琳是个笔杆子,下笔千言,洋洋洒洒,痛骂曹操。从哪骂起呢,从曹操的祖宗骂起,这实在说起来是在中国文化当中一种很不好的东西,一骂人就骂到人家父母亲,一骂人就骂到人家祖宗八代,动不动就是怎么你祖宗八代,这是不好的一个传统,陈琳也是这样。那么后来袁绍打败了,陈琳做了俘虏,下面人把陈琳抓到曹操跟前,曹操说:陈琳啊,两军交战,都要发表这样的声讨书,这个很正常,不过呢,你骂骂我就算了嘛,你骂我父母干什么,我父母又没得罪你,不好吧!陈琳说,对不起啊,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曹操说,好好好,算了算了,你也是个人才,还做你的笔杆子吧。陈琳以后就成了曹操的笔杆子,所以曹操是很宽容的。
但是曹操又是一个报复心极强的人,但凡是得罪了曹操的人,几乎没有不报复的。当时有一位名士,叫做边让,边让是个大学问家,也是大文学家,文章著作写得非常好的,看不起曹操。因为曹操这个人出身不好,曹操的祖父是个太监,这个东汉朝代是叫太监给搞坏的,所以那些读书人、那些文化人、那些士大夫最看不起的、最痛恨的就是太监。那么曹操的父亲是太监的养子,曹操就等于是太监养子的儿子,他们看不起,边让也看不起他,很说了一些侮辱曹操的话。所以后来曹操过去把那个地方打下来以后,毫不留情地就把边让杀了,和边让一案的还同时有好几个文化人,有的就跑掉,跑掉以后又逃不掉,然后又回来自首。其中有一个叫桓邵的向曹操自首,跪下来求,磕头,痛哭流涕,求饶,曹操怎么说呢?哼哼,呵呵呵呵,哭了,怕了,下跪了,求饶了,下跪就不杀吗?求饶就不杀吗?拖出去,杀了。这件事情影响极坏,当时就引发了一场叛乱,就是你怎么可以这样对待文化人?你怎么可以这样对待以前得罪过你的人?
央视版电视剧《三国演义》鲍国安饰演的曹操
其中有一个叫陈宫的,就是由于这个原因离开了曹操,投奔了吕布。《三国演义》里面说,陈宫离开曹操是因为曹操杀了吕伯奢一家。不是,史实是曹操杀了边让、桓邵这些人陈宫看不下去,离开曹操,死心塌地地帮助吕布打曹操。后来吕布战败以后,陈宫做了俘虏,曹操还不想杀他,曹操跟陈宫说只要你投降,既往不咎。因为曹操这个时候他也觉得以前的做法不对了,他也觉得宰相肚里要撑船,将军额上跑马,应该有一些大将风度了,所以他也不杀陈宫。陈宫坚决不投降,曹操没办法,只好杀他,临杀他之前曹操问了这样的话,陈宫的字叫公台,他说公台啊公台,你要是死了,你的母亲可怎么办啊?陈宫说,我听说以孝治天下的人不会杀害他人的父母,我的母亲怎么样,就靠曹公你看着办。曹操说好,公台啊公台,你死了以后你的老婆孩子又怎么办?陈宫说,我听说以仁治天下的人不伤害人家的子女,我的老婆孩子如何,也请曹公你看着办。啊,曹操说好吧,那我送你上路。然后就开始哭,一边哭一边送陈宫上刑场去死,然后把陈宫的家人接到自己家里来,对待陈宫的家人比陈宫和他翻脸之前还好。
所以曹操这个人是个很复杂的人,刚才我们已经讲到了他的方方面面,这还不是他性格的全部,是他性格的一部分。他既狡诈又老实,既温情又狠毒,既宽容又报复。如果你只看曹操的一个故事,只看曹操的一面,你得出的结论就是盲人摸象,是不全面的。那么在我们看来,曹操可能是中国历史上性格最复杂、形象最多样的一个人。他这个人聪明透顶,又愚不可及;狡猾奸诈,又坦率真诚;豁达大度,又疑神疑鬼;宽宏大量,又心胸狭窄。可以说是大家风范,小人嘴脸;英雄气概,儿女情怀;阎王脾气,菩萨心肠。他是这样的一个人,他身上好像长了很多的脸,一会儿出现的是这张脸,一会儿展示给我们的是另一张脸。但是大家注意一条,不管哪张脸,都是曹操的,不会认做是别人的。能够把这样一个复杂的性格统一于一个人,这本身就是了不起的事情。体现的是什么呢?体现的是曹操的大气。什么叫大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曹操恰恰是一个能够容的,一个容量非常大的人,什么样的矛盾的东西到他这儿都统一了。
而且他奸诈一生,最后归于真实,曹操临死的时候留下了一个遗令。当时写这个遗令,就是遗嘱,写遗嘱,大人物写遗嘱有一个格式的,说说我一生做了哪些功劳啊,也检讨一下自己,然后说我要埋在什么什么地方等等,是这样的遗嘱。曹操的遗嘱不是这样,曹操的遗嘱对于自己的政治生涯提得非常少,他只说了这么一句话,他说我这一生做了很多的事情,有对的也有错的,总的来说是对的,至于犯的小错误、发的大脾气不值得你们效仿。
姚橹版《曹操》
就这一句话交代完了,下面讲什么呢?就唠唠叨叨地讲一些家务事,他说我死了以后,我那个房子里放的那个香,就是熏香,香料,你们把它分掉,不要浪费了。我的那些小老婆,还有我那些歌女,她们一生都很辛苦,为我服务得很好,很到位,不要亏待她们,让她们继续住在铜雀台,不要把她们赶走了,这些人闲着也是闲着,没有事做,可以学习做什么呢,学习用丝带编草鞋,万一将来我们曹家破产了,可以拿这些鞋去卖换点饭吃。唠唠叨叨讲了一大堆这种事,所以他这份遗嘱当时很被人看不起,说一个大英雄临死之前也不说点豪言壮语,也不说点励志的话鼓励一下我们后来人,“分香卖履,留恋妾妇”,成何体统!连苏东坡都给了八个字的评价,叫做“平生奸伪,死见真性”,说这个家伙一辈子狡猾奸诈,临死之前露了马脚,狐狸尾巴露出来了,原来是这么一个小人。
但是我对苏东坡先生一贯尊敬,对于他这句话是不以为然的,我认为这恰恰表现出曹操的大气。我就不说豪言壮语,我就不谈政治功劳,我就不谈国家大事,我就要谈这些小事,你们把我怎么样?你能把我咋地?你们说我是小人我就是小人又怎么样?我曹操就是曹操,我曹操才不在乎你们怎么评价我呢,我就是这样的人。这叫什么?“惟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曹操能够如此地本色,说明他是英雄,而且是大英雄!不过这个英雄是很狡猾的,很奸诈的,因此是奸猾的英雄,简称奸雄。而这个奸雄呢,又是非常可爱的,所以我认为对曹操的评价就是这五个字——可爱的奸雄。
我们先来说“奸雄”,再来看“可爱”。
什么叫奸雄?“奸雄”这个概念包括了两个内容,就是奸和雄,只有那些又奸又雄的人才能够叫做英雄。比如像明朝的奸臣严嵩,鬼鬼祟祟,偷偷摸摸,使用的是阴柔手段,奸而不雄,这个只能叫奸贼;如果像东汉末年的董桌那样,横行霸道,专横跋扈,雄而不奸,使用的是暴力手段,那只能叫枭雄。枭雄就是强硬而又有野心的人物,奸贼就是奸猾而又有贼心的人物,奸雄是奸诈而又有雄心的人物,那么曹操是不是这样的人呢?是。
电影《关云长》姜文饰演曹操
曹操这个人从小就奸猾。曹操的家庭出身是不太好的,史书上的说法说他是相国曹参之后,这是胡说,为什么呢?因为曹操的父亲叫曹嵩,曹嵩是什么人呢?是太监曹滕的养子,太监是不生孩子的,曹嵩是养子而非生子,那么我们即便考证出曹腾的祖上是西汉初年的相国曹参,跟曹操有什么关系?而且在东汉末年我们知道,“乱国者宦官也”,那么一个宦官的养子的儿子,在当时的上流社会是没有地位的,人家是看不起的,认为这是一个孽种。所以曹操的出身是不好的。
当然家境很好,因为他的这个养祖父和他的父亲都在朝廷中做官,家境好,而出身门第应该说不好。曹操小时候受的教育也不好,曹操后来有一首诗回忆自己的童年,“既无三徙教,不闻过庭语”。什么叫“三徙教”呢?三徙教就是大家都熟悉的孟母择邻的故事,孟子的母亲为了给自己的儿子有一个好的教育环境,三次搬家,叫做三徙,所以孟子母亲的这种教育叫做三徙教,曹操说这个事儿我们家是没有的;“不闻过庭语”是什么意思呢?讲的是孔子和他儿子孔鲤的故事,说有一天孔子站在庭院里,他的儿子孔鲤“趋而过庭”,什么叫“趋”呢,“趋”就是小步快走,是表示恭敬的动作,在上级面前、在长辈面前你走路要“趋”,低着头,很快很快地这样走过去,这叫“趋”。孔鲤看见父亲孔子站在庭院里面,于是低着头“趋”,孔子说站住,学诗了吗?没有。不学诗何以言,你不学诗你怎么会说话?是,退而学诗。又一天,孔子又站在庭院里,孔鲤又“趋而过庭”,孔子说,站住,学礼了吗?还没有。不学礼何以立,不学礼你怎么做人?是,退而学礼。这个故事就叫做“过庭语”,也叫“庭训”,父亲对儿子的教育在古代就叫“庭训”。曹操说这个事情他们家也是没有的。所以家教不好。
曹操出身不好,家教不好,小时候的表现也不好。喜欢什么呢?飞鹰走狗,四处游荡,不务正业,游手好闲,和一群纨绔子弟胡作非为。那他的纨绔子弟的朋友有袁绍,有张邈,都是些高干子弟了,这些人当中就数曹操的坏主意和鬼点子最多。
大概当时也是闹得不太像话,于是曹操有个叔叔就跟他父亲说,说你这个儿子实在是调皮捣蛋,不守规矩,管教管教。曹操的父亲就来管教他,曹操就对他叔叔有意见,他就想了一个歪主意,有一天他叔叔走过来以后,曹操马上把嘴巴一歪,叔叔说你怎么了?中风了。叔叔一看很紧张,马上向他父亲报告说你儿子中 风了,你快看看。曹操的父亲过来以后,曹操非常正常。他说你不是中风了吗?谁中风了,谁说我中风了,没中风啊,谁说的?你叔叔说的啊,你叔叔说你中风了。爸,我叔不喜欢我,看见我就烦,他说我中风爸你能相信吗?曹操的爸爸从此不相信他的叔叔。
《三国机密之潜龙在渊》中的曹操
更离谱的是什么呢?是有一天这几个高干子弟在那儿百无聊赖,说今天都没有什么好玩儿的,那个时候的确好玩的东西也不多,不像现在可以上网。我们都无聊啊,有什么好玩的吗?曹操说,有件好玩儿的事,今天有人结婚,我们去闹一闹。袁绍他们说,闹什么闹?偷新娘子。
袁绍说好,我们就去偷新娘子。然后一伙人就跑到结婚的人家,到了晚上快要入洞房了,大家都在喝喜酒,曹操就大喊一声:有贼啊!所有的宾客都跑出来抓贼,贼在哪儿?曹操就冲进洞房,把新娘子偷出来,偷出来往外跑,袁绍笨一点,一头钻进一个灌木丛,灌木把衣服都钩住了,跑不脱。袁绍说曹操你快帮忙,我这个地方跑不出来了!曹操又把手往袁绍那一指:大家看,贼在这儿!袁绍一听着急,这么一使劲蹦出来了。
所以曹操是一个从小就调皮捣蛋的家伙,也很狡诈,这样的孩子大概是不讨人喜欢的。其实啊依我看,这个男孩小时候也是要捣蛋一点,男孩小时候不捣蛋长大了没出息,可是大家都不喜欢他,史书上的说法是世人“未之奇也”,当时的人也没把他当回事。
高希希版《三国》中的曹操
但是有一个人非常看重曹操,这个人就是当时的太尉桥玄,太尉是什么官?三军总司令,全国最高军事长官,桥玄非常看重曹操,说曹操这个人是个难得的人才。所以桥玄找到曹操说,我们现在遇到的将是一个乱世,这个乱世非“命世之才”不可,我看你就是将来平定天下的人,我桥某已经老了,我把我的妻子和我的子孙就托付给你了。那时候曹操才二十岁啊,那么桥玄为什么这样看重曹操呢?
就是因为曹操虽然调皮捣蛋,不守规矩,胡作非为,但他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纨绔子弟。第一,他才艺过人,文章写得好,文笔非常之好,自己就是文学家;第二,武功好,据说曹操有一次行刺张让的时候被人发现,他是用手武着戟,一边武戟一边往后退,全身而退。武艺好,而且好读书。这点非常重要,好读书,尤好兵书,跟据史书上的记载,曹操终其一生都是爱读书的,即便是行军打仗的时候也手不释卷。那么这样一个文武全才,又很狡猾,那就是乱世当中平定天下的人。
而且桥玄不但自己赏识他,还介绍他去拜见许劭,许劭是什么人呢?许劭是当时有名的鉴赏家。东汉末年有一个风气,就是要进行人物鉴赏,或者叫人物品评,一个人要成为一个人物,要出人头地,要进入上流社会,必须有著名的人物鉴赏家给他写一个鉴定,这样才能得到社会的承认。
许劭就是一个有名的鉴赏家,他在,每个月初的初一,要对当时的人物发表一次评论,就像我们现在开新闻发布会一样,每月初一,所以叫月旦评。桥玄就跟曹操说,你曹操要进入上流社会,出人头地,你一定要得到许劭的评语。那么曹操就决定去找许劭,许劭拒绝发表意见,许劭为什么拒绝发表意见呢现在我们不知道,也可能他是看不上曹操,也可能他觉得曹操这个人不好说,也可能有别的什么考虑反正不知道什么原因,许劭是死活都不肯讲。但是我们现在也不知道曹操使了一个什么手段,这个没有任何记载,但是我估计曹操是使用了一点不正当的手段,逼着许劭发表意见,许劭逼得没有办法说了一句有名的话,他说你这个人啊,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中的曹操
那么曹操听到这句话后的反应是什么,也就是说曹操是否认奸雄可这个评语?正史上的记载是这样的,“太祖大笑”,就是曹操一听许劭说你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曹操就哈哈大笑,哈哈哈哈……这句话到了《三国演义》里面做了改动,改成什么呢,“操闻之大喜”。一个是大笑,一个是大喜,一字之差,有天壤之别,表现了什么呢,表现了小说的肤浅,《三国演义》这个小说他是要贬低曹操的,它为了贬低曹操他不惜把大笑改成大喜。“大喜”给人的感觉就是曹操这个人好像从小立志就要当一个奸雄,听说我可以当个奸雄,他高兴得不得了!
这不是事实,它也不合逻辑,你说哪有一个人从小立志我就是要当个贼,我从小就下定决心要当个强盗,我从小就立下志向要当窃国大盗,不可能的,奸雄那是逼出来的,奸雄要碰到乱世嘛,碰到乱世他当能臣当不了,他只好去当奸雄了。所以改成大喜是很肤浅的。
我们来看许劭的这个话,“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什么意思?有两种解释:一种是你曹操如果身逢治世,那你能够成为一个能臣;你如果身逢乱世,那你就是一个奸雄。那也就是说曹操是做能臣还是做奸雄,看什么呢,看客观条件,是不是,看你处于一个什么时代。第二种解释是你曹操如果治理天下,那你就是能臣;如果扰乱天下,那你就是奸雄。成为能臣还是成为奸雄看曹操的主观愿望,所以他这一句话是有两种可能的,有两种解释的,而甚至可能许劭说的这两层意思都有。
《三国英雄传之关公》版曹操
那么曹操大笑就有三种可能。第一种可能,我怎么会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呢,太可笑了,呵呵太可笑了,大笑。第二种是,哦,我如果处在治世就是能臣,处在乱世就是奸雄,成为一个能臣“固所愿也”,哎,打个折扣,成奸雄也不错,哈哈哈哈哈大笑。第三种,哦,我要想成能臣我就能成能臣,我想做奸雄就能做奸雄,我想治理天下我就是能臣,想扰乱天下我就是奸雄,反正我什么都能干,哈哈哈哈,这太好了。
那么曹操完全有可能是这三种原因大笑,但是在我们看来曹操这个人可能是后两种原因大笑,因为曹操这个人是一定要做一番事业的,这个是肯定的,我立志要做一番事业,我要轰轰烈烈地活在这个世界上,逢治世则造福一方,逢乱世我就称霸一方,反正我不能碌碌无为地平平淡淡地了此一生。这就是我曹操,这话说到我心里去了,哈哈哈哈——。至于给我一个什么头衔,是能臣的头衔呢,还是奸雄的头衔呢,无所谓。这种无所谓的精神正是一种大气,是一种雄视天下、笑傲江湖的英雄气。所以我们说曹操虽然被称为奸雄,虽然很多人都关注到他的奸,但是我认为更本质的是雄,曹操一生都表现出了这种雄,我行我素,笑傲江湖。
《武神赵子龙》张鹰饰演的曹操
曹操是非常喜欢笑的,如果我们去读历史,我们会发现许多书上讲到曹操遇到什么事情的时候都有笑这个字。当然曹操的笑有各种各样的笑,有放声大笑,也有自我调侃的苦笑,还有讥笑,还有冷笑,甚至是充满杀机的冷笑,但是曹操始终在笑。
如果比较一下《三国演义》里面的刘备我们就会发现,这两个人的性格有很大的不同,刘备在干什么呢,刘备不停地在哭,而曹操不停的在笑。
曹操也哭,他的战友去世,他的朋友去世,他的亲人去世,曹操也会嚎啕大哭,但是曹操如果做错了事情,曹操打了败仗,曹操遭到人家的羞辱,曹操绝对不会哭,他一定会笑。因为曹操是一个大气磅礴的人,我们去读读曹操的诗,就可以感觉到这种大气,所以古人评价曹操说“曹公古直,甚有悲凉之句”。你去读读曹操的诗,“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出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多大的气派啊!所以毛泽东后来回忆说,“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指的就是曹操的诗,是非常大气。
曹操是一个生活很随和的人,吃不讲究,穿不讲究,住也不讲究,饭能吃饱就行,衣能穿暖就行,房子能避风雨就行,惟一的嗜好就是女人啊,不知道他这方面讲究不讲究,不过我看他到处留情的做法,好像也不太讲究。他平时如果不是正式的场合,他是喜欢穿便服的,而且随身还带个小包包,包包里面装些个手绢啊,七七八八的东西挂在腰上晃荡晃荡,他也不在乎,如果不是正式开会,不是讨论什么问题,不是上朝,不是礼仪性活动,和朋友们一起吃吃饭,他是很随便的,说说笑笑,开玩笑,说段子,谁要说一个好笑的话,曹操哈哈大笑,笑得弯了腰,结果头会栽到菜盘子里面去,弄得满脸都是汤水,他也不在乎。所以生活当中的曹操是一个非常可爱的人,战场上的曹操也很可爱。
《新洛神》李进荣版曹操
有一次曹操西征,率领军队和敌人正面交锋,决战前夕对方听说是曹操亲自来了,秩序大乱,将士们都伸长了脖子,踮起脚尖看看曹操,都想看曹操,结果后面的人往前面挤,前面的人也再往前挤,混乱不堪。曹操打马上前,一个人骑着马:诸位是想看曹操吧,我就是曹操,我就是,大家看啊,看清楚了吧,两个眼睛一个鼻子,也是个人,跟你们一样啊,没什么两样啊,要说我比你们多点什么吧,告诉你,我比你们多一点智慧。非常精彩,大实话,是啊,你我都是人,不多手不多脚,但是我多智慧,很可爱吧!
那么朋友之间的曹操,就更可爱了。我们知道使曹操能够进入上流社会,最先给予曹操极高评价的就是那位太尉桥玄,桥玄死了以后曹操曾经去祭奠他,曹操路过他的坟前的时候,举行了一个盛大的祭祀仪式,使用了太牢的标准,太牢的祭祀仪式,至少要用一头牛。然后发表一篇祭文,悼词。曹操的悼词怎么说呢,说桥公啊,我来看你老人家了,记得你老人家当年和我约定,说将来我路过您的坟前的时候,如果不拿一只鸡、一壶酒来祭拜的话,我走出三步以外我肚子就要疼。这是你老人家当年跟我的约定吧,今天我带着太牢来祭奠你老人家了,我的肚子就不疼了吧!你说有这样的悼词吗?这也就是曹操写得出来。
这个是曹操性格所使然,也是当时的风尚所使然,当时的风尚,鲁迅先生有个说法,叫“尚通脱”,就是大家都很开朗,曹操的儿子曹丕也是这样的。曹丕有个好朋友叫王粲,也是著名的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王粲,王粲去世以后曹丕这个时候已经就是接班人,虽然不能叫皇太子,但已经是接班人,地位很高,五官中郎将,他带着一帮文学界的朋友,就是当时文联作协的人一起去给王粲送行,开追悼会。那当然是曹丕出来致悼词,曹丕怎么致悼词呢,曹丕说咱也别说什么套话、官话、屁话了,王粲这个人生前喜欢听驴叫,我们每人都学一声驴叫。结果王粲墓前响起一片驴叫声,追悼会就开完了。非常可爱啊。
电影《三国之见龙卸甲》刘松仁版曹操
那么曹操最可爱之处,是他说真话。大家可能要说了,曹操不是个奸雄吗,不是个奸诈的人吗,他会说真话吗?是的,曹操也说假话,他要进行政治斗争,要进行军事斗争,要在官场上混,一点假话不说那是不可能的,但是曹操只要有机会他就说真话。他有一篇有名的文章叫做《让县自明本志令》,又叫做《述志令》,这可以算得上是曹操的政治纲领,那是一点官话都没有,说得非常实在。
曹操一开始说,我这个人其实是没有什么雄心壮志的,因为我知道我出身不好,当然他没有说我是太监的养子的儿子,他说我知道我自己不是那种很清高的、很知名的那些人士,所以我最大的理想就是当一个郡守,“好作政教”,好好地把这个地方治理好,让大家都知道我曹操虽然出身不好,工作能力还是有的。后来国家遇到了动乱,我觉得一个男子汉应该为国家效劳,建功立业,我出来带兵打仗,这个时候我的要求也不高,我想当个什么呢?我想当个征西将军,我死了以后能够在我的墓碑上写上一行字,“故征西大将军曹侯之墓”,哎呀,我就心满意足了。可是后来董桌造乱,诸侯并起,我这个时候不能不出来保卫国家,保卫皇上。即便是这个时候,我也不想多带兵,所以我每打一次胜仗,我的部队增加了以后,我要裁军。
为什么呢?因为我的实力越大,我的敌人就越多啊,人家都要来打我,我保不住自己,所以我胜利一回我裁军一回。这说明什么,说明我的志向是有限的,但是我也没有想到怎么现如今我给弄出这么大动静来了!那么现在我的野心大一点了,我想当个什么呢?当个齐桓公,晋文公,因为现在是天下大乱,诸侯割据,我只想称霸,不想称帝,我现在已经是汉朝的丞相了,作为人臣之贵,已经到了极点,我心满意足,再无奢望。但是我必须在这个位置上坐着。
他下面说了句有名的话,他说“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几人称帝,几人称王。”不是我曹操在这个地方镇住,什么孙权,什么刘备,七七八八的那些人不早就称皇帝了,就是因为我曹某人在这儿镇住嘛!我这些话不光是跟诸位说说,我经常跟我的老婆孩子说,甚直我对我的老婆、我的那些妾们说,我死了以后你们一定要改嫁,为什么呢?以便把我这个志向传播出去啊。但是现在有人说我曹操应该功成身退了,我应该到我封的那个侯国去安度晚年啊,我应该把我的职务和权力交出来了。对不起,不行,职务我是不辞的,权力我是不交的,为什么?我现在手握兵权,才有了这一呼百应的权威,我一旦把这军权交出去,那你们不害我吗?你们肯定都起来害我,那我的老婆孩子就不能保全,而且皇上也不得安全,所以我绝不交权。至于皇上封给我的一些土地,那是不需要的,我要那么多土地干什么呢?这个我让出去。
《洛神》刘丹版曹操
所以曹操说了这么十六个字,“江湖未静,不得让位,至于邑土,可得而辞。”就是我可以让一些虚的东西出去,实的东西那我是不让的,这叫做“不得幕虚名,而处实祸也。”这话说得实在吧!说得再实在没有了,你说我没有野心,我有一点,而且我的野心是一点一点大起来的;你说我有很大的野心,我不想当皇帝,我只想当晋文公,齐桓公,九合诸侯,统一中国;你说我清高,我不清高,我实在得很,我的权力、我的实惠我一点都不让;你说我不忍让,我忍让啊,你封给我那些虚的东西,什么土地啊、头衔啊我都让出去。而且最可爱的在于什么,曹操还明明白白说,我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我为什么要说这些话?就是想让你们天下人都没话可说,都给我把嘴巴闭起来。实在是不能再实在了。这种话也只有曹操这样大气的奸雄才说得出来。
曹操这样做也是非常英明的,因为他非常知道在一个人人都说假话的时代最有力的武器是真话。因为人家都说假话,你说真话,人家就没辙了,他的戏就演不下去了,西洋镜就拆穿了,把戏就不能玩了,只好不吭起了。当然曹操这样说也不完全是出于斗争的策略,也出于他的天性,他确实是一个天性爱说真话的人,因此只要有机会,他是一定会说真话的。哪怕是说假话,或者说一些半真半假的话,或者是把假话藏在真话的后面,曹操也做得非常自然。现在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曹操是可爱的奸雄,他的奸与雄统一于雄。
公元174年,二十岁的曹操被举为孝廉,担任郎官。孝就是孝子,廉就是廉士,一个人如果被举为孝廉,那么他就有了做官的资格,就好比现在你有了一个学历、有了一个文凭你就可以去考公务员。
那么担任郎官是怎么回事呢?汉代的官制,皇帝要从亲贵子弟当中挑选一些大家认为道德品质、思想表现和外部形象都比较好的年轻人做郎。郎这个字有两个意思,一个是年轻人或者小伙子,还有一个意思就是侍卫,实际上到宫廷里面去做郎,也就是做皇帝的侍卫,因为这个皇帝的侍卫是要在皇宫的走廊里站岗的,所以他称之为郎,侍卫长就叫做郎中令。那么在皇帝的身边做了郎就参与了帝国的政治,耳濡目染可以得到锻炼,所以做了郎官以后很快就可以去担任别的官职,这是汉代培养干部的一种方式,在皇帝身边,它不过是走向仕途的一个资格和阅历。
陈舜臣图书《曹操》
那么曹操举为孝廉,担任郎官,这就向仕途迈出了第一步。再加上曹操是朝中有人,曹操的祖父曹腾是皇上信任的宦官,曹操的父亲曹嵩也在朝中为高官,所以曹操没过多久就被任命为洛陽北部尉,洛陽北部尉是一个什么官职呢?洛陽当时是帝国的一个县,但是是首县,因为洛陽是东汉王朝的首都所在。汉代的这个制度,县一级的正印官,就是一把手,大的县叫县令,小的县叫县长,县令和县长有两个副手,一个叫丞,一个叫尉,丞负责的是民政、财政,尉负责的是军事、治安。但是洛陽是一个大县,它是首县,所以它的尉不是一个人,曹操是担任洛陽尉当中的一个,负责北部地区的治安,叫洛陽北部尉,他的级别是秩四百石,也就是说曹操担任的是一个副县级的公安局长。
这个官是曹操担任的第一个官职,所以曹操对于这件事记忆非常地深刻,后来曹操被汉献帝封为魏王,已经是王爵了,他还记得这件事,他还记得推荐他担任洛陽北部尉的这个人,这个人是谁呢?这个人叫司马防,是司马懿的父亲。曹操担任魏王以后,就把司马防请到了他魏王王国的都城邺城,摆开盛宴,款待司马防。酒过三巡以后曹操就想起这件事来了,就跟司马防说,司马公,你看看孤王今天还可不可以再去当一次洛陽北部尉啊?这里面是有一点小人得志的嘴脸啊。司马芳说什么呢,司马防说大王啊,当年老夫推荐你去做洛陽北部尉的时候,你做那个副县级的公安局长正合适啊!曹操听了以后哈哈哈哈,史书上的记载是曹操大笑。曹操为什么笑呢?那么一般的人认为这就是小人得志了,自鸣得意了。不完全是这样。因为曹操这个时候想起了他当年担任洛陽北部尉的那些往事。
洛陽北部尉这个职务是不好担任的,为什么呢,洛陽是京都所在,是帝国的心脏啊,这个地方满城都是冠盖,都是权贵,这些权贵和他们的家属,和他们的子弟,和他们的仆人,从来都是横行霸道的,从来就是不把王法放在眼里的,从来就是要为非作歹的,也从来就是没有人惹的起的。可是首都地区的治安是不能不维护的,怎么办呢?所以非得有一个特殊的人,这个人得不信邪,这个人还得有很多鬼点子,能够治住这些权贵,必须有这样的人去担任那个副县级的公安局长才镇得住这个地方。而曹操恰恰是这样一个人,胆子又大,点子又多,谁都不怕,愣头青一个,所以说他去当这个副县级的公安局长那是非常的合适。司马防这个话还不完全是给自己打圆场,确实还是实事求是。
濮存昕版《曹操》
事实上曹操担任的副县级的公安局长,洛陽北部尉以后不辱使命。曹操上任以后,看见这个衙门破败不堪,一看这公安局就是不管事的,自己办公室都没有打扫干净。曹操做的第一件事是装修,先把咱公安局装修一遍,像模像样;然后做了十几根五色大棒,挂在县衙门两边;然后贴出一个告示来说,现在是我曹操主管这个工作了,我把我们帝国的这个法令重申一遍,一二三四五六七,哪些是不可以做的,然后谁要是违反了法令,五色棒伺候。然后自己就坐在衙门里,准备审案子,果然就来了个不怕死的。
因为这些权贵他哪里把王法放在眼里,他横行霸道惯了,来了个什么不怕死的呢?蹇硕的叔叔蹇图,蹇硕是什么人,蹇硕是当今圣上最宠 爱的宦官,权重一时,炙手可热,所以他的叔叔也不把什么法令呐衙门呐放在眼里,公然违禁在晚上走,喝醉了就在街上走。当时发布了戒严令,也叫宵禁令,就是晚上是不能在外面走来走去。他不但晚上在外面走而且是喝醉了酒,被曹操手下抓了进来,曹操升堂:蹇图,知罪吗?蹇图这个时候大概酒也醒了,哎呀,好像是不是犯了宵禁令哪?曹操说对了,知道怎么惩罚吗?蹇图说这个我就不大想得起来了,要不你问问我侄子?曹操说你侄子是谁呀?蹇硕呀!曹操说我不认识,我谁也不认识,我只认得法律,不知道该怎么惩罚吧?本官告诉你,乱棍打死,来啊,打。打死了,就把这个当时最牛的宦官的叔叔就在堂下当场打死。
曹操这一棒是打得所有的人目瞪口呆,不知道这个二十岁的小伙子他要干什么!因为谁都知道一个年轻人刚刚走入官场就得罪权贵他是没有好下场的,这个道理难道曹操他不懂?蹇图是蹇硕的叔叔,这个关系难道曹操不知道?更让人想不通的是,曹操的祖父——实际上是应该说是养祖父——这个曹腾他也是宦官,太监的孙子打死了太监的叔叔你说这事怎么说啊?所有人都想不通。那么曹操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电视剧《一代枭雄曹操》
第一种可能,曹操要一鸣惊人,有没有证据呢?有一点旁证,曹操后来写过一篇文章叫《述志令》,又叫《让县自明本志令》,他一开始就说了这样的话:“孤始举孝廉,年少,自以本非岩穴知名之士,恐为海内人之所见凡愚。欲为一郡守,好作政教,以建立名誉,使世士明知之。”这段话什么意思呢?就是曹操回忆起他二十岁举孝廉的那个时代,他说我那个时候很清楚,我年纪太轻,又没有什么名气,恐怕大家都认为我是一个没有用的人,所以我当时就想做一个好官,做一点惊天动地的事情让大家知道我曹操还是蛮能干的。实际上这个时候的曹操应该说条件是不太好,一个是出身不好,是个太监的家庭,这个让士人的家庭就是那些不是太监家庭的那些人是不大看得起的。第二呢年纪太轻,只有二十岁。第三呢,名声不好,因为曹操小时候是调皮捣蛋、飞鹰走狗、游手好闲、不务正业,专门做一些胡 作非为的事,名声也不太好。另外估计形象也不是太好。
我们去读《三国志》,但凡是形象好的,《三国志》上都有记载,比方说周瑜啊,诸葛亮啊这些人《三国志》上都有记载。而对于曹操的容貌、长相,《三国志》是没有一个字的,《三国志》它是以魏为正统的,如果曹操的形象高大魁梧、英俊潇洒,它肯定大书特书,避而不谈说明形象恐怕不怎么样。那么其他的史书对他的形象有描述,据其他的史书记载曹操叫做容貌短小,就是个子不高,估计也跟我差不多,和那个一米八四的诸葛亮比起来就基本上属于不太合格的产品,残次品一类。另外《世说新语》里面有一个故事,就说曹操当了魏王以后,匈奴派使节来见曹操,曹操自惭形秽,说自己这个矮小的个子不足雄远国,因此请崔琰代替他穿上魏王的服饰,坐在魏王的椅子上接见匈奴的来使,自己拿了一把刀站在旁边。结果接见完了以后,曹操就派人去问匈奴的使节了,你感觉怎么样,匈奴使节说魏王确实十一表人才,不过他旁边那个拿刀的,捉刀的那个人那是英雄。可见一个英雄倒不一定高大英俊,关键是在他的气度。问题是曹操这个人这个时候还谈不上气度,所以他必须有一件惊天动地的事情才能扬名立万,棒杀蹇硕的叔叔就是一个扬名立万的好机会。这是第一种猜测。
柯云路《曹操与献帝》
那么第二种猜测,就是曹操要严明法纪。曹操这个人是主张法治的,他执法非常之严,令行禁止,不容含糊,这个性格可能在他年轻的时候就表现出来了。曹操这个重法治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形势所迫,一个是性格使然。所谓形势所迫,因为当时是一个乱世,乱世用重典,乱世就得严,这是形势所迫。另外曹操这个人哪,他也是很严肃的。曹操生活上确实很随便,吃不讲究,穿不讲究,长期在外行军打仗对于女人估计也不能讲究只能将就。但是他的这种性格并不意味着他轻浮,很多人认为曹操是个轻浮的人这是看错人了,曹操确实是说笑话、听音乐、穿便服、作诗词,那是他紧张工作之余的一种放松,也是他内心世界丰富的表现,说不定还是他迷惑敌人的烟雾弹,你要把曹操当做轻浮的人那你就错了。曹操其实是很深沉的人,曹操身上也是有杀气的,这种杀气就在这一棒就体现出来了。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那就是碰巧,这个时候的曹操因为刚刚出道,二十岁还不太懂得官场,是个生瓜蛋子。以为他当了一个副县级的公安局长就怎么了不起了,他放出话来谁敢违令格杀勿论,结果蹇图这个大尾巴狼撞上来了,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只好硬着头皮把他打死。
但是不管哪一种猜测,我们可以肯定,我们无法准确知道曹操当时的想法,但是可以准确知道的是曹操这一下把权贵是得罪了,把宦官集团 也得罪了。但是宦官集团 拿他没有办法,因为第一,曹操是对的,执法如山嘛,你有什么话说。第二,曹操有后台。那么宦官集团 想了一个什么办法呢,就跟皇帝说,皇上,曹操可是个人才,执法如山啊,让他当个副县级的公安局长委屈了,应该升为正县级,但是调到边远地区。升你一级你给我滚,别在我跟前晃。于是曹操就担任了顿丘令,没过多久曹操又被朝廷调回来,担任议郎,议郎是什么概念呢,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调研员,是个闲差;然后后来又派到地方上,又调回来当议郎。曹操想了,议郎就议郎吧,我就好好调研吧,到地方上就到地方上吧,我就好好执政吧,可是怎么样呢?曹操把他治国的方略,以及对当前政治的一些建议写成文章交 上去,泥牛入海无消息,根本没人搭理。他在地方上打击豪强,整顿秩序,如以卵击石,蚍蜉撼树,根本没有什么大的效果。
王晓磊图书《卑鄙的圣人曹操》
曹操到地方上执政也是很严厉的,据说是给曹操的调令一下,比方说把曹操调到去当济南相,当地大大小小的权贵闻风遁逃啊,说曹操来了我们在这个地方还能呆啊?窜入他郡,都跑别的地方去了。小报告一封一封地送达御前,不停地有人去告曹操的刁状。这个时候曹操感到,他在官场上恐怕是混不下去了,他感觉到大汉王朝已江 河日下,这个政权也行将就木,他做的任何努力都无济于事,只会给自己招来祸灾。之所以没有惹出杀身之祸来,是因为他有曹嵩这个大后台,他的父亲官居太尉,也就是当时名义上的三军总司令,权贵还不敢把他怎么样。但是长此以往,是肯定没有好果子吃的,于是曹操谢绝了朝廷的再一次任命,这次是任命他做两千石,级别两千石的东郡太守,曹操辞掉了这个任务,借口自己有病,然后回到了自己的家乡,闭门读书,闲暇的时候打打猎来娱乐自己。但是曹操并没有忘记国家大事,他仍然关心着自己的国家和民族。
《曹操全书》
实际上呢,年轻的曹操可能还不懂得一个道理,就是做一个能臣是要有条件的,什么条件呢?第一,要看时世,只有在治世才可能做能臣,如果在乱世,那恐怕就只能像诸葛亮《出师表》说的那样,“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第二呢,要看政局,政局如果混乱那也是做不成能臣的,连孔子都说邦有道则智、邦无道则愚,什么叫愚呢,就是装傻,比装疯含蓄一点;第三要看人主,就是这个皇帝是个昏君呢还是个明君,如果是昏君你也做不成能臣;第四,即便是治世、是明君、是一个好的政局,那你还要看皇帝的心情和兴趣。比方说汉文帝,那不是昏君,汉文帝的时代也是西汉王朝最好的时代,号称文景之治,汉文帝也非常欣赏贾谊这个人,应该说是贾谊做能臣的条件都具备了,但是怎么样了最后?“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还是不用他,最后把他打发到长沙,害得贾谊终日以泪洗面哭死在那里。所以做能臣是要有条件的,而曹操所处的那个时代不具备这个条件。
曹操出仕的时候,还不能算是乱世,但已经是乱世的前夜。曹操这个出仕是在汉灵帝时期,而灵帝和桓帝,和他的叔叔桓帝,这两朝是政治最黑暗腐败的代名词,一提起最坏的时代:桓、灵两朝。所以诸葛亮最后的《出师表》不是说嘛,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那么灵帝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他的兴趣在哪里,他的兴趣不在国家大事,在文学艺术,据说灵帝辞赋是写得很好的,对建筑艺术也有研究。他当时在宫殿里研究什么呢,研究自来水和排水系统,在宫殿里设计了一整套上下水系统,非常之好。
子金山著《魏武雄风曹操》
成功以后灵帝又下令说,要让老百姓都喝上自来水,于是在京城里面大动土木。这个你是皇帝啊,你要管的是天下的兴亡,不是上下水,那么朝政交 给谁呢?两拨人:外戚、宦官。而且这个灵帝他因为要做这么多事情,他要有钱,钱从哪里来,卖官。灵帝朝是卖官的,而且明码实价、公开招标。价钱大概是级别一石是一万,比方说你要买一个四百石的副县级的官做,四百万;你要买一个两千石的正部级的官做,两千万;如果你想位列三公,就是太尉、司徒、司空,再加一千万,明码实价。这是公开买卖,如果朝廷的正式任命也要交 钱,不过可以只交 一半或者三分之一,可以讲价。
当时有一个叫司马直的人被任命为巨鹿太守,委任状一到,朝廷就伸手,拿钱来。司马直说,我哪儿有钱,我是个清官。朝廷说知道,你生活困难,减免三百万,你交 。司马直说我实在交 不起,这个官我不做了行不行?朝廷说那不行,你不能辞官啊!司马直没有办法,只好在上任的路上自杀,临终前写下一份遗书,痛斥朝廷卖官,实在是祸国殃民,是亡国的象征!但是司马直我们现在看来是白死了,因为司马直死了以后朝廷卖官变本加厉。
张作耀著《曹操传》
曹操的父亲曹嵩官居太尉,都是花钱买的,太尉是三公啊,地位崇高啊,所以很多人都想去过一把三公的瘾,其中就包括一个叫崔烈的。崔烈也是个清官,家庭素有清名,靠着自己的工作努力当了郡守,当了九卿,但是他总觉得我们崔家该出个三公。正好这个时候皇帝的一个保姆姓程,路程的程,程夫人跑来跟崔烈说,哎,我可以搞到内部优惠价。崔烈说,优惠价是多少。五折。崔烈想这五折还是合算哪,就交 了五折的钱。
交 了以后,哎果然皇帝就开会,正式宣布任命崔烈为司徒。话说完了以后,你看皇帝昏到了什么程度,他说哎呀,你这才交 了一半的钱啊,这个帝国做了一次赔本的买卖。他这个话音刚落程夫人不干了,程夫人马上跳出来说,崔大人是个好官,他的官怎么是花钱买的呢,是我帮他弄来的嘛。公卿哗然,说你这个崔烈靠女人弄个官来你还不如花钱买呢你,更没面子。
在这种情况下,曹操把当时的官场和朝廷都看透了,他不再提意见,也不再担任任何官职。他觉得在这段时间自己应该好好地学习 ,提高自己的修养,为将来能够为国家尽忠尽力的时候做一个准备。等到曹操再次出山的时候,政局已经混乱不堪了。公元189年,汉灵帝驾崩,留下两个儿子,十四岁的刘辩,和九岁的刘协,再加上刘辩的母亲何皇后,孤儿寡母根本控制不了局面。以大将军何进为首的士人集团 ,与宦官集团 展开了激烈的斗争和宫廷政变,两败俱伤。最后政权落到了西北军阀董卓的手里。
《曹操我这一辈子》
董卓这一伙人在当时的士大夫看来,那简直就不是人。董卓是虎,吕布是狼,他们的手下是野狗。董卓进京以后干了什么?废立皇帝。他首先把在任的皇帝,就是那个十四岁的刘辩把他废掉,立那个九岁的陈留王刘协为皇帝,这是他一件事。第二,秽乱后宫,把先帝留下的女人全部收编了。第三,就是屠杀 百官。
据说当时董卓最大的兴趣就是大宴宾客,把朝中的文武百官都请来喝酒,他自己公然地当着百官的面搂着先帝留下的女人寻欢 作乐,然后随机地从赴宴的大臣当中挑一个出去打死,或者是把反对他的人,被他抓来的那些反对他的人,当场拖过来挖眼睛,砍手,削鼻子,扔在这个汤锅里煮,听他们惨叫,这些人越是惨叫,他的食欲和性欲就越旺盛。他的手下则在洛陽城里烧杀掠抢,奸婬妇女,整个首都变成了惨绝人寰的重灾区。
张黎执导电视剧《曹操》概念海报
董卓的这种倒行逆施和胡作非为当然要引起公愤。当时的情况是怎么样的呢?当时的情况是各州、郡的州牧、太守、刺史,他们都已经有了自己的地盘和军队,朝廷已经不大指挥得动他们了。在这样的一个情况下,帝国的州、郡就宣布成立义军讨伐董卓。
也就是说,在公元189年董卓入京以后,东汉王朝在事实上已经灭亡了,虽然在名义上还没有灭亡。天下从此大乱。乱世英雄起四方,有槍就是草头王。这些拥有自己军队的州牧、刺史、太守们开始了地方割据、诸侯兼并。在这样的一个时局下,曹操肯定是做不成能臣了,因为他遇到的是乱世。实际上在乱世呢,也有三种选择,可以做乱世英雄,可以做乱世枭雄,可以做乱世奸雄。董卓、袁绍、袁术的选择是做乱世枭雄。
原创内容,转载请附上公众号名称、ID、“新剧观察”二维码、作者署名
转载加群,请联系微信:
19919942479
15201655723
1028627745
649778177
zsh762079852
1.《《曹操》历史顾问易中天| 曹操是个性格复杂的英雄》援引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网络信息知识,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联系页脚下方联系方式。
2.《《曹操》历史顾问易中天| 曹操是个性格复杂的英雄》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https://www.lu-xu.com/tiyu/25974.html